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结合新新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经验,研究了贸易信贷、企业外部资金使用成本及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对中国工业企业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基本结论如下:贸易信贷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并促进了出口,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稳定企业出口的作用机制在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中的确存在,但却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贸易信贷这一影响机制对国有企业并不明显。这一结论说明了深化我国金融市场改革、保障民营企业常规融资渠道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中国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现实,建立离散动态出口模型,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可以促进企业出口参与。进而运用2004~2008年中国七十余万家制造业企业数据,从内源融资、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3个维度衡量融资约束,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是企业参与出口的关键,商业信贷对企业出口参与贡献最大,银行信贷次之,内源融资贡献最小。细化样本后发现,克服出口固定成本仍然是出口的关键,但是,无内源融资企业较之有内源融资企业,内资企业较之外资企业,出口融资都更多依赖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国有企业出口融资更多依赖银行信贷,而民营企业更多依赖商业信贷。变化融资约束衡量方法后,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3.
基于融资的视角,本文从我国企业面临的所有制信贷歧视现状出发,运用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所有制信贷歧视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所有制信贷歧视加剧了民营企业出口对于外源融资约束的依赖程度,说明我国企业在获取金融资源时的政治主从次序问题,尤其是当前基于所有制的信贷配给模式,不利于我国民营企业外融资金的获得。另外,考虑行业的外源融资依赖特征后发现,基于所有制的信贷歧视显著地限制了融资依赖程度高的民营企业外源融资的获取,改变当前的所有制信贷歧视现状某种程度上可以带来民营企业出口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贸易成本融资约束制约了企业出口行为。文章构建离散动态选择模型,探讨信贷融资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方向,发现信贷融资通过缓解贸易成本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借助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和Heckman选择模型,文章从双重信贷(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和双重出口边际(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角度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双重信贷融资提高了企业双重出口边际,信贷融资促进出口的主要方向是扩大集约边际,且该促进作用因企业所有制和规模有所差异。因此,完善商业信贷市场以及改革银行信贷体系是推动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贸易成本融资约束制约了企业出口行为。文章构建离散动态选择模型,探讨信贷融资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及方向,发现信贷融资通过缓解贸易成本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行为。借助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和Heckman选择模型,文章从双重信贷(商业信贷和银行信贷)和双重出口边际(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角度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双重信贷融资提高了企业双重出口边际,信贷融资促进出口的主要方向是扩大集约边际,且该促进作用因企业所有制和规模有所差异。因此,完善商业信贷市场以及改革银行信贷体系是推动中国企业出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融资约束、产品质量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对其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并从产品质量的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理论模型推导得出企业生产率与其在低收入国家出口占比呈负相关关系,而融资约束的存在则强化了这种负相关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于企业最优产品质量选择的决策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产品质量偏好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机制恰恰可能解释了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差异。文章使用中国微观企业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低收入国家贸易占比成正向关系,此外融资约束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调节效应,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缓解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外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出口国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进口国的金融危机会在两个方面影响其进口行为:政治上,进口国会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上,进口国居民收入的下降导致对进口产品需求的下降,这两方面在对贸易出口形成冲击的同时都会对出口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正面效应,形成产业升级的"倒逼"效应。以此出发,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证明了进口国的最低质量标准和危机后更具垄断特征的出口市场结构确实会对出口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激励,但该结论的成立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和假设。模型结论还显示,技术创新同规模经济的生产技术类似,都可以提高出口国企业的利润,但技术创新更具持久性。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借助数字进口贸易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是中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防范风险的现实需要。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中国海关匹配数据,以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作为研究背景,实证考察了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出口韧性,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出口多样化效应以及出口结构优化效应是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影响企业出口韧性的中间渠道。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有形数字产品进口多样性对企业出口韧性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以及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的表现更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搭乘数字贸易“顺风车”,增强企业出口韧性,早日迈入贸易强国行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基于SVAR和IVAR模型测算获得贸易融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效果的经验证据,然后在本地货币定价模型中纳入贸易融资建立两国DSGE模型,研究出口货币融资、进口货币融资和主导货币融资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国际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结果表明:考虑贸易融资后,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产出、通胀的溢出效应显著放大,说明贸易融资对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跨国传递具有重要影响;在主导货币融资条件下,美国货币政策会通过利率和实际边际成本影响贸易品定价,导致一价定律偏离,从而降低国际贸易总量和资源的跨国配置效率;主导货币贸易融资还会加剧外围国家的通胀和经济波动,削弱外围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基于此,文章建议积极推动中国与贸易伙伴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实施本币优先的贸易融资战略,有效缓解美国货币政策冲击的负面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作为政府融资的重要形式,城投债发行不仅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深远,而且影响着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分析并检验我国2005—2017年地方政府融资与信贷资源配置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由于政府担保机制的存在,以城投债为代表的政府融资行为对民营企业产生了显著的信贷挤出效应,且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更严重,主要表现为显著抑制民营企业信贷融资,挤出了其资本投资;第二,由于研发创新的累积性特征,政府融资的挤出效应致使微观企业通过调整商业信用结构来应对外部融资约束,从而保持研发投资的稳定性;第三,政府融资的挤出效应会加剧地区资源的错配程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与融资贵困境进而优化资金配置效率以提升发展质量的根本途径,在于推进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转型和消除信贷市场歧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创造了出口贸易发展的奇迹,文章从地方金融自由化视角对中国企业出口扩张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以城市商业银行的设立为研究背景,文章采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方金融自由化不仅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概率,而且对企业出口规模扩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处理潜在的样本选择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金融自由化的出口扩张效应对于民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外部融资依赖度高的企业而言更加明显。此外,文章还将城商行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进行估计,结果也表明地方金融自由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张,并且这一促进效应随着城市商业银行设立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地方金融自由化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促进了企业出口规模扩张。文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地方金融发展与企业出口的内在联系,同时为客观评估地方性金融机构的设立以及企业的出口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此外,文章对地方金融性机构的政策调整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伟 《特区经济》2011,(3):224-22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性问题在于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贷配给,而出口贸易融资中的信贷配给既具有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共性,又具有较多使用信用证项下融资产品的特性。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由于消除了借贷双方对进口商及进口国信息占有上的不对称,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商业银行对中小出口企业的信贷配给,有助于继续发挥贸易金融对稳定外需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数据,经验分析了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对华反倾销对中国企业创新存在着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检验下均成立。进一步的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反倾销显著降低了出口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的创新,但对出口企业的负面影响更大;此外,反倾销对低生产率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高生产率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创新影响不明显。进一步探究存在以上异质性的原因发现,反倾销带来的融资约束包括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均是反倾销抑制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考察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均存在。文章的研究对于评估反倾销的效果及在全球贸易保护背景下考察如何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一个包含企业进入和退出的双重名义刚性NKMP-DSGE模型,考察了中国经济波动问题。研究发现,与已有研究相比,外生冲击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进入和退出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总需求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显著支持了我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期间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做法;进入成本冲击的贝叶斯脉冲响应函数表明,降低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效率,将有利于新企业的建立和经济增长。这一结论显著支持了央行定向降准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是中国出口贸易主力军,然而其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较低,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不高。文章从互联网视角探究其对民营企业出口升级即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的影响。首先,依托于理论模型揭示互联网影响民营企业出口升级的作用机理。其次,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合并数据、倾向得分匹配和离散选择模型,验证理论命题并量化估计互联网影响企业出口升级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互联网从总体上促进了中国民营企业的出口升级。对于出口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国家、所属劳动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纯粹一般贸易企业和处于低市场分割度地区民营企业,上述促进效果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是互联网促进民营企业出口升级的重要影响机制。此外,互联网有助于促进民营企业出口升级的持续。研究结论有助于为民营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出口升级提供依据,为国家引导民营企业转型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融资的新视角,本文运用192家民营企业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FDI对民营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出口更为依赖外源融资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仅对合资民营企业和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的出口起到融资缓解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当地融资则加剧了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民营企业出口的外源融资困境;对合...  相似文献   

17.
邵帅  辛晴 《南方经济》2015,33(12):10-25
文章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1-2007年的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得分匹配估计,实证分析了出口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出口能够显著缓解不同融资方式下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但是,出口的这种融资约束缓解效果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上表现出差异性,对东部地区大中型外资和民营企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尽管出口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但过高的出口贸易依存度易遭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冲击,要真正解决我国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还需要立足国内政策。  相似文献   

18.
何靖 《南方经济》2011,(9):57-72
融资约束的存在要求企业持有必要的现金以预防可能的流动性冲击。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从融资数量的硬约束——信贷配给视角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经济后果的考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流动性冲击下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研究表明:民营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原因出于在信贷配给约束下的预防性动机;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增持现金对民营上市公司具有正向的价值效应,且信贷配给水平越高的企业这种正向效应越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微观机制,并运用企业层面的统计数据验证了上述机制的存在性,接下来基于面板数据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效应进行计量估计。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其融资效应由合资企业、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和未处于产业集聚区的非合资企业依次递减;而在信贷市场上,FDI对不同类型民营企业却起到截然相反的融资效应,对于合资民营企业起到明显的融资缓解效应,却加剧了非合资企业原本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探讨了融资约束和生产率对出口竞争力的共同影响机制,从企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利用中国2004~2009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经验考察了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促进贡献还有赖于其融资水平,尤其需要克服融资的阈值效应,避免危机时期优秀企业被"逆淘汰";政策启示在于强调对高生产率企业建立政府"临危保护制度",并引导企业强化内部治理能力;最后需要强化物质要素之外的服务型要素竞争优势,从而继续维持我国贸易的"大国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