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同时明确了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今年在吉林、黑龙江两个粮食主产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11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并主要用于鼓励粮食生产;其余地区总体上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沿海及其他有条…  相似文献   

2.
1996年以来,农民种粮增收遇到了较大困难,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特别是1998到2002年,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低于全国水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而如何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又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粮食价格上涨,国家减免农业税,实施粮食补贴,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收条件。那么,这些“利好”因素究竟有多大的增收效应呢?对此,笔者来到中部地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湖南省,走访了产粮大县桃源县的木公村,调查了该村农户2002-2004年的种粮收入状况。木公村粮食生产经营特点木公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二、…  相似文献   

3.
魏清 《农业经济》2004,(11):30-31
农村税费改革正在全国推行,继教育费附加和三提五统取消后,许多地方只征一种农业税。2004年4月份,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并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同时明确了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的相关政策。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减免农业税势必降低地方财政收入,而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将会影响到地方公共品的投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随着多年来粮食政策的逐步完善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粮食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正在对推动我国玉米生产、流通和消费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1.继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再延长30年不变,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中,农户家庭生产组织仍是我国农村的一种基本经济组织形式。2.减免农业税。为了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负担,国务院决定从2004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并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2004年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2004年在吉林、黑龙江两个粮食主产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1个粮食主产省(自治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并主要用于鼓励粮食生产;其余地区总体上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沿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视地方财力情况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征收牧业税的地区,要按照农业税税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营管理/2004.10改革试点工作,务院各部委、各费改革试点工减免指导收农业税。实施免征农业税试点的地区不再改征农业税;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也不改征农业税。具体实施办法由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定。各地区要明确减免农业税后“三个确保”的经费保障措施。中央财政对地方取消农业特产税、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减少的收入给予适当补助,并重点向粮食主产省(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经济较发达的非粮食主产省042004.10/农村经营管理的决定》精神,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巩…  相似文献   

7.
在主要WTO成员不愿主动减少农业保护的背景下 ,如何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保护政策 ,实现既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又保护主产区农民的就业与收入 ,是政府当前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加入WTO后 ,我国对粮食主产区除了继续执行保护价收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灾后农业税减免及其他保护政策外 ,又推出了农产品良种推广补贴、关税配额调控和转基因管理等新的保护措施 ,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生产 ,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 ,我国的农业保护仍然存在方式不当、力度不够、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抑制了农业竞争力的提升。为此 ,建议通过改革农业保护方式 ,加大保护力度 ,调整支持结构 ,突出支持重点等措施 ,进一步完善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为稳定粮食面积、恢复和提高粮食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04年国家将采取十大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总产量、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这十大措施是:一、建立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国家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主产区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其他地区也要对本省(区、市)粮食主产县(市)的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二、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或免征农业税。要据实核减合法征…  相似文献   

9.
【《经济日报12月26日报道】财政部部长金人庆12月25日表示,今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综合判断全年的财政收支形势,财政赤字可望控制在年初预算确定的数额之内。2004年财政工作主要为以下七个方面:一、农业特产税2004年全面取消。按中央要求,2004年将全面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将少数集中连片品目改为征收农业税。农业税税率整体降低一个百分点。二、13个主产区推行粮食补贴改革。2004年将在13个粮食主产区全面推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直补资金总额为100亿元,约占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40%。三、中央财政增投“三农”3…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4,(1):8-9
2003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了什么?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十分关心。这里采集了助农政策的部分亮点,说给您听听。农业税降低特产税取消逐步取消不应当由农民负担的税费项目,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是这次会议上定的一项大政策。会议决定,2004年除烟草税外,全部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一个百分点。降低税率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沿海发达地区原则上由自己消化,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解决。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率或减免农业税。这对广大公民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会计》2004,(5):39-39
●从今年起,国家开始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5年内取消农业税。最近,国务院进一步决定,在黑龙江、吉林两省首先进行免征农业税的改革试点,在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1个百分点。●今年,国家将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给粮食主产区的种粮农民。中央财政近日已拨付9.4亿元资金落实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水稻良种的补贴。●财政部、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和建设部6部委日前正式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部会同农业部等6部委最近共同制定了《2003—2010年全…  相似文献   

12.
农业税减免是国家对受灾地区农民实行减免税的一种照顾政策,包括灾歉减免和社会减免两部分。社会减免占农业税减免总额的比例,不能超过5%。农业税减免政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抗灾自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拟对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浅析。一、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农业税减免是由县、市根据乡、村受灾情况,如实向省财政部门申报,由省财政部门核准县(市)的灾歉情况,确定减免数额。按政策规定,农业税减免款必须落实到户。然而,在具体落实上却存着许多问题:1虚报…  相似文献   

13.
1、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直至最终取消农业税。目前,粮食主销区已经基本具备自行取消农业税的条件,在大多数主销区可以取消农业税,主要由各个省自主决策。取消农业税后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原则上应自行消化。粮食主产区和西部贫困地区应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实现取消农业税,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2、把农民的税收负担纳入相应的税  相似文献   

14.
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及农业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背景:全国已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宣布全部免征农业税。全国有望提前2年,用3年的时间全部取消农业税。一号文件新亮点:“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征力度。”“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 在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有条件的地方, 可自主决定进行农业税免征试点。”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农业税减免涉及面广,发放金额大,法定的发放人员少,使农业税减免款发放在程序上过于简单,在手续上存在诸多不完善等现象,出现了漏领、冒领、减免款大于纳税额,甚至乡村截留、挪用减免款现象,给农业税减免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打击了纳税者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合理规范农业税减免款的发放程序及发放行为,已已成为农业税减免款发放工作的迫切要求,2003年,江苏省灌南县在规范农业税减免款发放工作中,做了一些深入细致的工作,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简单的农户行为模型分析,考察了近年来农业税减免全过程对传统农区粮食生产投入的效应。分析显示,农业税的降低乃至最终取消并不意味着就能有效解决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更不必然导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供给大幅增加,相反,农业税取消还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否则,在给种粮农民带来短期直接利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深刻而巨大的粮食问题和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技术》2002,(12):I001-I001
关于退耕地还林的农业税征收减免政策。凡退耕地属于农业税计税土地,自退耕之年起,对补助粮达到原常年产量的,国家扣除农业税部分后再将补助粮发放给农民;补助粮食标准未达到常年产量的,相应调减农业税,合理减少扣除数量。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农业税减免涉及面广,发放金额大,法定的发放人员少,使农业税减免发放在程序上过于简单,在手续上存在诸多不完善,出现了漏领、冒领、减免款大于纳税额,甚至乡村截留、挪用减免款等现象,给农业税减免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打击了纳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合理地规范农业税减免款的发放,使农民  相似文献   

19.
农业税减免,是党和政府对农村烈军属、残废军人、残疾人、特困户、缺乏劳动力家庭的一种照顾,是对纳税人因自然灾害减少农业收入的一种补偿,农业税减免体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但不少村组在农业税减免使用上出现了与政策不和谐的形式,形成了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 农业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4年降低农业税率和在部分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