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环球石化     
世界醋酸乙烯酯单体供大于求聚醋酸乙烯酯占醋酸乙烯酯单体(VAM)消费量的48%左右,应用领域包括水性涂料、胶粘剂、丙烯酸纤维、纸张涂层或无纺粘合剂。包装膜和夹层玻璃用的聚乙烯醇(PVOH)占VAM需求量的35%上下,其余的VAM用于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共聚物和乙烯-乙烯醇(EVOH)阻透树脂。据TechonOrbiChem公司说,2000年世界VAM需求量为411万吨,生产能力为470万吨左右。美国是世界最大的VAM出口国,亚洲是世界最大的VAM进口地区,其次为欧洲。目前,世界VAM市场萧条,需求疲软,预计比2000年下…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目前已推出注拉-吹塑成型专用PP新系列树脂Stretchene,应用范围包括食品和家用化学品包装、热灌装容器等。与一般PP相比,新系列树脂具有更好的耐应力开裂性和透明性;与PET相比,其成型时压力低,因而加工成本低,适宜加工温度范围宽,并确保连续稳定的最终制品质量。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淀粉树脂替代塑料包装材料前景看好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进行以“生物分解树脂”取代现有塑料包装的研究。近期,日本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种树脂是以玉米为原料,经过塑化而成。用它制成的包装材料可以通过燃烧、生化分解和昆虫吃食等方式处理掉,从而免除了“白色污染”的危害。目前,日本用玉米树脂生产的塑料袋数量,已和用塑料粒生产的数量相差无几。全球每年约生产塑料制品1亿吨,其中一次性包装材料3000万吨,解决这些材料造成的污染要花费很大的社会成本。如若玉米树脂能成功取代其中…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聚合级1-己烯等α-烯烃生产尚是空白,所需α-烯烃要从国外进口,1-己烯等α-烯烃在我国目前的主要用途是线型聚乙烯(HDPE和LLDPE)的重要共聚单体,也是高级增塑剂的重要原料,当前我国HDPE和LLDPE共聚单体基本上还采用丙烯和1-丁烯,但1-丁烯共聚树脂的性能质量难以和1-乙烯,1-辛烯等α-烯烃共聚树脂性能竞争,虽然齐鲁石化、大庆石化等多家公司引进装置都有1-己烯、1-辛烯等共聚牌号,因国内缺乏共聚合级1-己烯等α烯烃,进口价格又高,不能生产,也影响了装置新牌号的开发生产,国内1-丁烯供应能力也有限,有时短缺,LLDPE装置一直处于低负荷生产,1995年大庆、齐鲁石化为满足农膜市场,花费高额外汇(相当1.25万元/t的价格)进口500t1-已烯生产共聚LLDPE产品7个牌号,后因1-己烯进口价高,已不再生产,目前国内仅有上海金菲(金山石化和菲利普斯)合资公司生产,市场供不应求,专门用途产品还得进口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刊提示:“入世”给国内PVC糊树脂业带来影响,多方挤压国内PVC糊树脂的生存空间。因此,熟悉、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加快科技进步,调整产品结构,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开拓、占领市场,是国内PVC糊树脂业的重要措施。糊树脂是聚氯乙烯树脂中的一大类,与悬浮法树脂相比是高分散性粉状物,粒度范围一般在0.1~2.0μ(悬浮法树脂粒度分布一般在20~200μ)。PVC糊树脂1931年在德国的法本(I、G、Farbdm)工厂开始研究,并于1937年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目前,全世界PVC糊树脂总量约为190万吨/年,其中,西欧是PVC糊树脂生产厂家最多,…  相似文献   

6.
苯乙烯(SM)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树脂(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丁苯橡胶和丁苯胶乳(SBR/SBR胶乳)、离子交换树脂、不饱和聚酯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SBS等。此外,还可用于制药、染料、农药以及选矿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7.
4,4’-二氨基二苯醚是生产聚酰亚胺树脂、聚马来酰亚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的主要单体。这类树脂最突出的性能是耐高温,可以在260℃下连续使用,间歇使用温度可达480℃。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较高的强度、突出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优良的自润滑性及防辐射性能。  相似文献   

8.
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可用作聚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苯乙烯等树脂的增塑剂。其特点是具有防潮作用,与其它增塑剂并用,可使制品收缩致密,防止水蒸气通过和增塑剂挥发。含有DCHP的塑料制品表面光洁,手感好。DCHP还可以改善树脂在热加工时的流动性,在合成树脂粘合剂中,可提高其粘合力、耐油性和耐久性。DCHP应用于硝酸纤维素和一些天然树脂,可制造防潮涂料等。DCHP的用量一般占增塑剂用量的10%-20%,用量过大,制品硬度增大。DCHP作为一种高档增塑剂,目前国内主要应用于防潮玻璃纸涂层和纸张防潮涂料以及高档塑料制品,且主要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苯乙烯生产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乙烯(SM)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苯乙烯树脂(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丁苯橡胶和丁苯胶乳(SBR/SBR胶乳)、离子交换树脂、不饱和聚酯以及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如SBS)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包装工业》2003,(4):49-50
MX尼龙是由日本三菱气体化学公司生产的以间二甲苯二胺(MXDA)为原料聚酰胺(即尼龙)的总称。下面将介绍由MXDA与己二酸合成生产而得的尼龙MXD6(N-MXD6)聚合物材料的特点及其在食品领域里的应用。N-MXD6与尼龙6(N-6)和尼龙66(N-66)等比较,有如下特征:阻气性优异。N-MXD6的氧透过性只有N—6和PET的1/10到1/30。与代表性阻气性树脂EVOH相比,它随着湿度变化而发生的阻气性变化小,即使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也有极为优异的阻气性。同时在开水杀菌和高温高压下杀菌时,阻气性下降得也较少。热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国内外氯乙烯单体和聚氯乙燃树脂的供需状况,预测了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ABS树脂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外ABS树脂的生产、消费状况,预测未来几年我国ABS树脂缺口很大。建议今后我国应增加ABS的生产能力,提高自给力,并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以满足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醋酸乙烯国内外生产现状及下游产品的消费结构和我国醋酸乙烯主要下游产品的供需动向。  相似文献   

14.
舒朝霞  高春雨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5):32-38,110,111
2011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缓慢复苏,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4.3%,新增乙烯产能360万吨/年,均处于较低水平;乙烯产量为12562万吨,供应增长大于需求增幅,乙烯毛利大幅下滑.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国内低廉的气价使得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产量上升.石化产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涨幅小于原油,公司利润下降.合成树脂新增能力较多,导致开工率下降;合纤平稳增长而合纤原料供应增速较快;合成橡胶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国.中国新增乙烯产能24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520万吨/年;乙烯产量为1553.6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132.4万吨,增长4.9%.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产量保持较快增长,但需求增速放缓,进口量下降.全国化工行业产值和利润大幅增长.2012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和合成树脂新增能力不多,消费增速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中国的合成橡胶供应量增加较多,而需求增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ABS树脂的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市场对ABS树脂的需求上升;支柱产业推动了ABS树脂的发展和消费;亚洲地区ABS树脂的发展和消费较快,近年来的亚洲市场价格走势先涨后跌,1997年低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6.
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及国内外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新进展,其中绿色生产工艺是今后的发展趋势。2005年全世界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4451kt,总消费量为3950kt,预计2009年总消费量将达到4731kt,2014年将达到5320kt。2005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生产能力为350kt,产量为212.1kt,消费量为703.2kt,产不足需,每年都得大量进口。预计201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040kt,己内酰胺在我国发展前景广阔。今后我国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扩大装置的生产规模,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己内酰胺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醋酸乙烯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酸乙烯作为重要有机原料品种之一,需求增长较快,在我国发展前景看好。文章对国内外醋酸乙烯生产技术发展动向和市场供需作了综述,对国外固定床乙烯法和上正在开发的流化床乙烯法制醋酸乙烯的生产技术作了评述,指出国内在开发固定床技术的同时应重视流化床乙烯法制醋酸乙烯的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及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球顺丁烯二酸酐供求基本平衡,需求量稳步增长,2001年全球顺丁烯二酸酐产量为l096kt,需求量为l089kt,预计2006年需求量将达到l500kt。2002年我国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能力为234kt,需求量为179kt,预计2005年需求量将达到260kt。目前我国大多数顺丁烯二酸酐装置规模小,工艺落后,今后应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究开发新的生产技术,以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世界锂系合成橡胶的生产情况和发展动态及国内锂系聚合物的科研开发现状,介绍了2000年前后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提出了国内锂系聚合物的宏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内ABS生产能力2000年可达60万,t以上,总量缺口减少,结构性矛盾突出,年进口量保持在100万t左右,目前国和通用牌号价格低于制造成本,新产品开发滞后,缺乏特殊牌号,建议形成整体竞争优势,遏制低价倾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