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挥湖北比较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玲 《计划与市场》2001,(11):11-12
所谓比较优势原理,是指一个国家生产的若干种商品,在国际上虽然不都是处于绝对优势,但是其中有些产品生产效率相对高一些,或成本相对低一些,这个国家仍然可以生产并出口这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利于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更多的比较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利用外商投资经历了“七五”1.3亿美元,“八五”20亿美元,“九五”47亿美元几个跳跃式的发展阶段,尤其是“九五”时期,全省利用外商投资规模水平和效益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推动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是与湖北省对外经济规模相比,却形成鲜明反差。全省外经规模普遍偏小,每年营业额仅1.58亿美元,大大低于沿海地区。外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市场单一、信息渠道窄、缺乏对外经营人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省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扭转这种局面,首先,政府要从思想上转变重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观念,牢固树立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获取比较利益的思想,妥善处理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使“引进来”更好地为“走出去”服务,达到两者相互促进。其次,政府部门要帮助企业分析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区域市场需求特点,从宏观上指导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明确“走出去”的主攻方向。湖北在特色轻工、纺织化工、建材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拥有高校和科研院所多、人才富集、科技和人才开发、培养潜力巨大的优势。政府部门要从宏观政策上引导企业充分发挥湖北省这些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企业对外投资计划,尽量避免盲目到国外投资,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政府既要明确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又要从加强培养外向型经营人才培训、融资、技术等方面给予从事外经企业必要的支持,帮助这些企业克服畏难心理,树立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意识,大胆开拓市场,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于颖 《商场现代化》2007,(11X):16-17
一、企业内部原因 1.缺乏核心技术 “如今,世界研究开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移均在世界500强企业内进行。”目前,中国相当部分跨国经营企业的核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依赖多于自主,模仿多于创造。中国企业通过“引进来”,借鉴、吸收、消化了不少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但总体上讲,  相似文献   

3.
张孔娟  曾霁朗 《华商》2012,(3):64-64
中国经济新闻网3月13日消息:为更好地实施国家“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香港中国商会主席陈经纬和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以下简称“工商联”)副主席褚平日前已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展开深度全面的合作,共同推助香港企业与经济人士走进内地,内地企业走向香港,走向海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明显加快,但是与“引进来”相比,我国企业“走出去”无论是从规模、国际影响力还是境外企业的经营效益来看,都相对薄弱。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调研显示,立法滞后、多头管理成为了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相似文献   

5.
曾国平  邓晶 《商业研究》2004,(3):104-106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决策 ,“走出去”不仅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且对促进我国经济跨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应在“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抓住加入WTO的契机 ,制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多种策略 ,实施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相互交织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日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会长王茂林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价值非凡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国际信用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资质性品牌。为了适应中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和美国邓白氏集团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共同编制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评级标准”,并开展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展活动,联手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政府于2000年明确提出的开放战略,是将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从“引进来”为主,调整到“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战略,这个战略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堪称“高歌猛进”,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们加入WTO才短短的几年里,要“走出去”虽然机遇连连,却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各位专家: 今天是学会召开《“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论坛暨2004年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术年会》,首先,我代表江苏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和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9.
迟雨辰  鲜欢  宋思祺  丘莉 《消费导刊》2014,(11):194-194
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提倡“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我们打开国门传输中华文化的同时,世界文化也在被我们引进来。当外国文化似洪水猛兽向我们敞开的国门奔涌而来时,我们应当“开渠引水”,通过现代信息方式,了解西方节日感受西方文化,采集更多商业信息,发挥其经济效益以促进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推动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一方面,提高“引进来”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鼓励中国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出去,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前20年,已经完成了变革“诸侯割据”的地方性企业为全国到处可以流通的“中国型企业”;20年后,我们还要跟着WTO感觉走,逐步将中国型企业融入到国际社会中去,使之逐步变成按照WTO规则运营的“世界型企业”。  相似文献   

12.
刘安鑫 《商场现代化》2006,(2X):180-180
多年来.很多人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投资不现实。但“走出去”企业的成功实践说明现在不是“走”和“不走”的问题,而是如何“走”好的问题。本文拟就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经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龙登高 《新财富》2004,(5):174-174
在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海外华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引进来”时期,他们是内地最主要的外商投资来源;在“走出去”的新阶段,他们又与内地企业结伴开拓新市场。分享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海外华商本身也迅速成长,成就了不少小老板一跃而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商界传奇。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出去”战略是“请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在入世后的新形势下,“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认清我国企业“走出去”现状,并采取适当对策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巳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将成为“走出去”的一支生力军。当前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为此,必须采取有效对策积极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经济合作特别是境外投资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进程。前三季度,全市新批境外企业8家,总投资2154.29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1639.29万美元。新批项目数、中方协议投资额均处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和12倍,均列全省第三。全市累计设立境外非贸易企业、研发机构、贸易公司、办事处、销售网点43家,总投资4396.4万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3684万美元。  相似文献   

17.
《商务周刊》2011,(5):42-44
中国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对外开放模式从单一的“引进来”,转变成“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支持企业“走出去”也成为了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由“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条件已经成熟。特别是现阶段,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积极实施“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可以扩大对外出口、优化出口结构、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外资变脸     
邓娟  申鹏 《商界》2006,(12):16-17
从徐工到苏泊尔,今年以来外国资本对中国企业,尤其是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频频出手收购,欲一网打尽竞争对手,垄断市场。面对这股被称为“斩首行动”的外资并购风暴,不少国人高呼:中国民族经济最大的危机已经到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赵一军 《中国工商》2002,(5):118-122
如今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学会借助“外脑”,进行智力投资成为一种必然;但为什么一些企业交了学费之后感觉效果不好呢?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是企业要求立竿见影收获利润;另一方面是智业机构的战略方案“雾里看花”。如果我们承认外部智力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那么,企业与外脑的结合就应该本着这样的操作原则:企业的要求可以“虚”一点,因为一些利润和收获是无形的;外脑的服务可以“实”一点,因为企业的目的是要获取实在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