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消极会计”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元驹 《新智慧》2004,(11A):3-4
关于会计目标,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它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这必然导致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首先,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种相关的决策,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其次,会计信息的报告内容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报告内容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报告内容主要与投资的决策相关,特别重视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应当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应当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特别强调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最后,会计信息的报告形式不同。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提供的应当是评价企业经营履行受托责任情况所需要的信息,使用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是他们自己的事,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提供的应当是使用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会计应当充分了解信息使用的需要,并按照最有利于其决策的方式报告信息。  相似文献   

2.
遵循信息观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遵循计量观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将信息观和计量观在更高的平台上进行契合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论会计的基本目标--"降低契约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会计目标理论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形成了“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大主流学派。但是这两大学派对会计目标的阐述都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相对与这一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而随着环境的改变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试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对会计目标进行分析,认为会计存在着适用于一切环境的基本目标-降低契约成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只是这一基本目标在特定环境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会计目标建设的现状分析1.对我国现有会计目标的评述。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会计目标是会计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也是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在众多的关于会计目标的论述中,不乏介绍国外现有会计目标两大派别即受托经济责任派和决策有用派的文章。美国已根据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制定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会计目标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看法。只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按照决策有用性的逻辑给了一个近似会计目标的定义: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一会计目标其实是会计国际化的产物。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深受美国会计准则影响,其体现出来的目标也是决策有用观。我国会计准则基本是按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要制定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在发挥“拿来主义”之前,一定要确定符合自身情况的目标,这是根本。这种决策有用观的延伸结果是使会计目标“四不像”及其作用的缺失。想要模仿决策有用观,我国的现实条件还不允许,因为我国并不是一个资本市场很发达的国家。模仿的结果只能是既丧失了原本“决策有用”的内涵,又没有确定真正符合我国实际的会...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的四大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已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的比较,把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对于贯彻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四大改进为: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融合、会计信息质量强调相关性与重要性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国际趋同、财务报告体系更趋有用性。  相似文献   

6.
王文辉 《新智慧》2004,(7B):7-8
一、会计目标要求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从20世纪70年代起,财务会计目标就成为各国会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纵观会计理论界对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相似文献   

7.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是会计理论的重要方面。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在新的会计环境中趋向于融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也随之趋于一致。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主要涉及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方面,未来的会计计量模式将以多重计量属性和多元计量单位并存为主要特征,公允价值与非货币计量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8.
用“收益费用中心观”和“资产负债中心观”相结合的“二元接近法”反映财务状况和损益,使会计信息更有使用价值、更符合会计目的;同时,“二元接近法”下离不开现时价值会计,它与企业价值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会计计量模式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是会计理论的重要方面。会计目标的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在新的会计环境中趋向于融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也随之趋于一致。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主要涉及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方面,未来的会计计量模式将以多重计量属性和多元计量单位并存为主要特征,公允价值与非货币计量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两方面分析,认为财务会计是有“界”的,即财务会计的核算及提供会计信息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和界限之内.确定我国财务会计的“界”,应贯彻可验证性原则、成本收益原则、安全运营原则和有用性原则.其改革的目标是让历史告诉未来,使财务会计提供真实、原始的会计信息,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  相似文献   

11.
真实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一直以来,会计学和法学对真实性标准的不同见解存在于决策有用与法律真实的辩论。在“决策有用说”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很多违背真实性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利用“法律真实说”来规避这些违背真实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前条件下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大量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这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具有提高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等诸多优点,另一方面也存在会计信息可靠性和可比性较差,容易诱发利润操纵行为等缺陷。针对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较低、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现实障碍,只有不断改善公允价值的运行环境,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细化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相关规定,才能确保公允价值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与市场的简单两分法导致会计信息被割裂而形成对外的财务信息与对内的管理信息,企业利益相关者分类管理强化了会计信息的定向性,传统会计信息产权被界定为财务资本出资者,进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决策有用性及可靠性等都是建立并固化在该特定语境上的。随着会计体系的不断演变,会计信息内涵的扩展应是对企业本质、公司治理、价值管理的综合与解构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应该综合“信息中立”和“经济后果”两方面。一方面,以“信息中立”为主,即强调会计准则的中立性,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以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另一方面,会计准则的制定还应当考虑到经济后果,不同的会计准则会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主要质量构成,它们不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所要做出的具体决策相关,而且还与计量属性的选择相关联。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公允价值信息一般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或者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反思和重构就成为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及决策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要求。不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泛滥的根本原因。从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两方面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提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我国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研制已由核算型转向管理决策型,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使会计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是接预定的要求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和管理的财务信息和有关的其他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会计能否实现其目标、更好地发挥职能、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目前在我国比较严重。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从根本上治理虚假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质量关系到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成败。《企业会计准则》虽然规定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五个原则 ,但在实务执行中存在模糊性。对此 ,我们可以利用模糊数学中综合评价模型 ,对会计信息进行量化。  相似文献   

20.
司法会计鉴定业务同时涉及会计标准和法律标准的运用问题。在两个标准有分歧的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性质的鉴定只能依据一种标准。会计人员与司法人员在对涉案会计事项鉴定中,不同的标准会交替成为相对的优势信息主体:在会计事项鉴定中,会计人员是当然的优势信息主体,必然遵循会计标准;在会计事项鉴定后的法律适用及其责任判定的司法活动中,司法人员是当然的优势信息主体,必然遵循法律标准进行判定。因此,基于优势信息主体决策规则,这两个标准的分歧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