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实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主要因为,一是现实社会主义根本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二是按劳分配原则本身就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消费品只能实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因此,“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从性质上看,按要素分配就是按劳分配”等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郭正斌 《企业家天地》2007,3(12):230-231
本文在论述了按劳分配实现形式与按劳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在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必须把握按劳分配的本质精神和基本原则,为按劳分配实现形式的正确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按劳分配理论确立的前提和社会主义具体实践出发,分析马克思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限制,创新和发展。提出按劳分配必然演化为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同时兼顾劳动绩效和预期收效。  相似文献   

4.
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与按劳分配根本矛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劳动力价值决定工资不仅不能实现按劳分配,而且与按劳分配根本矛盾;只有认识到劳动具有价值并按个人劳动的价值分配才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略论分配公平的相对性许有伦综观现代社会的分配制度,大体包括按劳分配、按资分配和按需分配三项原则。三项原则同时并存,带有历史必然性。每项原则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又体现了公平的相对性。一、按劳分配。即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必要劳动进行分配。分配的主体是企业,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上都取得重大突破,本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分析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关系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和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对个人消费品采取按劳分配,以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按劳分配产生的经济条件及其作用 这里先引用马克思的两段原话,探究一下他对按劳分配是怎样设想的。这个问题最早是在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来的,他说:“让我们……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按劳分配制度作为一个以企业按劳分配为主体不断完善发展的制度体系,基于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建构发展,决定于马克思人和经济社会发展"否定的否定"规律。追溯其历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历史阶段、三次重大变革、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三种历史形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完善原则的第二次战略性调整,标志着公平高效型按劳分配制度体系建构历史新阶段的到来。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我国在个人消费品领域一直实行着“按劳分配”的原则,并把它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理论上讲,“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较之于资本主义剥削分配制度,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和时代的进步性,它应该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并非如此.“按劳分配”理论的初衷本是要体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使自己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收益挂钩,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不尽人意.“按劳分配”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这就使我们应对这一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做进一步的思考,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能否对这一理论赋予新的内容?这就是笔者的主要意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要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就应该提高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11.
从消除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分配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核心,按照效率、公平、共享原则,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方式。本文围绕在性质上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实现形式;在数量上通过总量、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说明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总量中的比例及其发展趋势不会危及社会主义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调整实质上是将稀少性资源配置在稀少性产品和稀少性行业上。价值和所有权的制度安排能够反映稀少性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发挥这种作用,还需要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即树立公司制的制度变革不是对公有制对产关系的否定,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否定,以及国有资产价格低于评估价值不一定是国有资产流失等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该通过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分析,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应与按生产要素-资金、资源、人力、技术-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形式。并且还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与资本主义的按要素分配的本质区别,进一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两个前提条件分配是个覆盖全社会的概念。按分配主体分,有国家对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居民的分配,它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来实现,其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其特点是强制性和无偿性;企业对职工的分配,它通过工资、奖金、津贴来实现,其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其特点是等价性、平等性;家庭内部分配,它通过安排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升学、就业、节余分享来实现,其原则是量入为出、略有节余,其特点是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收入差距幅度太大,必须合理调整分配格局,因为它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必须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从企业产权(而非要素产权)的视角,研究了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在按照企业产权分配原则上的内在联系和逻辑一致性.四种企业收入分配的参与者以自身的优势要素换取企业产权,凭借各自拥有的产权类型和所占份额的多少获取相应的转移价值,基于按要素分配原则测算具体数额;同时又凭借其拥有的企业产权投入生产性的"活劳动",从而创造了企业新的价值并参与分配,基于按劳分配原则测算具体数额.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岗位绩效薪酬设计要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引进360度绩效考核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强化薪酬的激励功能,以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质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所谓按劳分配,分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含义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中国,按劳分配是一种重要的分配方式但不是惟一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国家,按劳分配分配的是货币而不是实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不够"格",按劳分配也不够"格"。中国不可能实行马克思说的那种按劳分配,只能实行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的按劳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