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标准化食堂已成为实施高校后勤改革的重要部分,高校食堂要想打赢这场战争,就必须把自己做大、做强。高校食堂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工业化,在内部管理控制上也难免漏洞百出,新产品开发和上市速度也赶不上市场的步伐。在高校食堂开展标准化建设,是实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试论高校学生食堂经营机制改革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学生食堂也由计划走向竞争、由封闭走向开放。鉴于高校学生食堂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文章对目前高校学生食堂的经营机制与风险防范提出了措施:切实加强对高校学生食堂的管理监督工作;建立严格的高校学生食堂经营准入制;建立健全高校学生食堂管理规章制度,依规合法经营;加强伙食队伍的建设,提高总体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采用了新的管理、经营机制.广大师生对餐饮的要求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对高校进行现代办伙提出了新的特定办伙内容和任务.本文就如何加强新型高校食堂管理以及食堂进一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化条件下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是坚持高校属性的需要,是促进后勤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后勤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应该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形式多样.同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人,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采用了新的管理、经营机制。广大师生对餐饮的要求也产生了根本的变化。同时也对高校进行现代办伙提出了新的特定办伙内容和任务。本文就如何加强新型高校食堂管理以及食堂进一步发展趋势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马宏杰 《发展》2007,(11):142-143
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阐述了进一步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措施;提出了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启毅 《发展》2007,(8):130-13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思维理念,对各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取向,对于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建立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以高校科研为依托,有效支撑高校后勤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建立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去"行政化",引入社会竞争机制;建设后勤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活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问题,面临着停滞不前的危机.文章认为,体制不顺、权责不清、定位不准、人才不足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翁嘉晨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152-15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关系到高校后勤经济实体作为独立的纳税人应该享受和承担的法定权利与义务,关系到税务机关对高校后勤经济实体的税收管理,关系到税收如何发挥调节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作用。文章试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模式入手,理清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涉及的税收问题和税收政策,分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校后勤社会化税收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后勤队伍分化为:管理队伍、服务队伍。这两支队伍的性质、职能、任务各不相同,对于高校后勤管理队伍的建设应着重于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对于高校后勤服务队伍的建设应从提高市场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入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形势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政府作为在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市场化。但市场化方向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绝非简单地把高校后勤推向市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要有政府作为。特别是在当前高校后勤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等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的情况下,亟待政府作为,推行相关政策措施,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王颖 《中国经贸》2009,(4):90-91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后勤内在的经济属性要求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还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因此,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方向是实现社会化,目标是将高校后勤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为主,高校选择,办学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而现有的高校后勤部门与学校脱钩并纳入社会的后勤服务市场体系需要三年左右的过渡阶段.广西自1999年起首先在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学院等三所高校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试点,组建了广西高校后勤集团,现试点高校的后勤部门已剥离转制进入广西高校后勤集团.由于广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刚起步,一些问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试就广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试点中的几个政策性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在高技的具体表现形式.自从实行后勤社会化以后,高校的后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开来,相比以前由高校自主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加强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高校后勤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现状 在当前信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新环境下,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现行高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后勤集团财务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支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系,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一、信息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作用 (一)信息能丰富改革创新思想.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创新工程,属于高校教改工作中的新生事物.因而,改革进程中的各项任务,都充满着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高校后勤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转变,如何转变思想观念,理顺各种财务关系,加强成本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服务产业是教育创新和后勤改革的需要;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创造性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