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初步成长,我国政府治理模式也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有效型政府"。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诉求,成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向市场与社会领域逐步开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在诸多地方业已付诸实践,并探索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农村水资源治理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并对现行农村公共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公地悲剧”和“租金耗散”进行了分析。在对农村公共水资源市场治理和政府管制的不足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治理的一种新维度:以社区为基础的自主治理,并从社会资本的视角论证了价值信仰、社会声誉和社会纽带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水资源社区治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治理"范式与政府工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工具理论试图在治理理论框架下通过政府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创公共管理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治理”范式。“新治理”强调政府和社会组织势力通过面对面合作方式组成社会网络管理系统,强调社会管理的多元化和有效政府的功能角色定位。政府工具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奠基在市场经济模式上,强调发挥市场力量的同时,政府、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等社会主体通过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上构成有效社会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合作国家所内含的指导理念即是改变传统行政管制模式下政府与私人间的对抗关系,通过合作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管制困境,即以合作理念作为国家治理新的规范性理念。按照合作国家的要求,行政将更多地采用公私合作治理的方式进行。规范行政的行政法也就需要有所应对,为实现合作国家建构规范公私合作的法律制度。这主要包括保障合作关系建立的行政法制度,以及规制公私合作的行政法制度。这些制度拓展了行政法的疆域,属于合作行政法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行政法与公共行政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行政法以正义为首要价值追求,要求的是公正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而公共行政以效率为首要价值目标,要求的是适应性和灵活性。在传统的"命令-服从"行政管理模式下,行政法成为了行政的附庸,公共管理的目标往往掩盖了行政法的价值,行政法与公共行政的相互游离、相互背反的对立面被扩大了。治理现代化的兴起为二者关系的转变提供了社会动因。治理意味着政府将更多地通过与私方合作的方式完成公共任务,行政法必须从结构、方法、思维诸多方面进行回应,从而建立二者的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理解公共治理内涵需要从不同视角出发全面认识公共治理,包括政府视角、公民视角、市场视角,以及包含多种视角的综合视角。公共治理主体包含众多,近年来研究比较集中于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三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在研究公共治理时,应尤其注意这三方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公共治理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模式,是各国政府发展与完善的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树立服务意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与社会合作互动的公共治理机制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社会危机的可能性。由此也提出了对以增强行政组织机构快速反应能力为特点的公共治理能力的考验。我国发生公共危机尤其诱因,政府公共危机治理的功能存在缺陷。要应对危机中对于快速应变能力的要求。我国政府治理必须适应新形势。以实现政府公共治理再造。  相似文献   

9.
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边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和有效边界。在公共治理理论的视阈下,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三者间的互动、合作成为必然选择。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种机制运行中各存在比较优势与不足.公共治理的理论基础是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边互动。为了实现公共领域的良好治理,必须而且应当建立起三者良性互动的网络治理机制,在互动中开辟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协作性公共服务是一种对官僚科层制单中心供给和新公共管理分权竞争供给的反思与修正,它强调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民众等治理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以增进公共价值为导向而采取的联合行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协作性公共服务具有独特的理念、组织结构、运行体系和服务方式。这种以民生为核心、以协商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为我国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政府治理是通过认识和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政府治理理念,调整政府组织结构和权利运行机制,不断寻求最有效的管理现代市场经济和驾驭市场机制的政府行政模式。我国现阶段的巨额债务与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有关,政府的过度参与与民众监督的乏力造成了政府治理的不完善。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治理理论的西方起源,然后以此借鉴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并提出在改进我国政府治理的视角下改善债务规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地方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治理理论是二十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理理论,它主张在社会治理中新的政治治理结构应当是多中心的、自主的、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的现状,除了强化和优化政府供给以外,市场以及非政府组织等不同的供给途径,成为我国农业公共产品供给的补充渠道,使得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培育机制应该是一种基于政府、企业、社会协同互动模式的培育机制.其构建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深层症结,克服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失衡状态,体现了标本兼治的治理思路.它明确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循序渐进、通过示范逐渐发育成熟到全面规范的策略原则,可以使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非政府组织、传媒及消费者群体等多元主体经过多重博弈实现相对平衡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超越二元论:对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二元论认为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公共物品,而企业提供私人物品。但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的出现表明:政府并不是公共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在政府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成功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相应地,公共服务的供给应建成多中心的治理模式,形成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三者互动的有效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明确我国NGO在自身组织方面存在着组织合法性不明、功能定位不清等多方面的问题基础上,从政府管理、社会宏观环境、组织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NGO问题的成因,并针对NGO问题及其成因,明确提出了改进政府对NGO管理、优化NGO结构、增进NGO资源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策略,以从组织角度优化我国NGO的治理能力,形成NGO问题的有效治理机制,服务于NGO的发展,服务于社会公共治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环境公共治理模式下的“参与-回应”型行政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环境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问题时,传统的“强制-命令”型环境治理模式已经应对乏力。公共治理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管理潮流,引导我们走向新的环境公共治理模式。综合公共治理理念与我国国情,“参与-回应”型行政体制是现今一种可取的改革路径。它保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政府与市场和NG0的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公共管理治理模式终结与整体政府改革兴起,当代西方政府治理在模式创新中涌现出协作性公共管理、多中心治理、数字时代的治理、网络化治理、整体治理等多种政府治理理论。这些理论形成了一种以整体政府与跨部门协同为特征的理论化系谱,对我国政府改革与治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众参与是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世界性趋势,它是一把"双刃剑",行政决策应当善于合理利用。我国在社会公众参与方面既有立法规定也有实践积累,但存在诸多的制度上的欠缺和操作上的遗憾。当前应当着重从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决策、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治理、公共参与评价等四个方面构建与服务型政府相适应的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是政府公共产出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工具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良序社会的形成。一项公共政策的善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成此项政策的政策体制,当前中国二元结构下的政策体制在多元力量关系的张力之下已力不从心,构建多元参与的公共政策体制已成时代之需、治国之急。构建新型公共政策体制的首要任务是要建构起一套动态博弈而非静态统摄的公共话语表达机制,因此,政府要增加我国民间社会资本的存量,增强公民的自组织程度,允许更多的社会力量自由、平等的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来,规范和引导公民的合法参与行为,建立起自由、畅通的公共话语表达机制和政策平台,使公共声音能够顺利的进入体制内部。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关键,其意义在于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定位,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从近年来我国政府的改革实践看,采取有效的激励约束手段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