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晶超 《商场现代化》2006,(18):130-131
区域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已经起步,但由于物流理论研究环节的相对滞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为推动区域物流和物流产业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区域物流现状入手,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为加快区域物流发展提出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然而,和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真正精通物流的专业人才却没有兴盛起来。本文从高职物流专业角度,分析了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现状、高职物流专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物流专业如何通过改革来实现与企业物流专业人才需求的对接。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现代物流产业专业人才短缺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应通过高等院校大力培育专业化的物流人才等措施,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晴  李婷 《价格月刊》2016,(6):67-71
二线城市航空港发展国际航空物流有助于区域经济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国际航空货运量、推动临空经济发展.二线城市其航空港国际航空物流发展呈现航空货运量连年增长、航空网络日益完善、国际航空物流巨头日益增多的局面,但也存在航空物流相关设施相对缺乏、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航空物流导向性产业发展不充分、航空物流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信息化网络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应该从创新体制机制争取优惠政策、不断完善航空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航空港临港产业的聚集发展、加大国际航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二线航空港国际航空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的建成必将加快京津冀区域有效的物流系统的形成,降低物流成本,增加物流有效需求、加速物流专业人才流动,加强区域物流合作,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政策法规不健全,资源浪费较严重;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管理水平低;作业环节不科学,各种污染较严重。开创物流业发展新局面,应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改善国家和政府政策环境,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加快企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强港口物流与区域物流合作。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前者决定着后者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后者则有助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提高其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物流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加大、交通运输能力提升和区域物流布局加快,但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物流成本偏高、运行效率偏低,物流中心发展缓慢、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产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力不强,物流市场成熟度较低、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物流产业区域间差距巨大等几个方面,且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发挥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快健全物流产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物流供需的平衡、加强区域间物流产业合作发展、用更高水平的物流管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促进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莉 《商场现代化》2006,(1):102-103
现代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市场需求,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短缺等条件的制约。因此,应通过大力培育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培养专业化的物流人才等措施,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进程与现代物流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物流的内涵,促进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形成与产业升级。加快对我国物流业的信息化改造,以信息化带动物流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物流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流信息平台尚未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不足,物流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比较落后,物流专业人才短缺。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基础信息化仍然是当前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型发展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而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发展绿色物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目前推行绿色物流尚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本人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在我国推行绿色物流要发展绿色物流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1)
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快城市工业经济的高效发展,应重点解决产业园区的物流系统发展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体位不同,区域园区的物流发展也呈现出发展不平衡、整体设计落后和第三方物流发展严重滞后等问题,因此,加快园区物流的现代化升级成为优先目标,需要重点做好物流配套服务业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现代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物流产业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当前高职物流教育与物流企业岗位人才需求不相匹配,为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物流行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提高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和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华  董彩凤 《中国市场》2008,(23):156-157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物流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以及供需人才不匹配的现状,本文分析了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和物流专业培养模式,提出了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物流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趋势和培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美物流成本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美物流成本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认为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既有技术因素方面的原因,更有制度因素方面的原因。为降低我国物流成本,应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打破行政性垄断;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工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快发展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重视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加快培养现代物流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效的现代物流为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成本优势的保持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现阶段我国物流产业物流观念落后,基础设施较差,信息化水平不高,企业间无序竞争缺乏专业人才。应转变观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协同竞争,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物流产业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物流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高度正相关,物流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既有利于提高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产业安全度,也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但其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整体效率不高,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随着外资的大举进入,我国物流产业的安全与发展势必面临巨大挑战。文章提出,为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提高产业安全度,必须逐步形成统一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外资监测和规制体系,鼓励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17.
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认为,虽然有关区域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已经起步,但由于物流理论研究环节的相对滞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还存在许多误区.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为推动区域物流和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并增加区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物流业是推动安徽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随着安徽省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物流业以及相关产业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思想观念滞后,企业规模小、层次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应建立高效的产业协调机制、重视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加大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以推动安徽省物流业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行动计划的实施给物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物流人才的缺乏,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文章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宿迁学院为例探索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区域经济建设设置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接企业岗位要求构建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和贴合物流行业发展实施产教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在区域物流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基于现金增加值法(CVA)从物流供需角度构建区域物流供需系统均衡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均衡发展模型,对2007-2011年我国31个省市八大区域的物流差异进行系统内和系统间的解析,并对供需系统的结构效度和规模效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八大区域的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梯度性,区域物流发展的均衡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均衡性主要受系统内和系统间要素的投入产出结构、发展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供需结构和供需规模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