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宏观调控与税收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是“九五”的第一年。这一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6%,而通货膨胀率已从1994年的21.7%回落到6%,形成“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格局。这是1993年下半年以来,党中央实施反通货膨胀政策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有效遏制住严重的通货膨胀,被世界经济学界称为“中国政府创造的经济奇迹”。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利率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美国高利率政策的起因战后,美国一直以凯恩斯主义作为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根据,不断使用货币膨胀和财政赤字的手段刺激经济。进入七十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失灵,财政赤字和货币膨胀的政策不仅没有使经济摆脱危机,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1979年通货膨胀率为11.3%,1980年升至13.5%。在通货膨胀恶性发展的同时,生产下降,经济危机爆发的“滞胀”的局面十分严重。里根政府上台后,为了遏制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银根  相似文献   

3.
宏观控制的首要关键是合理控制货币供应。中央银行能否为实现总目标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货币局面,关键又在于能否掌握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摸清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据统计,本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125个国家)总趋势是通货膨胀与经济之间呈反方向发展的。从1960—1970年,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较快,平均增长速度为6.1%,通货膨胀率较底,平均上升率为3.4%。而从1970年后到目前为止(1983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下降为3.2%,通货膨胀则上升到14.2%。平均经济增长降一半,通货膨胀率上涨4倍多。  相似文献   

4.
<正>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作为经营特殊商品——货币的银行,尤其是掌管货币供应的中央银行,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笔者拟就此谈一些看法。 通货膨胀是指全部商品的价格或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在不同程度地上涨,处于一种不断爬升的非稳定状态。由于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当价格上涨时,货币便处于贬值的状况,或者说是货币购买力下降。衡量通货膨胀程度如何,目前一般是看物价上涨率,即全社会物价上涨指数。如果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指数超过10%,则表示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88年我国全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平均上涨18.5%,12月份达26.7%。我省情况更为严重,1988年物价指数上涨26.5%,12月份高达35.5%。这么高的通货膨胀率,带来了市场不稳、金融不稳、企业不稳、人心不稳等后果,这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5.
从治理通货膨胀看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刘鸿儒当前经济生活中较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通货膨胀。经过一番治理整顿,1995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预期目标以内。在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各方面形成不同看法。我们从1995年治理通货膨胀入手,对经济中深...  相似文献   

6.
刘芊 《中国外资》2010,(8):15-16,18
200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过刺的时期,物价水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继续上升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之后尽管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轮通货紧缩的过程,但是通过膨胀的阴影像一个幽灵一样仍不对地侵袭着每个政策制定者的神经。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必须知道导致通货膨胀的源头在哪里,关于这点学术界争论得沸沸扬扬。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具体到实践中,中国或者所有盯住汇率制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又具有特殊性,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若一个国家采取钉住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制度,那么钉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被钉住国决定的。据此,文章试图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为中国从1994年1月1日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的,故文章选择中国一和美国两个国家,对他们从1994年到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具有较显著的Granger引致关系,美国才是全球通货膨胀的输出源头。  相似文献   

7.
股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股票价格是影响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重要变量;股票价格是通货膨胀、通胀预期的格兰杰原因,反向因果关系不明显;股票价格的上升,在相当短的时期内,即1—2个季度内,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负相关,然后从第2—3季度开始,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正相关,第9季度开始,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负相关。利用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假说,本文认为当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股价与通货膨胀正相关;当财富效应小于替代效应时,股价与通货膨胀负相关。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史上最严重的流动性过剩的时期,物价水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抑制通货膨胀继续上升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之后尽管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轮通货紧缩的过程,但是通过膨胀的阴影像一个幽灵一样仍不时地侵袭着每个政策制定者的神经.要想治理通货膨胀,首先必须知道导致通货膨胀的源头在哪里,关于这点学术界争论得沸沸扬扬.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有很多种,但是具体到实践中,中国或者所有盯住汇率制国家,通货膨胀的成因又具有特殊性.本文根据汇率决定的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若一个国家采取钉住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制度,那么钉住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由被钉住国决定的.据此,文章试图对此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因为中国从1994年1月1日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上是钉住美元的,故文章选择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对他们从1994年到2005年的通货膨胀率进行因果检验.结果显示,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具有较显著的Granger引致关系,美国才是全球通货膨胀的输出源头.  相似文献   

9.
徐燕  纪敏 《金融研究》1994,(12):15-16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利率问题徐燕,纪敏当前高通货膨胀率在给经济带来极大损害的同时,也使当前的利率问题更加突出。首先,高通胀率大大降低了实际利率水平。目前公布的名义利率已相当高,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已达10.98%。尽管如此,实际利率由于高通货膨胀影响已出现...  相似文献   

10.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我国已不止出现一次了。1988年,我国又一次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而且这次通货膨胀率之高、来势之猛、涉及面之广、危害之严重,在我国都是空前的.为此,中国金融学会最近在成都市召开了治理通货膨胀研讨会。会议的议题主要集中在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对我国的影响和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三个方面。通货膨胀亟待治理我国出现通货膨胀有其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几年来,我国流传着这样几句话:“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只要适度掌握,温和通货膨胀没有坏处,还有好处”;“停止通货膨胀经济就要萎缩”,等等。  相似文献   

11.
1987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学界就通货膨胀问题展开了一场争论。部分青年学者认为,我国尚处于有效需求不足时期,实际生产水平低于潜在生产能力,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采取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允许一定额度财政赤字,增加信贷,推行“适度通货膨胀”政策。这种观点影响了当时的最高经济决策。由此,从1987年底始,通货膨胀政策使总需求进一步膨胀,价格扶摇直上,从而使我国进入了高通货膨胀时期。1988年货币投放达680亿元,比1987年多一倍,通货膨胀率达18.5%。尽管1988年9月份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但为时已晚。并且,为今明两年的治理整顿增加了难度。把通货膨胀作为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来推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半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势态良好,估计在今年或者明年这种发展势态都不会减弱。货币基金组织的总经济师马克,莫萨说:“预计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5%,这是三十年来最低的数字”。报告说,“1997年,经济和金融状况将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不低于过去三年的水平。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3.
再论适度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郭秀闳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正常增长的一个综合病症,也是世界各国经济运行中普遍伴随的顽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基本稳定期、温和期、通货膨胀的加速期,在“膨胀—收缩—膨胀”的怪圈中徘徊跳动,并呈加速强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正> 首先要讨论的问题是,经济政策所引起的经济资源的流动是否不可避免地引起通货膨胀。人们坚持认为某种程度的通货膨胀——但只是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有效的经济活动在逻辑上的伴随物。这个论点是建立于二个前提上的。一个前提是,只要通货膨胀率很低,而不致于严重妨害对货币价值的稳定性的一般信心,其结果主要是再分配收入,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社会结果,而是产生(?)源有影响的不利配置。例如当人们预期会发生通货膨胀时,人们就会寻求持有商品而不是持有货币,并使用政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真实收入,以防止通货膨胀的损害。另一个前提是,由于经济的各种刚性和非流动性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菲利普斯关系为基础,通过考察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均衡,重新强调了通货膨胀在本质上属于货币现象这一重要论断。并结合目前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指出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菲利普斯关系为基础,通过考察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动态均衡,重新强调了通货膨胀在本质上属于货币现象这一重要论断。并结合目前中国经历的通货膨胀过程,指出稳定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面板协整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53—2010年整个样本期间,无论是从单个省际层面,还是从全国和东、中、西三大分块省际层面来看,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显著的负向协整关系,即经济高速增长并不必然伴随高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委内瑞拉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在2014年6月油价暴跌的打击下,由于其经济结构失衡,存在恶性通货膨胀,以及政府腐败等问题,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根据近年来,委内瑞拉的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和储蓄率,可以直观了解其经济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一个并不出人意料的经济数据是,2010年7月通货膨胀率创年内新高,达到3.3%.如果经济朝着当前方向发展,10月将呈现年内通货膨胀的第二个高点,约在3.3-3.4%之间,且在最后两个月迅速回落到2.5%的水平.针对上述通货膨胀态势,需要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构成通货膨胀压力的主因何在,是否与货币政策相关;第二,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作相应调整的预期结果如何;第三,货币政策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针对通货膨胀趋势进行预调.  相似文献   

20.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如果美联储能够将通货膨胀率从2%提高至3%,不仅有利于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空间、降低国内经济波动,而且可以在就业和产出两个方面使美国经济获得一个短期的但实实在在的收益,且这种收益不会对经济造成多重冲击.建议美联储在下一次货币政策框架审查过程中将适度提高通货膨胀目标的建议纳入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