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武汉大学后勤服务集团自成立以来,经过两年多的运转,既完成了与学校行政分离的第一步,也走出了一条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适应我校跨越式发展战略,独具武汉大学特色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创新之路,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第二步改革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优化高校后勤集团财务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集团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催化产物",然而由于改革理论不足、改革体制不顺、改革目的不明、财务管理不善等原因,一些高校后勤集团面临着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现象.文章从后勤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以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后勤集团的发展实际,系统地提出了后勤财务管理的革新: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采用相对集权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优化后勤财务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实体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行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关键是解决后勤实体中人力资源综合管理问题,核心内容是建立高校后勤实体激励机制。一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后勤实体发展。各级政府、高校都高度重视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发展工作,因为后勤实体发展了,才能满足高等教育和高校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地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员工的期望与需要。要进行有效的激励,必须了解人的期望与需求。弗鲁姆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指出,激发力量=期望×效价。同时,员工的需要具有差异性,马斯洛需要模式差异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后勤成立了后勤产业集团(或后勤公司),但后勤产业集团的财务运作并没有同学校完全脱离,还享受着学校的经费补助,处于一个过渡时期,作为学校财务部门在这次改革中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次改革的成败。因此,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模式,为促进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高校财会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现行高校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提出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后勤集团财务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支持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关系,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办法,保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薛生全 《改革与理论》2002,(11):60-61,6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最近在西安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强调“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这不仅对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而且对高校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革改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后勤部门职工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劳动,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只是整个社会劳动的一个部  相似文献   

7.
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所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后勤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的创新问题。高校后勤人员从“学校人”转变成“社会人”,必须实行“企事分开,两权分离”,形成高校社会化服务实体,按照社会化方向和企业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劳动人事制度,优化分配制度,做到产权明晰,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把高校社会化服务实体成为社会化改革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高校物业管理开始由行政事业型的管理模式开始向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转变,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善了高校后勤服务的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及服务效率;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转变后的物业管理要以后勤社会化为方向,改革产权制度,建立法人实体.理顺甲乙方之间的关系,加强后勤实体职工队伍的建设,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历程的回顾.及对我国高校物业管理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我国部分现有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以期完善我国高校物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化条件下加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是坚持高校属性的需要,是促进后勤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后勤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应该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形式多样.同时,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导人,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要坚持“三服务、两育人” ,即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 ,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但目前在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进程中 ,在体制未理顺情况下 ,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行为以及一些管理薄弱点 ,亟待解决。文中从现象、原因和解决方法三方面对如何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和人员的综合素质 ,深化高校后勤服务改革 ,坚持服务育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各种原因导致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甲乙双方往往陷入“囚徒困境”。文章在对福建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甲乙双方形成“囚徒困境”的成因,着重阐述解决高校后勤甲乙双方走出“囚徒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高校后勤的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最直接、最迫切的是后勤保障问题,这已经成为公认的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校后勤必须进行社会化改革,彻底转变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新的高校后勤集约化管理系统,并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手段进行科学化管理,使高校后勤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许多高校组建了后勤服务实体并进行企业化运作.但是由于改革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运作模式变化,以及对改革前景的担忧,后勤企业内部出现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为了更好的维护后勤企业与高校的稳定、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服务产业是教育创新和后勤改革的需要;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创造性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后勤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的需要,是实现"三服务两育人"的需要,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建立、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一般要经历策划设计、培训辅导、文件编写、试运行、体系认证五个阶段,同时应避免贯标目的偏离、贯标过程消化不足以及全员参与不够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自1999年开始的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到今年已有10多年历史。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让各高校的后勤部门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实际运行中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行政后勤模式的延续、产权不清晰、用人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路径依赖等理论,试图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做出新的解释,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历经二十多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各高校都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在既节约学校资金又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中反复实践,创立了几种即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在实行后勤企业化管理的同时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简述了高校后勤结合实际、因地制异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如何深入和完善这些新型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政策、完善各项法制管理、经营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院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始终坚持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做到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这是高校后勤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通过机制、管理、人事、分配一系列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最终要体现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高校的具体实践.早闻江南大学后勤社会化工作领导务实、深化改革、管理到位、业绩显著,为此,记者一行专访了后勤集团总经理许明楠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在飞速的发展,高校后勤"市场化"的改革也在逐步的加快。对于高校来说,如何在激烈的现代竞争中更好地建设高素质的后勤人才队伍,使高校后勤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既是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对中国台湾地区高校后勤管理与后勤服务情况的实际考察,分析和阐述了台湾高校后勤管理合理性及其借鉴意义,指出我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旨在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