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江苏省2003—2009年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十年间,江苏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4.3%,其中制造业技术进步年均增长率2%,技术效率增进年均增长率为2.3%。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主要原因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而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增长缓慢。因此,加快行业技术进步,提高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进指数必将成为提升我省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的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实证测算了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指数,进一步将技术效率指教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并运用Tobit模型研究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我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对江苏省和我国部分省市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为了进一步研究江苏省内部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分析比较了2008—2012年间的江苏省内各市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研究发现:(1)2003—2012期间,样本地区整体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下降趋势,而江苏省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3.4%,其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来源于技术进步的提高;(2)2008—2012期间,江苏省各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负,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变动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效率变动则为正,分解技术效率发现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地区10个制造业行业2005-2012年的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测算,并从行业、地区两方面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析期内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且波动较大,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制造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差异显著,变化方向均与技术进步一致;两省一市中,上海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最快且波动幅度最大,江苏和浙江增长相对乏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DEA的BC2模型测算2008—2012年中国大陆沿海地区11个省市区域的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并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11个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研究表明除少数欠发达省份外,大部分省份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纯技术效率相对较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陆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对TFP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DEA-Malmquist方法测算了我国11个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成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动。研究表明,我国总体上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由技术进步为主转变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为主。行业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较大的差别,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农业和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结合8个省的相关统计数据,从投入产出角度对2009年~2015年苹果生产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苹果生产成本和每亩产值基本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投入产出率及成本收益率较高;全要素生产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但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技术效率较低。辽宁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高,完全依靠技术进步的提高而获得,陕西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主要受技术效率的影响;辽宁、甘肃和宁夏3个省区规模效率达到最优状态,其他省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在资本利益集团驱动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其次运用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测算了2005-2011年中国制造业中13个两位数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后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利益集团视角下的产业集聚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利益集团的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及技术进步率有显著影响。国有资本主要通过影响技术效率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国际资本则主要通过影响技术进步实现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升级。  相似文献   

9.
笔者利用链式指数法,对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解为纯技术进步和成本全要素增长率,实证测算结果表明,1984~2010年TFP平均增长率为3.96%;平均纯技术进步为3.83%,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平均成本全要素增长率为0.12%。从宏观整体上看,我国工业企业属于全要素成长型。大多数国有垄断型行业属于全要素效率型行业,而大多数竞争性行业、新兴行业属于成长型行业。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29个省市的粮食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和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1978~2010年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升,代表创新效应的技术变化指数和代表追赶效应的技术效率指数都实现正增长;技术变化指数上升与国家农业政策相关,代表管理效率的纯技术效率指数与每亩收益水平相关;生产规模较大和中等的省份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较小的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997~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方法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分解,同时测算了各个地区技术效率的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有正的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有下降趋势;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强度、政府资金支持、银行资金支持、技术转移、企业规模、市场竞争度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有效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前瞻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饭店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2004-2011年间我国旅游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有所恶化,其中规模效率的增长是我国旅游饭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技术进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作用;东部地区旅游饭店业技术较为先进,但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应则相对较低;中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值要小于东部地区,但是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均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平均全要素生产率落后于全国平均值,但其规模效率指数对旅游饭店业发展所起的贡献作用相对较大;全国旅游饭店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指数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效率变化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总体上起到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二次分解模型、全局空间自相关及Getis-Ord G*i指数测度了江苏省三大旅游区的旅游效率,并对其进行了时空演变探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江苏省三大旅游区的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长江江淮旅游区、长江太湖旅游区、运河徐海旅游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分别为0.988、1.024、0.976;江苏省区域旅游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且太湖旅游区的发展优于长江江淮旅游区和运河徐海旅游区的发展;三大旅游区的四个分解效率值影响因素不一,总体上规模技术进步变化与纯技术进步变化是影响三大旅游区年度旅游全要素变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三大旅游区应采用差异化的旅游发展政策,推进旅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28个行业面板数据,从总体和行业分组两个层面考察了进口和出口对制造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2002~2007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升,而非技术效率的增长。从制造业总体回归来看,进口对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出口则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增长;进出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都为正,其中进口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出口的影响显著。行业分组回归表明,进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程度不一样。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了2001-200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并对其子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对那些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1.9%,相对比较低,呈现出波动性特征.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共同引致的;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生产率也比较高,而高度垄断以及开放度低的行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生产率就比较低.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7%、0.4%.股权集中度、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年龄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显著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控股股东的性质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企业年龄与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企业规模对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07年中国30个行政区域物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现阶段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动态作用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测算与分解,分析了中国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源泉、区域差异原因与跨期生产率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态势,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速最快,各区域物流业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技术效率均呈上升趋势,技术效率成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物流业规划及各地区物流业生产率的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摘要:运用SBM-ML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探究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创新投入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小幅上涨,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拉动作用明显。常住人口规模对提升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人才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政府创新投入与城市技术进步指数呈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表明政府短期投资能促进城市科技创新,长期投资会对城市发展产生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实证测算2000-2009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起到了阻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提高产业生产率至关重要。采用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分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09年—2013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变动来源。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生产率不断上升,但呈现波动趋势。从地区层面来看,西部地区产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提升幅度最少。从行业层面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设备制造业的DEA-Malmquist指数小于平均值,表明该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提升速度较慢。不论哪个角度来看,造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增长的主因来自于技术进步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因此,需要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打破区域限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规模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SFA的方法计算了我国35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分解为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在此基础上将35个行业分为7类分别衡量了全要素生产率各组成部分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998~2008年我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为-0.7%,主要原因在于规模效率表现为负增长,而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表现为正增长;从总体上来说,技术进步在能源效率提高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对于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规模效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大,对于以技术竞争为主的行业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大;技术效率改进对于各行业能源效率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国有企业比重越高、企业规模越大、对外开放水平越高,行业的能源效率也就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