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学习与交际大词典》是中国本土英语学习词典编纂者为中国英语学习者量身打造的一部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该部词典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实际困难,将语法意义与语境意义、语块与语境、语言与交际等相互结合,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语言信息,在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是探索自主编纂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的重要蓝本。本文以该部词典为例,从语法意义与语境意义、语块与语境、语言与交际等的有效结合,指出积极型英语学习词典编纂的中国模式应坚持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交际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英语交际中,如果我们不注意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势必造成交流的障碍.本文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两种交际语言的列举与对比,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些话是不能直截了当说出来的,否则会使人尴尬,让人生气,讨厌或令人害怕.如果直接表达出来会给人一种粗俗、轻浮、无礼的印象.因此为了避免难堪,或减轻对人的感情伤害,人们创造了委婉语.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存在的历史相当悠久.它不仅是一种社会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在交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领域,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委婉语.所以本文从委婉语产生的原因,特点,使用领域,构成类型等方面进行阐述,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4.
唐江婷 《时代经贸》2017,(24):71-73
英语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应用广泛,英语交际技能的差异会影响语言的经济价值。文章分析了语言经济学与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交际技能应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从语言经济学视角提升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交际技能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彭琳 《经济师》2013,(8):227-228
言语交际中,人们总是会用最少的言语输入获得最大的交际效果,这就是语言经济原则。英语言语交际中各种语音形式是表达交际意图的手段,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文章从语言经济原则的角度,诠释了英语言语中的语音形式对表达交际意图的作用,并阐明英语语音形式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中,应当给学生们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促使他们进行听、说练习,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交际能力,将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本介绍了笔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语言环境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调的教学一直是难点,首先,从英语语调训练出发,阐述语调英语语调意识培养具有重要性。其次,针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语调特点,结合手势研究,论述英语语调意识训练中手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结合一项关于英语语音、语调模式的实证研究,初步证明这种语调训练中手势的作用。交际中,除了自然语言外,还使用手势等身体语言和副语言。言语与其伴随手势一起构成了一种多模态话语。表达模态包括手势、面部表情、眼神等。各种模态的功能和表达的意义可能不一样。以"手势在英语语调节奏训练中的作用"为例,对言语及其伴随手势进行多模态研究。  相似文献   

8.
专科英语教学过程要求“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以读、译为主的书面交际难以满足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学习者的交际需求。听说能力作为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二语习得理论,分析听说在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探索提高专科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听、说在英语学习中是最关键的两个部分,类似电脑中的输入和输出。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而交际主要是通过听说实现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听说能力十分重要。现今大多数学生注重笔试而听力和口语能力相对较差无法达到交际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搞好英语听说课程的设计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写作能力是语言运用能力中的基本能力之一,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和培训,学习者口语交际、应试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但英语写作能力依然较差。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负责英文导报工作的经验,以学习者为中心探讨如何运用微课形式激发学习者的写作兴趣,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关语是英语幽默的主要载体,其特点是含蓄委婉,生动活泼,诙谐有趣,幽默、滑稽。了解和掌握“双关”这一修辞手法,既可以使人感悟英语语言的表达魅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加英语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者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认知作用十分重要。在英语认知过程中,知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认知、文化认知、认知策略、认知水平以及英语使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和手段,英语学习者在性别、年龄、智力、语言学能、认知方式、人格特征、学习策略、学习动机、语言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因而教师应增强学习者个体差异的意识,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和具体需要,不断调整改进教学策略,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的精读课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它在中国公共外语的教学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不抛弃传统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的同时,通过对比、举例的方法着重强调语篇分析教学法在讲解英语精读课文的重要挂,并且展示了英语精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针对精读文章进行更加透彻的分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交际能力等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陕西4所普通高校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观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62.6%的大学生认为,语音学习的目标是英语标准发音RP或GA;68%的学生认为判断语音可接受性的标准应是“不影响交际”;19.1%的学习者认为,在现实交际中,语音特别重要;超过40%多的学生者对自己的语音不满,对自己的语音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对自己的英语整体水平评价也不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6,(12)
语言中的"冗余信息与有效信息并存现象"被称为语言冗余性。据语言学家统计,目前世界上使用度较高的语言冗余度几乎都在50%以上,而英语冗余度更是高达70%,在我国英语写作人群中习冗余数据还要更高。在社交活动中,说话方通过信息表达以保证授话方有效理解其意图,而这些信息总是超越实际需要范畴,此现象就是冗余。在日常交际中有时为防止对方听不清楚而形成的言语冗余是有一定必要性的,但在写作过程中,一般都是由词、句、段落等要素呈现于纸张,过多的冗余如果使得阅读者产生枯燥厌烦,就属于无效冗余了。文章从写作冗余表现入手,进而提出相应策略,避免无效冗余,以此提升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珊 《经济研究导刊》2009,(22):223-224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在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与文化始终同步发展变化。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就是在跨越语言差异的社交活动中完成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更是一种文化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在充分认识到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后。依据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出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英语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拓宽语言研究的领域,把视野转向广阔的文化层面.将语言研究和跨文化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理论上必要,而且对于外语教学实践更有实际意义.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教学视角,提出了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期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广告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每天都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身边。人类实践活动的前提是交际,交际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而广告也是这种交际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试图从广告语言这种交际形式出发,分析广告英语中所出现的违背合作语用原则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实践证明,只要加强课内对话交际活动,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并持之以恒,就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