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存贷比例长期走低问题,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更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对该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银行机构“存贷比”变动趋势进行回顾和总结,对银行机构低“存贷比”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现状1.存贷款资金情况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2000年末,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2787亿元,贷款余额24355亿元,存差8432亿元,存贷比74.8%,比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低5.46个百分点。2006年未,县及县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953亿元,贷款余额38825亿元,存差高达30128亿元,存差比2000年增长了2.57倍,存贷比仅为56.3%,与同期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差距拉大到12.72个百分点。六年来,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存款年均增长15.99%,接近全国银行业机构17.74%的增长水平,但县及县以下银行机构贷款年均增长率为9.72%,大大低于全国银行业机构15.66%的增长水平。人均业务量城乡和东西部差异巨大,制约了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和西部发展。2006年末,全国银行业机构人均存款2300万元,而据调查测算,农村地区人均存款仅为650万元左右。其中东部农村地区人均存款92l万元,西部农村区域人均存款527万元,受效益驱动因素的影响,东部县均商业银行网点22.5个,而西部县均9.88个,另外西部不少县的贷款市场由农村合作金融机...  相似文献   

3.
在对河北银行业存贷比进行纵横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贷比较低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从纵向看,2008年以前河北存贷比逐年降低,2009年开始强劲回升;从横向看,河北存贷比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以前差距还在拉大;从结构看,地方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贷比高于大型银行;从可比性看,有关存贷比的4项不可比因素(剥离不良贷款、统借统还贷款、异地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确实存在,但不影响河北存贷比的纵横比较。河北银行业存贷比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信用环境不优,银行机构较少,激励约束不够,存款分流不多。提高河北存贷比的7项对策是:用发展引贷款,靠机构增贷款,以存款换贷款,出政策奖贷款,助清收扩贷款,造舆论促贷款,促创业分存款。  相似文献   

4.
济欠发达地区,银行存贷比例长期走低问题,制约了银行业的发展,更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湖南省邵阳市为例,对该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银行机构"存贷比"变动趋势进行回顾和总结,对银行机构低"存贷比"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理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多个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存贷款比例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存贷比例过低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广西玉林市自2000年以来,存贷差逐年扩大,存贷比长期在低位徘徊,2013年存贷比在广西全区排最后一名。本文通过桂东四市(玉林市、梧州市、贺州市、贵港市)经济金融主要指标对比,分析玉林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运行特征,揭示造成玉林市低存贷比的原因,提出提高存贷比的相关措施以及科学合理看待存贷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银行业机构存差现象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差是指当银行业机构存款大于贷款所形成的差额。近年来四川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差呈扩大趋势,存贷比不断下降。本文对存差现象进行分析,对存差概念作了几个方面的思考,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银行家》2014,(8)
正最近银监会发布通知调整了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但似乎并未给激烈讨论的存贷比问题划上句号。口径调整的靴子已然落地,但指标存废的问题又摆上了桌面。存贷比演进与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存在内在联系,基础货币投放方式的变化决定着银行业整体存贷比的走向。未来存贷比超过75%将是大趋势,继续实行存贷比监管指标的负面作用将进一步显现。因此,短期看存贷比指标简单易用,口径调整后仍可继续发挥调控银行信贷规模和管理银行流动性等作用,但从中长  相似文献   

8.
《银行家》2014,(8)
正近年来,在银行业比较突然地出现了对存贷比的强烈质疑,银监会6月30日对存贷比计算口径进行了微调,扩大了分母口径、缩小了分子口径。同时,也有许多支持存贷比管理的声音,认为存贷比对于金融稳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存贷比,存贷比到底何去何从?本文讨论了存贷比的运作机理,分析了存贷比受到质疑的原因,提出了存贷比改革的管理建议。总的看,存贷比与深刻复杂的中国金融体制紧密关联,其改革涉及到金融体制中的许多方面,应积极看待、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9.
丁宁  吴晓 《金融研究》2023,(2):96-114
2015年存贷比不得超过75%的监管规定取消后,中国商业银行存贷比持续攀升现象引发了存贷比监管改革如何影响银行风险的思考.本文选取2013-2018年124家中国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结合连续型DID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存贷比监管改革降低了银行风险承担,说明此项改革与"防范系统性风险"目标一致;第二,存款竞争和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转移以及资产收益的风险吸收是三个重要的传导渠道;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存贷比监管改革主要降低了资产规模不小于2000亿元的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第四,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当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能力较差时,存贷比监管改革对银行风险承担施加了负向影响,表明存贷比监管改革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本文为不断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改革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西藏是全国集中连片的最贫困地区之一,经济健康发展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需要银行信贷资金持续大力支持.近年来,西藏银行业存贷比越来越低,存差越来越大,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1.
存贷比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较低的存贷比说明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较弱。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研究河北省金融机构的存贷比现状。在横向上,河北省的存贷比较之其他沿海省份偏低;纵向与河北省自己比较,存贷比处在上升的趋势,但近三年变化并不明显。河北省存贷比较低主要是由于河北省经济发展状况的不理想,以及金融体制管理的不健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由省政府主导,各金融机构参与,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相似文献   

12.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努力实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于所在省份贷款增速,力争2020年各深度贫困县存贷比有较大提升。不论寒冬还是疫情,都阻挡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金融力量。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近期,银行业机构定点扶贫县摘帽的捷报,从深贫地区频频传来。2月15日,在四川泸州,国家开发银行定点扶贫县古蔺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 3月3日,在贵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定点帮护的锦屏县.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正>调整存贷比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考虑到银行业18.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存在,单纯的贷存比指标的调整,并不会让银行业因此就额外增加多少融资,但却能够鼓励融资走"贷款"的正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弱化影子银行的发展动力。——6月30日,针对银监会公布的调整存贷比考核口径的通知,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相似文献   

14.
观点摘编     
尚福林:加大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支持力度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也离不开金融血液的支持。下一步,银监会将要求银行业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信贷资金有序流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银监会将督促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主动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自觉性,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同  相似文献   

15.
现象: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匹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倾向明显。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2010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为40.6%,除市区金台、渭滨两区外,只有陈仓、凤翔、扶风3县的存贷比为51.8%、63.7%和46%,其余岐山、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7县的存贷比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岐山、陇县金融机构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围绕存贷比监管的存废问题,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讨论。本文在对160家银行机构进行专题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当前存贷比监管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存贷比指标在我国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监管实践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存贷比作为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缺陷以及对金融运行的不利影响也日益显现。短期内取消存贷比监管的条件还不成熟,可采取相应措施适当缓解存贷比监管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存在近20年的存贷比指标正式退出银行业监管体系的历史舞台。6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中国金融改革借此再下一城。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陕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银行机构存贷比逐年降低,存差逐年扩大,资金外流现象较为严重。占市场总量绝大部分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投放逐年减少,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贷款期限错配现象严重。这不利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增长,也加大了银行自身的营运风险。解决以上问题,银行机构要强化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强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要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存贷比上限监管18年存贷比,即商业银行存款中有多少可用于发放贷款。存贷比上限监管政策生于紧缩性的宏观调控之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存款不足长期困扰我国银行业,商业银行靠从央行借钱(再贷款)来发放贷款,处于贷差状态,央行对商业银行贷款往往是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2~3倍以上。1994年,我国发生高达24%的通货膨胀率,紧缩信贷是反通胀的主要手段。基于这样的背景,1995年颁行的《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守"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的经营格局可以从机构设置和经营特色等多个角度来考察.从机构配置的角度看,银行业经营格局的含义主要涉及银行业机构的数目和类型的"搭配",即全国范围内产权上相对独立的银行机构总共有多少以及不同类型或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分别有多少,并从这个角度来看待银行业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