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发挥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稳定脱贫的效应对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意义重大。方法 文章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使用熵权法和VEP构建了家庭层面普惠金融指数和期望贫困脆弱性指数,利用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不同分位数、不同贫困标准和不同指标下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 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在不同分位数、不同贫困标准和不同指标下均有显著的负向效用。结论 一方面随着脆弱性的提高,该效应呈上升趋势,改善金融普惠状况将有助于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而达到稳定脱贫之目的;另一方面随着贫困标准的提高,贫困脆弱性大幅度提高,意味着相对贫困人口仍是今后扶贫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索贝尔中介效应检验指出,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影响家庭劳动、家庭收入和家庭消费,进而发挥稳定脱贫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相对贫困是后小康时代贫困治理的主战场。新时期的农村相对贫困主要面临脱贫攻坚成效不稳定、脱贫人口识别难度大、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三大现实挑战。据此,通过构建农村相对贫困的精准识别机制、社会保障机制、长效稳定增收机制三大举措予以破解。加快建立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这不仅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最终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对于顺利推进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农村扶贫政策推动了绝对贫困的大规模消除,阐释政策变迁、解开政策减贫“秘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构建“场域—形式—行为”政策变迁分析框架,阐释农村扶贫政策变迁及减贫机理。研究表明,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从着力解决温饱、致力总体小康、奋力全面小康,再向乡村振兴过渡的历史分期。在“减贫战略—农村改革—理念转型”场域中,农村扶贫政策通过渐进式政策更替、层叠、漂移、转换变迁保持存续和稳定,持续塑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贫困人口内生发展的行为者行为,促进贫困人口内生发展、摆脱绝对贫困。农村扶贫政策稳定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关键,这为刻画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也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政策稳定提供了必要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是继绝对贫困治理之后面临的新贫困问题,是实现乡村振兴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相对贫困治理是遏制返贫现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破解"三农"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化解农村主要矛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需要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治理机制,即相对贫困衔接机制、脱贫内生动力机制、多方力量扶持机制,从而发挥各项制度、政策、法规的常态化贫困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反贫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不意味着反贫困的终结。随着超常规的脱贫攻坚战的结束,中国的贫困问题将转变为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问题,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也将提上议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反贫困战略需要实现三大转变,即由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转变,由收入贫困  相似文献   

6.
2020我国脱贫攻坚总体目标即将实现,但脱贫攻坚总体目标的实现绝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现象的彻底消除,农村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任务,2020以后我国农村扶贫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和阶段,农村绝对贫困消除但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随之呈现,新阶段可能会凸现出新特征新情况,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反贫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2020年后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国际经验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20年后,中国扶贫工作将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相对贫困转变。本文首先回顾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标准的相关文献,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从"贫"和"困"的视角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标准概念框架,然后在对基本需要法和能力方法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国家的国别经验研究,提出了中国2020年后多维相对贫困标准的政策取向。本文认为,2020年后中国应采用多维相对贫困标准,没有必要与OECD国家相对贫困标准接轨。多维相对贫困标准,既要包括反映"贫"的经济维度,也要包括反映"困"的社会发展维度,还要包括生态环境维度:在经济维度,需要考虑收入和就业两个方面;在社会发展维度,需要考虑教育、健康、社会保障、信息获得等方面;而新发展理念以及生态补偿脱贫实践经验要求把生态环境纳入多维贫困框架中。  相似文献   

8.
正在解决了我国农村地区的绝对贫困问题以后,并不意味着贫困就从此消除了,贫困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将从显性的绝对贫困转向更加隐蔽的相对贫困。由此,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制度体系,对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制度设计是基础。政府在财政、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尽可能扩大贫困家庭、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规模依然庞大,地区分布相对集中,恩格尔系数较高,家庭和医疗教育负担较重,笔者认为,贫困农村资本短缺和贫困农民融资难的问题是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构建完善的农村扶贫性金融体系是解决贫困农民稳定脱贫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会计》2021,(3):F0003-F0003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  相似文献   

11.
一、贫困地区的界定和发展态势 (一)贫困地区界定 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国家、地区对贫困有不同的理解。根据我国的实际,我们认为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贫闲加以定义。从静态的角度看,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指居民生活不得温饱,日均摄入热量不足,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难以维持的那  相似文献   

12.
贫困问题是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难题,2020年我国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意味着减贫工作的结束,而是代表着围绕贫困问题的治理从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陕西省在这一新的历史阶段,不仅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要将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因此,本文以陕西省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农村相对贫困治理中面临的人口、经济、教育和社...  相似文献   

13.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即、扶贫重点由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深度贫困地区陕西省J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瞄准与偏离问题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已脱贫人口的相对贫困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建档立卡的政策安排在贫困识别标准和瞄准策略上遵循了绝对贫困理论标准和多维瞄准方法,但具体实践对政策安排出现偏离;单维收入贫困标准对贫困人口的瞄准精度要高于多维贫困标准;扶贫资源的溢出水平较高,整体呈现偏向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沙漏型分配特征。本文分别采用贫困线和基尼系数的相对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偏大、存在较为严重的相对贫困问题。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要注意重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反向贫困问题,也要通过完善农户收入调查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犯错成本等方式提高贫困人口的瞄准精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T指数测度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广度、深度和强度,利用贫困转移矩阵分析我国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消费贫困程度增强,绝对贫困尚未缓解,相对贫困更加严重;农村家庭以暂时贫困为主,极少数农村家庭是慢性贫困;多数贫困家庭能快速退出贫困,少数非贫困家庭进入贫困。不同区域农村家庭消费贫困状况存在差异,东部地区贫困程度最轻,中部地区慢性贫困最严重,西部地区进入贫困概率最大。农村家庭消费贫困动态性分析可为我国消费贫困帮扶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贫困山区实行开发式扶贫的几条途径陈延荣全面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胜扶贫攻坚战,切实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近年来,四川省南江县将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实现稳定脱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攻...  相似文献   

16.
弱势群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所形成的社会结构中,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与高收入群体相比较而存在。农村弱势群体是农村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的集合。云南省现行农村绝对贫困户和低收入贫困户的标准是,人均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户是绝对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在668—924元之间的户是低收入贫困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深入了解巍山县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科学判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根据地方农村住户调查资料,对巍山县农村低收入居民的特征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淘宝店帮助贫困户脱贫的赵海伶、付凡平,带领村民在大山里造出"淘宝村"的刘廷洲等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8.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2020年,中国如期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和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相对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这种社会经济现象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同样存在,不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同样存在着相对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因此,广东农村的扶贫开发问题也要依据这种现实来考虑。一、扶贫的政策思维(一)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中的贫民是最困难的阶层农村中的贫困人口,是社会贫困人口中最困难的阶层。处于弱势群体中的贫困农民既不能享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后中国将消除绝对贫困,进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后"精准扶贫"时代贫困出现转型,呈现出若干新特点:一是生存性贫困向发展性贫困转型。2020年将实现全部脱贫,持续发展成为衡量贫困与否的重要准则。二是收入型贫困向消费型贫困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农村居民迫切需要改善生活质量,消费的即时性和非理性问题凸显。三是原发性贫困向次生性贫困转型。原发性贫困是最初的、最早的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