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将广义的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与制度进步,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论证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技术进步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的活动,要受制度安排的影响;而技术进步对制度变迁具有普遍性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既不能忽视技术进步,更应该强调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多部门假设条件,从市场化制度变迁角度研究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在市场化制度变迁背景下剖析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对技术进步的实际贡献度问题。在构建市场化制度度量指标的基础上,选取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的市场化制度变迁总体上促进了技术进步。具体地,市场化制度变迁抑制了技术创新,但对技术溢出具有促进作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的技术进步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市场化制度环境而非二者本身,以往研究对技术创新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  相似文献   

4.
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研究进展及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起源与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理论上,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将技术进步的方向内生化,从微观层面分析技术偏向的决定因素,从而打开了技术进步方向的黑箱,进一步完善了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经验上,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能够解释现实生活中许多重要经济现象,如技能溢价、劳动收入占比下降、国家间的收入差距、环境技术变迁等。此外,本文对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后续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说明,主要包括:对要素间替代弹性的估计、技术偏向的决定因素、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以及要素相对供给与技术偏向之间的双向因果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互动机制研究:1996—20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郭庆然 《生产力研究》2007,(10):17-18,22
文章首先提出了制度变迁的量化测度指标,并从量化角度对我国各地区制度变迁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按制度变迁差异程度的不同,对我国各省区进行科学分类。  相似文献   

7.
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新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道德理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建德  罗来武 《经济研究》2004,39(3):107-115
本文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基本方法 ,对道德这一制度形态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并以社会群体的合作效率为评价标准 ,定义了道德的进步与道德的退步 ;通过道德函数的分析 ,明确了个体的道德自律能力与个体的道德行为之间、个体的道德行为与群体的道德风尚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道德变迁的基本机制 ,阐明了在发展中社会加快道德适应性变迁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洪庆  朱荣林 《生产力研究》2004,(10):90-91,145
通过采取适当方式将制度变迁量化 ,并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变迁在河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经济体制变革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 ,是促进河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 ,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技术进步的企业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制度历史,清晰地把握未来的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具有主动性和先导性.突破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视角的局限,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及新产品的出现,构建基于技术的企业制度变迁模型,我们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0.
进口结构与技术进步:中国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进口能否产生技术溢出从而促进进口国的技术进步或生产率提高这一问题,首先构造了进口结构指标及技术进步指标,然后对进口结构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资本品、中间品的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我国进口存在技术溢出,且中间进口品的技术溢出作用较强,但进口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贸易结构改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良性循环并未形成。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强对外贸易、充分利用技术传递,将技术创新与技术传递有机结合,用竞争扶持代替关税保护这三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