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奶业产业链中企业与奶农合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一次博弈为分析的起点,研究了奶业产业链中乳制品企业和奶农行为主体间在一次博弈、重复博弈的战略选择.分析表明,如果乳制品企业和奶农进行一次博弈,毁约便成为两者的理性选择;如果两者进行有限次重复博弈,其结果是一次性博弈均衡结果的简单反复;如果两者之间进行无限次重复博弈,就能够得到最优的帕累托均衡点,选择(履约,履约)是最优策略,两者将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乳制品企业和奶农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严重抑制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信贷双方的动态博弈分析,认为各种制度的缺失和农村金融机构微观的风险管理能力欠缺是农村金融信用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依赖于独立信用风险主体的培育、农村金融生态工程的建设、博弈主体之间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博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及引导农村金融借贷双方重复博弈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重复博弈理论认为,如果存在无限次的重复博弈,人们最终会形成自发的合作秩序。然而中国农田水利运行的实践表明,即使农户之间存在长期的用水博弈,自发的合作也不一定能达成。原因在于:由整合能力、参与能力与执行能力构成的农村社区能力的弱化,使得水利博弈合作因为上下游不对称而产生的参与成本、因为用水协商而产生的整合成本以及因为惩罚搭便车行为而产生的执行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化解。而导致社区能力弱化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社会的原子化以及农村基层组织的虚化。通过对农村社区能力的重建,农田水利的合作有可能在重复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信贷的微观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关于我国农村金融的理论分析往往过于侧重宏观金融体系的研究,而较为忽视从微观层面上研究单个金融机构或金融组织的激励机制.本文以农村金融信货关系的利益博弈分析为基础,对农村金融主体的选择进行微观决策分析,通过寻求最优均衡从而为农村金融困境的缓解提供一些基本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重复博弈"的视角,探讨在农民之间构建有效"重复博弈"机制对职业化农民培育和发展的积极意义。通过农业劳动力数据的变化,分析了我国职业化农民培育和发展对有效"重复博弈"机制的需求,并提出了在我国农民之间构建有效"重复博弈"机制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出现农民和政府的博弈现象,这就决定着我国农村必然步入金融道路。博弈双方按照自己的利益取向选择适于自己的策略,致使在我国农村金融主要特点就是低效率纳什均衡。政府无能智力于金融管理,村民无缘与最优化的金融供给,供需矛盾凸显,结合金融现状分析博弈途径,从而对症下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促使农村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兰峰 《农业经济》2014,(11):32-33
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农村出现农民和政府的博弈现象,这就决定着我国农村必然步入金融道路。博弈双方按照自己的利益取向选择适于自己的策略,致使在我国农村金融主要特点就是低效率纳什均衡。政府无能智力于金融管理,村民无缘与最优化的金融供给,供需矛盾凸显,结合金融现状分析博弈途径,从而对症下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促使农村经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土地借贷市场中,农村土地银行和借地者之间的土地借贷行为事实上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本文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农村土地银行与借地者之间借贷行为博弈模型,从而从理论上揭示他们之间在土地借贷过程中的这一博弈关系,对土地银行和借地者之间在不存在制约条件下或存在制约条件下的行为、有限次与无限次重复博弈行为、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行为及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博弈分析.同时根据博弈分析结果,对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借贷市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实现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9.
以跨界水问题突出的中亚咸海流域为例,对上下游国家进行了不同水资源策略下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并进行参数分析验证其合理性。结果表明: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为破解跨界水合作困境提供有效出路。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不论采用何种博弈策略,耐心程度都是开展跨界水合作的基础。引入惩罚项的博弈策略,使得博弈双方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更大;博弈双方重视未来利益且在一定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将倾向选择合作策略。突破跨界水治理困境、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流域国家从流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提升互信、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和利益平衡点,必要时可通过流域机构进行协调并对双方行为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下一步发展,然而由于考核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必要的征信技术和策略,正规金融机构似乎在农村金融市场难以盈利,并进一步导致了其在发展农村金融方面的缺位.本文结合"格莱珉"银行运作模式,建立基于信息不对称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还贷以及金融机构实现盈利的基本因素.研究表明,增强农户生产能力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京津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缺少稳定的长效机制,缺乏协调配合与统一规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依然突出。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是治理该地区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文章构建京津冀三方协作博弈模型,通过分析重复博弈的均衡状态与关键影响变量,探讨实现博弈均衡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合作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领导参与博弈的耐心;改革干部制度,规避地方政府领导的短期行为;加速资源环境定价市场化,规范税收减免行为,促进企业运营成本合理化;减少政府对企业决策的干预,实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研究结论对京津冀区域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入手,探究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农民与农业保险、农村金融博弈分析,指出要以改善农村经济投资环境,恢复、增强农村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动力角度为出发点,着力改善政策环境,加大培育信用力度,提高农民创业能力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马成林 《农村经济》2010,(12):70-72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其道路选择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博弈的结果。由于博弈局中人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导致了现实中农村小额信贷的非合作的低效率均衡。采用加强小额信用贷款的监督管理、提高其金融管理能力、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提高基层人员的能力等措施,将会达到合作的帕累托上策均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简单重复博弈模型的构建,对官僚机构追求内部性与立法机关的博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其道路选择是政府与农民之间博弈的结果.由于博弈局中人各自不同的策略选择,导致了现实中农村小额信贷的非合作的低效率均衡.采用加强小额信用贷款的监督管理、提高其金融管理能力、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提高基层人员的能力等措施,将会达到合作的帕累托上策均衡.  相似文献   

16.
周亚玲  莫申生 《南方农村》2011,27(1):70-74,79
本文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信贷违约问题,在对信贷参与主体之间的违约行为进行了机理性描述之后。结合一次静态博弈模型、重复动态博弈模型对信贷主体之间的决策行为展开了研究。同时,将模型的均衡解置于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利率异化现象对博弈双方的决策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探讨了缓解农村信贷违约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战略产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利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政府通过设定不同的关税保护程度,保护本国幼稚战略产业发展的过程,以及政府和各国产业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利益联结机制是决定产业化经营能否长期坚持下去的“瓶颈因素”。本文建立了一个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分析这个问题,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是长期博弈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完全信息的无限次重复博弈模型并通过模型给出了农业产业化稳定发展的条件。最后,本文得出了一些建设利益联结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同时存在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两者存在着相互博弈的关系。在新时代下,为了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农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有必要加强合作,在博弈的过程中寻求稳定的合作模式,从而满足双方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当前农村金融环境下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发展状况入手,指出在博弈过程中的两者稳定合作的基础条件,阐明了合作机理与合作模式,为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界定了我国近海捕捞业中的三个利益相关者——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捕捞者;其次对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它们的博弈形式是有限次重复博弈,地方政府与捕捞者之间的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并存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而捕捞者之间博弈则类似于"公地悲剧";最后,基于利益协调思想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分别提出了近海渔业资源保护的相应措施,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