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专家看法     
夏斌:央行要当机立断尽快收缩货币;易宪容:外资炒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祸害;巴曙松:加息政策受侵蚀应出台更严厉紧缩措施;摩根士丹利:商品泡沫可能破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股改与上市:工行的股改方案推出;中行建行拟选定单一战略投资;新业务:工行设立基金公司申请率先获批;建行试点对小额账户降息、收费;光大银行推出国内首个双币理财产品;风险应对:四大国有行开展案件排查;外资动向:沪外资金融机构贷款快速发展,影响宏观调控效果;高盛有意年内入股国有银行;外资青睐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协助南方证券非法转移外汇。  相似文献   

3.
浅谈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是:有利于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可使收益递增;增强外资利用效果。应采取以下措施发提高我国人为资本的质量和数量:增加教育投资,改善教育结构;防止人才流失和人才浪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4.
美国外资并购规制及其借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对外资并购主要实行国民待遇原则,但在反托拉斯法上,为避免过度管辖,对外资并购申报规定了四种豁免;在国家安全法上,要求外资并购接受CFIUS的安全检查;在产业政策上,要求接受双重审查,我国对外资并购进行干预具有国际法依据,但应坚持国民待遇原则,做法监管和对等原则,合营企业应纳入并购规制范围,并对国家产业政策法,国家安全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投资风标     
《国际融资》2006,(8):74-75
外资入股中资银行比例上限放宽信号强烈;大摩拟组逾5亿美元亚洲私募基金;外资保险直接投资内地股市在即;花旗环球金融报告预测:中国即将限制外资炒房;保险资金将可试点不动产投资;达能增持光明乳业股权获批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外资并购对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影响日益深入,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体系显得尤为迫切。但2007年颁布的《反垄断法》仅仅对外资并购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鉴于此,应加快制定并出台反垄断法的实施细则,必要时应专门出台针对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具体而言,应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6,(5):4-5
吴仪:中国市场对全球各国而非仅对美国开放;日2005年对华直接投资创新高增19.8%达65亿美元;中国成为重要投资国;外商“十五”期间在沪投资545亿美元;外资争食中国煤市大蛋糕;外资零售企业规模扩张加快……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2006年12月泰国发生的新金融震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此次金融震荡给我国的启示是:人民币升值应符合实际,不宜过大过快;对短期外资要高度警惕,防止大量流入;加强股市管理和引导,确保股市交易秩序;中央银行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出台的管制措施应合理且具弹性;资本项目开放必须谨慎,不能急于求成;国家政局的稳定,是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财会学习》2006,(4):5-5
国资委:国有资产法正在起草之中;国家发改委收紧外资免税审批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沪、深309家外资持股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利用外资与公司价值之间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外资持股比例的分散化、外资金融机构持股对外资持股公司价值产生正向影响;(2)股权集中度与外资持股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3)财务杠杆对外资持股公司价值的负面影响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并不稳定;(4)高管薪酬水平与外资持股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5)董事会的监督作用对绩效的正面效应在外资持股公司中并不显著。此外,我们还发现外资持股公司有三个倾向,一是外资持股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普遍偏高,有“信息披露质量趋同倾向”;二是外资股东投资于规模越小的上市公司越有利于上市公司价值提升,越有利于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三是外资股东愿意为非制造业上市公司付出一定溢价,对非制造业上市公司有投资偏好。因此,就上市公司层面而言,仅仅依靠吸引外资不足以成就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的梦想。  相似文献   

11.
政策     
《投资与合作》2006,(9):10-13
美国SEC更改上市条例;六部委联合出台外资并购新规;IPO上市:浙江昱辉海外上市;投资事件:哦哟视频获正大集团注资;软银赛富再度注资浩天……  相似文献   

12.
政策     
《投资与合作》2005,(7):8-9
商务部:六大方向培育创投;外资并购钢企门槛提高;创投法规三易其稿;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年内出台;特种合金出口受限  相似文献   

13.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6,(12):70-71
国税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央行出反洗钱新规 单笔逾20万现金收支须报告;央行: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力促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我国正式颁布《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外汇管理局:将调整外资优惠政策;国资委:央企股票投资须设专门机构专业化操作;  相似文献   

14.
观点     
樊纲:三项措施解决经济内外失衡问题;夏斌:资产价格上涨将加大货币需求;丁剑平: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可取;雷曼兄弟:亚洲通胀可能不久就会开始爆发;APEC:全球经济面临“严重威胁”;亚行报告称东亚存在外资大量涌入之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专家看法     
刘明康:中国银行行业进入兼并时代可能面临不良贷款反弹的威胁;夏斌:银行改革不要过分迷信外资;李扬:06年贷币政策宽松利率面临单方面向下压力;吴晓灵:存款利率期限结构将简化农行今年启动股改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6.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6,(9):6-7
今年上半年60亿元外资收购北京商业地产;中国-新西兰自贸区第八轮谈判在北京举行;信息产业部:中国欢迎外资依法投资增值电信市场;利用外资“十一五”规划编制完成;商务部规划:未来五年加大对国内贸易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为规避外资机构的减持风险,中资股有必要在今后引入外资战略投资者时设置保障性条款:第一,在引进战略投资者时设计较高的门槛,以便对外资机构进行初筛和考察;第二,对外资机构过往的持股习惯进行分析研判,尽量选择价值性投资机构和战略性合作机构,另外要在学习同行先进经验的同时充分警惕同业竞争的风险;第三,在法律层面细化减持条件,除了比较常见的限售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资立法的最新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立法的角度看,中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并逐步加强对外资利用的监管和引导:一是严格遵守入世承诺,扩大外资准入的领域;二是通过对公司法及其配套规章的修订,减少对外商投资企业活动的干涉,增强其活力;三是颁布和完善外资并购的相关立法,为活跃和规范中国并购市场奠定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金融快报     
《安徽农村金融》2006,(10):70-71
央行:宏观调控的积极效果已逐步显现;央行:信贷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三大积极变化;唐双宁:中资银行面峰外资银行七大挑战;证监会:截至目前中国已批准设立QFI148家;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下月试公布;农行重组计划将启;外资行占中国银行业市场总份额将达30%。  相似文献   

20.
美国     
《新理财》2007,(4):10-10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美经济衰退可能性为1/3;美联储:美国部分地区经济放缓;美出狠招限制外资收购 专家称新举措有些过头;美国贫富悬殊日趋严重 赤贫人口数创30年新高;美政府拟对次级抵押贷款商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