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济肇始于19世纪40年代,成熟于60年代至70年代。直至20世纪,它才逐渐传播到中国来,纵观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就是它同中国社会经济愈益结合,理论上不断发展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一百年。 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是:20世纪开头20多年,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是它在中国传播的初始阶段。后它在中国的传播不断深入,与马克思主义同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成世界最重要的经济体,而本土的经济学家在掌握社会脉动,找出简单而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变量,解释经济现象背后的道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当中大师辈出的世纪,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 21世纪中国经济学家将人才辈出 我在20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那篇文章里我提出一个命题,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当中大师辈出的世纪,21世纪很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家的世纪,当时为什么我提出这么一个判断呢?  相似文献   

3.
巨变的时代     
卢铿 《商周刊》2011,(14):110-110
如果顽固地抱残守缺,墨守于先前的习惯性思考方式,我们将难以适应今天的改变。11年前,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在那世纪交替的前夕,人们曾经对这个新的世纪充满了期盼、希冀、向往、想象和憧憬,有过诸如"亚洲的世纪"、“中国的世纪”、“生物的世纪”“新纪元世纪”等等之说。每一种说法都昭示着中国乃至全球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20世纪的帷幕将徐徐落下,新世纪的曙光将照临人间,在新旧交替之际,中国人都有一个好的习惯、缅怀过去,展望未来.即将到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考虑着、盘算着、期望着.香港大学程超泽博士的力作《走出山坳的中国》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以科学的态度、精深的理论、严密的逻辑、现代的方法、简明的语言回答了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21世纪是中国世纪,中国将再度辉煌.这一时代强音,反映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喊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也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志源 《现代财经》2001,21(12):25-28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面临着与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竞争。为应付21世纪全球竞争的新挑战,中国企业必须在经营管理上进行全面和全方位的创新。本文在回顾20世纪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论述了新的环境条件下中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客观必然性,并从营销观念、营销产品、营销技术和营销组织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创新体系及其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从现在到2010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何变化,将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发展观:从传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lop年3月,我国正式提出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对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在该书中明确指出:制定和实施(中国对世纪议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中国政府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从国家整体的高度上协调和组织各部门、各地方、各社会阶层和全体人民的行动,才能顺利完成已确定的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同时,明确指…  相似文献   

7.
我国黄河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构建及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黄河流域产权共同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并已经形成规模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环渤海经济区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演变为三大流域经济带,并在21世纪初进入三大流域经济区发展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这个世纪的相对力量会走下坡,而中国的力量将上扬,这已成为既成事实.该刊强调,中国经济发展之快目前可谓首屈一指,其海外投资和收购天然资源的活动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中国更踏上国际政治舞台,积极参与外交事务,要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并不夸张.  相似文献   

9.
樊刚预警:21世纪是中国最后的机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经济世界》2000,(4):15-17
新一轮科技革命已经到来。21世纪不要说是中国的世纪了,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世纪就不错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现在中国人均收入800美元,而西方发达国家已达到4万美元。在50年后的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国家水平,达到小康,人均收入要达到2万美元。这2万美元的人均收入是现在所说的中等水平。你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说不定你达到2万美元,人家又达到4万美元、8万美元了。要在21世纪末赶上发达国家,和人家平起平坐,这需要一个世纪的持续增长……作为年轻的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0.
国际合作办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入21世纪,随着社会对人才总需求的增加,中国教育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会有一个大的飞跃,而国际合作办学,将成为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当我们站在21世纪门槛上,面对着21世纪激烈的经济竞争,而感到我国目前科技落后和新鲜血液不足的时候,我们中国将何以对待?—— 面对落后,中国人不仅敢于承认,而且更为可贵的是能够在落后中发奋,在发奋中崛起。因为中国较之于过去更为深深地懂得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中国自80年代起,就面向21世纪,着手实施着一系列跨世纪工程。  相似文献   

12.
朱民 《资本市场》2010,(7):124-124
<正>19世纪属于英国,20世纪属于美国,21世纪属于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充满活力的中国金融业备受世界关注。这是一部描绘中国金融改革与未来发展蓝图的巨著,是中外金融精英思想和智慧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中国与西欧的茶叶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茶叶在17世纪传入西欧,在18世纪前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其输入地及贩运者也以西欧国家为主。研究18世纪中国与欧州的海上茶叶贸易,对了解18世纪中外海上交通、白银内流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史有着重要意义。 一、中国茶叶输欧溯源 茶叶为欧洲人认识与享用始于16世纪来华的欧洲耶苏会士。第一批茶叶输入欧洲,系1607年由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从中国澳门运到爪哇,再于1610年运抵荷兰阿姆斯特丹。但作为一种商品输入欧洲,可能是在1637年以后。1637年1月2日,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写信给驻在巴达维亚城(现雅加达)的公司总督:“既然茶已开始为一些人所消费,我们希望公司所有的船都应从中国和日本载些茶来。”中国茶叶较大批量出口欧洲可能是1666年从福建输出。1667年1月25日,荷印总督在写给董事会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导刊》2007,(3):17-17
美国在这个世纪的相对力量会走下坡,而中国的力量将上扬,这是既成事实.中国经济发展之快,目前可说是首屈一指,中国更踏上国际政治舞台,积极参与外交事务,要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并不夸张.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和21世纪的中国薛拣民历史上的中国,被列强宰割;社会主义新中国,让人刮目相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引起全世界震惊。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21世纪将是谁的,21世纪有没有中国的位置?早在本世纪初,美国学者埃德曼·赖肖尔在《中国的问题》一书中曾经预言...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2004,(12):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竞争的时代、科技进步与文化创新的时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为了推动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创造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中国企业文化国际论坛呼吁中国企业共同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履行<企业全球协议>,共创21世纪中国特色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请我看一篇原载于美国太平洋论坛,著者关于“为什么下世纪不一定属于亚洲世纪”的文章,文章中大量篇幅是谈论中国的未来,拜读之后,颇有所思,所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我认为下世纪不一定不属于亚洲世纪。著者认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真的是亚洲世纪吗?那么特别是中国在此过程中,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他认为下一个世纪不一定会是亚洲世纪。他列举了以中国为例的以下几条理由:一、中国缺乏技术,在技术上美国在全世界不仅在军事技术上同时也在民用技术上领先于世界各国,在未来的几十年亚洲人会有他们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18.
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出版以后,西Z,-话语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就一直处于乌托邦式的想象和意识形态的批判之间。19世纪后半期开始,中国国力的衰微导致中国话语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衰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史学百年历程与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已经过去,在这个新世纪初,对基本上与20世纪同行的中国经济史学进行回顾和展望,即使不是绝对必要,也是十分应时的。  相似文献   

20.
范玮 《经济前沿》2000,(3):70-71
随着2000年钟声的敲响,人类社会又进入一个新的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已经逐步走向世界。在企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将企业引向成功之路,是关系到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经济发达的重大课题。以此为契机,一场新的变革正在中国企业界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