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产劳动是一个学术界争论百余年的历史范畴,对生产劳动范畴扩大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目前已有基本共识。真理随历史发展而发展,这不是孤立的学术争议,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作者对生产劳动理论做认真细致的梳理考察,提取斯密和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理论所作的相互纠缠的四重定义,引经据典,挖掘精华,扬弃教条,将生产劳动内涵和定义归结为:所有满足劳动力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劳动或服务都是生产劳动,所有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劳动或服务都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马克思对生产劳动这一经济范畴的阐释入手,提出对“服务业是否是生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命题进行讨论。通过对目前理论界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辨析,认为服务劳动并不都是生产劳动,但非生产劳动也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在新经济时代,应淡化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界限,以此来深化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确定“总体工人”和“总体劳动”的范围,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创造价值的劳动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革命的理论,是批判的理论。一方面是彻底批判庸俗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是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的理论,另一方面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需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视角,应有别于马克思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条件下,我们应不断深化和发展对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包括价值概念、价值的劳动凝结、价值量的规定性、价值量的变化的制约因素以及价值分配等。  相似文献   

6.
在有关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讨论中,大部分经济者是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在当前社会主义实践条件下如何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了有意义的探讨。但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违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则的,对这些观点应加以鉴别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杜健纯 《全国商情》2009,(24):132-132,136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理论的分析与认识,不仅是从抽象的理论规定性本身去认识,关键的是从一定的历史形式去考察。生产劳动这个理论范畴同样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不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对于指导认识现实社会中不论是资本主义生产还是社会主义生产都有着理论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经济学著作中所考察的劳动,主要是分工协作的共同劳动即“总体劳动”。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都是“总体劳动”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都是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资本家作为生产指挥者的劳动,其管理劳动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当代社会的劳动可分为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直接操作劳动。科学技术劳动和经营管理劳动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价值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产要素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理论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生产要素的所有权是价值分配的决定因素。认可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能否定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从执政为民,从“三个代表”的高度继承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阶级性、科学性,并创造性运用这一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劳动扩展到所有产业的劳动、全球范围的劳动、有效的劳动,社会主义社会合法、诚实的劳动。衡量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标准是发展生产力,人民群众的劳动、社会主义各阶层的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认识阶级的先进性、政党的先进性、个人的先进性。社会主义社会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分配的对象不是消费资料而是价值,决定价值分配量的差别既有劳动差别,又有生产要素差距,人们智力、技能的差别决定企业内按劳分配的差别无上限。  相似文献   

10.
现代劳动与马克思创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方面,劳动形态发生新变化,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内容、结构和比例也发生很大变化,适应劳动的新发展,适时作出劳动政策上的调整,使各种形态的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稀缺要素得到有效激励和保护,使其充分发挥财富源泉的作用,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深入到其内部,触及问题的本质。劳动价值论是建立在劳动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对劳动同质性假设已有相关认识,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劳动同质性,使劳动价值论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以人类一般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范畴是纯粹的社会范畴,是特定历史阶段物化劳动交换的产物。以目的性设定的劳动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方向上的作用造成了自然限制退缩和社会性的日益增强。价值规律是个人目的性选择行为的集合,使个人选择保持一种客观性和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又是建立在个体目的性选择行为基础上的。这种内在张力造成了在必然王国彼岸的自由王国的出现。价值规律万岁论和效用价值论都否定了价值范畴的历史性,从而褫夺了价值范畴在经济发展阶段论中的基础地位。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理论是当前理论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卫兴华教授就劳动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分配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财富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等,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教师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社会性价值;二是开启心智.塑造人格的对象性价值;三是完善自身、实现自我的主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与知识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知识价值论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当时已经有了最初的知识价值的思想萌芽。知识经济条件下价值的唯一源泉仍然是劳动,是知识劳动。从本质上看,知识价值论不过是一种名词上的创新而已,只不过是劳动方式由以前的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创造科技知识的脑力劳动为主上来。  相似文献   

16.
价值是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能否对其进行科学把握,决定着整个价值哲学体系的性质与方向。在认清价值与事实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要认真辨析关于哲学价值界定的不同类型,认清主观价值论与客观价值论的局限性,坚持彻底的关系思维,理解价值的主体尺度,把握价值的实践向度,完成对价值范畴的哲学审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劳动价值论的几个相关问题提出如下看法1.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层次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变动关系.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转化来的,这是由科学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剩余价值.3.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比例增长,不仅表明物质财富的量的增长,还是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社会价值总量不断增长引起的社会商品价格总量不断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报酬中包括按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益,但这不等于承认要素价值论。应在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将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促进我国分配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投入资本、科技成果、企业管理与服务性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回答这几个问题的基本理论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单是抽象的还须是流动形态的。资本与科技成果作为价值,虽是抽象劳动,却是凝结形态的劳动。其投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