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颖 《金融博览》2011,(5):15-15
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通胀持续减速、银行未能继续扮演金融中介角色,让美国经济面临通缩的风险.且通缩造成的不利影响远比通胀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机构观点     
交通银行:降息意在降低融资成本和应对通缩风险
  降息的主要目的在于缓解融资成本压力和应对通缩风险,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今年以来,制造业PMI、进口等一系列经济指标表现不佳,P P I继续下行且幅度有扩大之势,潜在通缩风险上升。融资成本尽管有所降低但仍然较高,企业融资成本压力依然很大。在此情况下,降息有利于巩固2014年年底的降息成果,推动贷款利率和整个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缓解企业压力,进而起到稳增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本观点 ·2009年第5季度,全球经济呈现出反弹力度“超预期”、风险偏好回归“不完全”、通缩风险与通胀风险并存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方昕 《金融研究》2016,428(2):121-127
当前我国经济已面临较大的通货紧缩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完善宏观调控,应对通缩风险的政策建议。主要观点是:经济下行、高杠杆率、资产价格下跌、产能过剩、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颓势等均是形成我国通缩风险的重要成因,应在处理好需求端管理和供给侧改革的关系的基础上,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促进结构性改革尽快显出实效,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的国际协调来妥善应对通缩风险。  相似文献   

5.
《投资与理财》2014,(23):24-25
在布里斯班11月16日结束的G20第九次峰会的主题是“增长、就业、抗风险”。所谓的“风险”就是指全球经济的通缩风险。尽管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此前放出风去,存澳大利亚迎接俄罗斯总统普京时,为了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被击落一事耍给普京一个“抱摔”,然而这样戏剧性的一幕并没有发生。欧美领导人尽管纷纷趁机向俄罗斯总统施压,但也只能在会场外口水四溅,乌克兰危机并未列入这次峰会的正式议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通缩风险的严重性是压倒一切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当前的新风险,在于通缩的进一步显现,预计年内将有两次幅度为25个基点的对称性降息,以及至少三次幅度为50个基点的降准,抗通缩成为今年政策领域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之后,由于通胀持续减速、银行未能继续扮演金融中介角色,让美国经济面临通缩的风险,且通缩造成的不利影响远比通胀更严重. 在美国,第一,反映存在通缩风险的经济指标--物价指数--偏低.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美国CPI下降2%.2010年1-11月,美国CPI上升1%,但4、5、6月均为负数.截至2010年6月,美国核心CPI为0.9%,是过去44年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观点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金融风暴才“刚刚开始”,全球信贷市场正逐步解冻,注资无法解决所有经济问题,明年美元重新恢复下跌,全球股市或进入筑底阶段,商品牛市至少持续十年。  相似文献   

9.
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的选择仍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或者通缩风险的趋势。糟糕的数据对于保持了惯有信心的美国而言,无疑是一次打击,二次探底也就成了大概率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5月PPI连续第39个月同比下降,从PPI对CPI的传导效应来看,我们似乎应该开始担忧通缩的产生,但实际上中国发生通缩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似文献   

11.
观点     
推动人民币“走出去”,专家认为短期内通缩风险大于通胀,金融风暴才“刚刚开始”,全球信贷市场正逐步解冻,注资无法解决所有经济问题,明年美元重新恢复下跌,全球股市或进入筑底阶段,商品牛市至少持续十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债务通缩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债务-通货紧缩"循环体系下的五个微观效应,以此来解释我国现实中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并以宏观经济数据对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结论,债务通缩理论能从逻辑上较好地解释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高杠杆、高库存和资产价格下行压力等现象,与我国经济现实紧密贴合。据此,为防范和控制系统性风险,我们提出了实施流动性定向管理、弱化顺周期顺趋势效应和建立科学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处于拐点;通缩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症结;慎言银行业复苏;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新兴市场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处于拐点;通缩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症结;慎言银行业复苏;全球风险偏好回升新兴市场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15.
两大央行均已表达了宽松意愿,由于英国经济基本面更为乐观,投资者预计未来几个月或有升息的可能;而欧洲通缩和失业率依然是后期制约经济的两大风险,因此,政策宽松期或许要更长一些。  相似文献   

16.
魏冬 《理财》2015,(4):21-23
通缩时期,钱很值钱,但是投资的收益却并不见得就高。通缩时期你的投资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CPI、PPI同比增速仍处低位,通货紧缩风险犹存。但是,CPI显露低位启稳迹象,PPI环比小幅上涨,物价下降程度较前期有所缓和,通缩风险减弱。  相似文献   

18.
从反通缩政策效果角度看,面对通货紧缩加剧产能过剩,投资增长是推动宏观经济走出通缩并缓解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这时限制投资不利于宏观经济走出通货紧缩,也不能根治产能过剩。这次保增长与上世纪末反通缩政策实践和效果,对此提出可进行比较研究的案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近一段时间,中国经济领域曝光率最高的一个词莫过于“通货紧缩”了。虽然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不能说中国已经出现了通货紧缩。”但“通货紧缩”一词如此高频率的曝光,一方面反映了国内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正在逐渐增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经济界对国内经济面临通缩压力的焦虑和担忧。  相似文献   

20.
专家看法     
易纲:国际经济失衡,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汇率调整上,林毅夫:通缩因素已出现物价指数将在零徘徊,蔡耀君:香港拟成海内外资金中转站,赵晓:制造业投资风险将移向金融业[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