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宝诚 《新疆金融》2006,(11):41-42
一、现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分析随着货币政策体系的改革,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稳定货币为最终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的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个体的传导体系,建立从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导机制。而在传导链条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传导不畅的问题。(一)中央银行层面1.利率未完全市场化。虽然我国放开了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债券市场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逐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  相似文献   

2.
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货币政策应当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体系中重要的中介指标,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地影响就业目标,可以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得到量化说明.本文以此为立足点,通过构建基于全部OECD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部分OECD发达国家季度面板数据的LSDV模型讨论失业率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两者在统计上存在显著的"U"型非线性关系,在未达到最优货币供给上限时货币供给能够降低失业,但超过界限后则会加重失业.分析结果说明,以货币政策解决失业问题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对货币供应操作的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究竟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还是“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对样本1978—2009年年度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信贷总量还是货币供应量都与经济增长目标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并且都不与物价稳定目标存在协整关系,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最终目标只是经济增长而不包括物价稳定,即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是围绕经济增长来体现的,而币值稳定不能被认为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进程中,原有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都已表现出了不适应新的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弊端。在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行比较之后,有必要以新的变量-利率取代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更好地促进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是从中介目标至最终目标的调控阶段.区域差异使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容易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应该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同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6.
林青 《甘肃金融》2001,(1):7-10
"九五"是我国经济逐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成功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由以直接调控为主,间接调控为辅转变为以间接调控为主,直接调控为辅.其中,作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货币政策亦从直接调控逐步走向间接调控,货币政策调节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货币政策工具逐步成熟、宏观调控手段不断完善,中央银行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以实现最终目标的货币政策间接调控体系已基本形成.在"九五"时期的经济发展中,无论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还是积极防止通货紧缩,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宏观运行的起伏波动,适时适度调整方向,掌握松紧,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引论: 1、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和.一个完善的货币政策包括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四个体系,并通过逐级传递关系,由相应的经济变量相互作用,实现最终目标.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不可能直接达到其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中介目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本文认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都面临许多新问题,所以可以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来改进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货币内生性问题会涉及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操作,尤其是中间目标选择,会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最终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文章创新性地基于DSGE模型框架推导了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下模型解,并对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我国货币内生性特征明显,中央银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进行宏观调控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确立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的宏观调控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体系由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机制和最终目标构成,其中,中介目标是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的桥梁,在货币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通常来讲,可作为中介目标的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或利率,现在主要经济体都实行的是以利率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盯住目标选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货币政策不同盯住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作用关系和扰动响应,对货币政策数量、价格两种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从实证结果看,中央银行选择盯住货币供应量具有相对合理性。中央银行应继续完善货币政策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更好地实施以货币供应量为盯住目标的数量调控。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目的是为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确定一个与最终目标相关的、可控的、可测的具体指标(体系).货币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与中介目标的合理选择和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中介目标的选择与作用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应当根据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和传导途径的变化、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外市场环境及金融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我国自1996年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然而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以此为中介目标的弊端逐渐显现,重新选择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内容包括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郭俊 《金融与经济》2005,(12):36-37
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效率较为低下,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已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同时利率管制造成了我国金融资产间利率结构的形成机制极不合理,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分割且发展不平衡,股票市场自身又存在严重的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5.
中央银行在实施货币政策中不可能直接达到其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中介目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本文认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都面临许多新问题,所以可以借鉴通货膨胀目标制来改进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货币政策目标应根据当前经济环境和条件约束不同而有所调整.为了应对危机后所导致的通货膨胀,我国确定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然而四个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实现物价稳定目标必然要以牺牲其他目标作为成本.如何正确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并在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注意处理好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产生的问题给予解决,将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货币供应量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体经济,在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之间,是采用货币供应量、利率还是其他变量作为中介目标要视具体环境而定货币供应量管理的国际实践货币供应量管理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使货币供应量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货币需要,最大限度实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与金融稳定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97年以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如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显现.因此,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以前的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我国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防范通货紧缩.尽管货币政策操作的这种调整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等方面起到了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金融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还是传导机制方面都遇到了众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货币政策受到多重目标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削弱、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余地狭小等.因此,需要对货币政策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魏革军 《中国金融》2012,(10):83-84
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实现货币当局预先设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尽管各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存在一定差别,然而最终效果的实现都与货币政策操作规则紧密相关。货币政  相似文献   

20.
王煜 《中国金融》2001,(7):29-32
一、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  改革开放前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 :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 ,基本上没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 ,传导过程简单直接 ,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 ,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 ,货币政策形成“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 ,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进入 90年代以后 ,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 ,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 ,初步形成“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 ,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间接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