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找准方向     
"中国90%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转型,不在于转型,而在于六加一."著名经济学者郎咸平曾断言,未来我们所面临的是产业链对产业链的战争,而"六加一",是他所谓的美国产业链战争的最高指导原则,即把整条产业链一切为二,把价值最低的制造环节放在发展中国家,而自己保留制造以外的其他六大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订单规划、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终端布局."六加一"就是整条产业链,定价权掌握在"六"而不是"一"手中.郎咸平还认为,所谓的产业转型不是在:"一"里面下工夫,也不是抛弃传统产业,而是以产品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推动,让传统产业与高科技进入"六加一"的整合,这才是真正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这一命题为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以战略大师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价值链理论"为产业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信息化的视角分析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从我国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信息化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对江苏省342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了产业链定位、分工和集聚效应对于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处于产业链终端环节企业并没有表现出特定的创新优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中的终端集成环节并未形成相应市场势力或集成创新能力;分工活动(以供应商数量作为度量指标)与创新强度之间呈现较为复杂的U型非线性关系;集聚效应并未对我国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积极影响,未成为激发集群创新动力的有机载体。针对以上实证结果,基于我国经济转型背景和企业微观层面行为特征,我们就产业链定位、分工与集聚效应三个因素与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关系与作用机理,结合统计性分析进一步进行了剖析和解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可行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2014《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论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将在2014年10月18-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会议主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二、参考选题1.区域经济与制造业发展2.技术创新与制造业发展3.产业融合与制造业发展4.再工业化与制造业发展5.气候变化与制造业发展6.虚拟经济与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4月14日,"清华IE大讲堂-中国制造业、物流业管理技术系列论坛"座无虚席,这是该论坛进入2007年来的第一场. 围绕着"均衡发展,堵漏创新-工业工程与中国宏观经济转型"的主题,主讲嘉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朱森第和沃尔沃集团副总裁吴瑜章的两场精彩演讲,让来自国内制造业和物流业知名企业的数百位专业人士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河北省物流业、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实施物流业、制造业联动,推动物流产业发展的思路,并提出了制造业剥离物流业务,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创造发展环境等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已经让中国汽车企业高呼"冬天"来了,物流业也同样感到了"寒冷"。面对困境,中国物流业如何突围?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抱团取暖,已成为物流业抵御"寒冬"的重要方式。物流行业"寒意"渐浓经历了年初南方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紧急运送物资的考验,现在物流行业又面临经济放缓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行业资讯     
朱森第: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效对接促进产业升级本刊讯"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有效对接,是中国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这种对接的核心就是将工业工程的方法在企业广泛应用、普及和推广。"近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朱森第在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主办的"中国制造业与物流业CEO高峰论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15日,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发起和主办的"清华IE大讲堂-中国制造业、物流业管理技术论坛"系列活动2007年第三期(总第二十期)在清华同方科技广场成功举办,会上云集了制造业以及物流业领域上百名中高层经理人。  相似文献   

10.
李薇 《IT经理世界》2012,(23):50-52
中国家电蜕变系列报道之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家电制造无疑已成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的标志。不过由于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无法控制产业链,脆弱的"made in china"永远停留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空心化"趋势成为中国制造业最大风险。靠人口红利野蛮生长的中国制造业,不得不承担努力转型的阵痛。不过,规模化之后,经过沉淀的家电企业也许将更强大。我们将陆续推出关于中国家电企业的系列报道,透视它们的蜕变之旅。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并没有出现与发达国家制造业服务化相一致的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中来自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制造业对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金融保险业的依赖度减少所引起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制造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内部化现象严重、金融市场建设明显滞后所造成的。因此,加快我国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必须立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健全市场制度、完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化、专业化发展以及扭转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作为培养纺织高端人才的院校,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在密切地关注着纺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产业升级,教师们发现,作为制造业的纺织业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加工这一范畴,而是扩展到整个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就是“6+1”。“1”就是指制造环节,是硬的生产环节,其余“6”是软的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产品贸易、批发经营和零售等六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现状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体现.本文在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产业链理论及产业结构理论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链提升策略,这对有效制定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振兴策略及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业链分析及灰色聚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产业链的复杂性,其各个环节对产业链的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根据各环节对产业链运行和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的不同,可以将产业链划分为关键环节、主导环节和配套环节,并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灰色聚类分析来确定产业链环节所属的类型,为进一步发展壮大产业链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工业化进程来看,制造业区域转移是实现中国地区间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借助改进梯度系数分析中国区域间制造业发展基础上,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区域间产业转移的路径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全球的视角提出了中国目前需要重新寻找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动力源,并应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相应调整的观点。同时,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需要产业和产业链不同环节转移相结合,在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合作,让市场发挥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制造2025"近期受到空前关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智能转型"就是要做好两化深度融合的大文章。自2009年工信部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思路以来,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两  相似文献   

17.
物流业是制造业的延续,包装、仓储、配送、运输,甚至销售终端,如果突破传统意义的生产制造业,单独由专业物流公司充当产品生产之后的各种流程,就可以让生产制造企业全身心投入产品的生产制造当中,从而节约成本。深圳——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制高点,承接国际物流资源的一块  相似文献   

18.
专家团谏言     
《汽车观察》2009,(1):111-112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孔辉 自主品牌发展是一个过程,汽车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要重视起来,汽车产业是个产业链最长技术难度最高的企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一环节都把握的很好,我们就会成功。  相似文献   

19.
张思 《汽车与社会》2012,(18):40-43
汽车制造一直是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并且一直保持着自我创新,然而发展到今天汽车的创新将会与IT发生必然联系,当汽车遇见IT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或许会是颠覆产业链的。  相似文献   

20.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对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快递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和邮政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在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推动下,快递业服务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了若干有效模式。但快递业服务制造业仍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规模效益不明显、融合发展不深入、服务能力不适应和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等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国家邮政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提出了《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