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传统计量中,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会计外部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受到一次次的冲击。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弥补了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之处。公允价值是按照市场情况或者预计现金流量确定的,但市场环境是复杂性的预计的准确性又掺合主观判断,这给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带来不可摆脱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会计计量又包括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两个部分,一般而言,会计计量尺度指这个国家或地区名义货币,而我们这里研究的是会计计量属性。传统财务会计中,历史成本是主要会计计量属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技术不断更新,新兴行业及业务的接踵而至,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严峻挑战。特别是公允价值的提出,  相似文献   

3.
徐艳 《经济师》2011,(10):150-151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新准则中明确了我国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要求企业将符合确认奈件的会计要素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从此,现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值计量模式与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代表的计量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以历史成本为代表的传统计量模式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而只有现值能提供未来的信息,因而相关性强,能为信息使用者未来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4.
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会计计量的观念也在不断变革。传统会计方法,即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分别对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定义和特征及影响计量属性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找出更能适应经济形势的新的会计计量属性以及计量属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会计要素计量方面广泛使用了现值,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现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是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一种计量属性。现值计量的应用,使财务会计在反映过去的同时注重提供未来的会计信息;改变了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唯一计量属性的情况,强调多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存,着眼于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会计信息。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现在广泛的应用现值计量模式还存在很大障碍,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黄焱焱 《时代经贸》2010,(16):228-229
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改革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深入研究会计计量这一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探求现值会计计量属性乃至整个会计计量和会计本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将从现值计量理论研究的现状入手,探讨现值计量属性的有关内容及其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会计计量角度看公允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会计环境的变化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笔者通过剖析公允价值的概念,论述了公允价值与计量属性的关系及运用此关系的难点和前景,提出公允价值是一个新的计量观念,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将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8.
资产和负债必须有相关的计量属性,计量一直是会计的核心问题。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会计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统的计量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FASB提出了"公允价值",并随之逐步应用和推广至会计准则中。通过例证,得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不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还有较强的可靠性,为公允价值在中国的运用扫清了认识上的障碍。在讨论资产和负债的五个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进行对比,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明确指出新会计准则引进公允价值的现时意义。  相似文献   

9.
曹永文 《时代经贸》2007,(5Z):95-95,97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净投资为零或很少,且价格频繁波动,这向传统的会计计量属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在阐述美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到市场价值计量模式再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演进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目前我国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属性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亮 《技术经济》2003,22(1):53-55
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优越性我国 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选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这种选择的理论根据归纳起来有 :1、“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的必然选择。传统的会计目标是“受托责任观” ,它是在公司制盛行时期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 ,委托方和受托方通过法律、规章和合同等形式建立起经管责任。会计的目标就是要以第三者的身份公正、客观的进行会计计量 ,反映和报告受托方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它强调的是信息的可验证性 ,对会计信息的披露侧重于真实性和可靠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就成为履行…  相似文献   

11.
会计计量是会计信息准确性的关键,合适的会计计量属性是会计信息准确与可靠的保证。现阶段,会计计量属性正在由历史成本计量向公允价值计量转变,从公允价值的本质上来看,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更准确、更可靠,因此,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是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从公允价值的概述以及公允价值的本质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不能满足需要。随着会计计量理论的不断发展,会计的计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虽然任何其他的计量属性近期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会计的历史成本基础,但顺应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农牧企业奶牛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进行研究.传统奶牛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模式一般有两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但是对于生物资产会计计量模式如何选择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合理的方式.因此,提出对奶牛资产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用复合型计量模式,在奶牛资产分类变化关键时点上,采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有机复合的理论观点,兼顾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4.
在财务会计中,按历史成本计量是一条重要的原则.通过对历史成本等五种会计计量模式以及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辨析,提出了五种会计计量模式.并对多属性计量模式中计量单位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进行了研究.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体系,税务会计主要用于税务的筹划、核算和申报,财务会计主要用于现代企业开展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主要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方面存在相同点和不同点.对税务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能够使企业了解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并把相关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评价 1.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计量是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确认和计列有关财务报表要素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可用于计量的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现值等。每种计量属性都有其优缺点,都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简单介绍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探讨了不同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它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而传统的会计模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缺点越来越突出,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乃至彻底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历史成本计量替代模式的公允价值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缺陷 到目前为止,有五种会计计量属性被较普遍认可。这五种计量属性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现行成本计量属性、现行市价计量属性、可实现净值计量属性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属性。对五种计量属性进行最优选择,会因其各自的利弊而难于进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强调计量的绝对真实或完全客观都是不太现实的。现行市价、可实现值、未来现金流人量现值属性目前仅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而非计量基础。因此,当前的财务会计实质上只能把资产计量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寄托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上。  相似文献   

20.
会计计量变革中的会计观念变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成本原则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一大基石,而在现代会计环境下,会计计量中心从成本计量到价值计量的变革,必然引起会计观念的彻底变革。传统会计理论的支柱,包括权债发生制、可靠性原则、稳健主义、会计要素定义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而在此中崛起的却是充分揭示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