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  相似文献   

2.
我叫刘雪竹,一个78年出生的宁夏女孩.记得在上海读大学时,常去陆家咀玩,这里有许多很时尚的建筑,集中了大批外企.尤其高档写字楼里那些打扮精致的小姐,昂着头,穿着高跟鞋,白领感十足地从我面前经过时,看得我眼睛都直了.更重要的是,她们神情间流露出的骄傲与自信,带给自己很大触动,当时我真想立刻成为她们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3.
如今,有些家长在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不要引进西方的方法,二是孩子要不要送到西方去接受教育,比如到美国或英国去接受学校教育.这些问题都与中美教育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美国期间,先后访问了近二十间大学,并和他们的工商研究院院长、系主任和教授们进行座谈,对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有个初步印象。现把我们的观点汇报为下,供我国财经院校的教学改革参考。 (一) 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大抵开始于1910年,第一批成立的包括有哈佛、史丹福、耶鲁、哥仑比亚、康耐尔等所谓常青藤大学,亦包括有至今仍享有盛名的如达特茅斯和华顿等著名学院。由于这些教育适应了工商业发展的需求,很快就出现了另外三种学院,一是如柏克莱加州大学、依利诺大学、俄亥俄大学等环绕着当时工业中心而建成的大学。它们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时去了美国。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位比他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耐心地等待。我提出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相似文献   

6.
夏建统1976年出生于浙江衢州,5岁上小学,14岁上大学,20岁赴美留学.2001年应杭州市政府邀请回国创业,注册成立美国XWHO(艾斯弧)设计公司中国机构及TEAMAX(天夏)科技集团.同时出版了多本专业著作、散文集和杂文集等,包括散文集<做一回哈佛情人>、<我行我诉>,杂文集<手心手背>、<给后现代把脉>等,在网上流传甚广.现任天夏集团董事长.酷爱足球与飚车.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守望     
都说妇女是“半边天”,但最近一些年,中国乡村的“半边天”却有些黯淡。为了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她们的丈夫背井离乡,奔赴熙熙攘攘的都市,于是,家庭的负担便全部落在了女人柔弱的双肩上,这些妇女成为乡村的“留守女人”。在孤独的守望中,许多人走过一年又一年。从此她们的双手不再停歇。奉养公婆,抚育儿女,田间灶头闪动着她们忙碌的身影。她们的双手不再柔滑,一双双长满硬茧的手多么希望亲人的抚摩;在孤独的守望中,她们的双眼逐渐失去了光泽。艰苦的劳作和生活的重负以及对丈夫的牵挂,让那一双双原本润泽的眼眸充满了忧虑、失落和渴盼;在孤独的守望中,她们的心灵一天天地焦渴、干涸。她们多么需要倾诉,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用心地去倾听她们的委屈、担忧、苦闷和恐惧?在孤独的守望中,原本应该晴朗的“半边天”阴霾密布,失去了亮丽的色彩。让我们用心去倾听她们心灵的倾诉;让她们枯涩的双手恢复润泽;让她们黯淡的双眼恢复光泽;让她们疲惫的身躯有个坚强的依靠。让乡村的“半边天”晴朗亮丽起来。  相似文献   

8.
我有三点体会.第一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不能计划的.科技轮换非常快,这是没法预测的.我们哪怕在一两个行业赶超上美国,也可能他在另外十个行业超过我们,完全是新的行业,根本不是我们能预测的.过去30年,全世界几乎所有高科技产业在美国兴起,仔细想想和美国政府一点关系也没有.关键是它有一套风险投资机制,这套机制去发现,去推动.  相似文献   

9.
在讲日本教育现状之前,首先介绍一下日本的各级学校学制体系。 日本的学校教育,基本上划分为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小学、中学)、高等学校教育(高中)、大学教育四个阶段。幼儿教育指幼稚园(自3岁起2—3年),义务教育指小学(自6岁起6年),中学(自12岁起3年),高等学校(15岁起3年),大学教育为4年制(医学等为6年)。其中,高等学校(高中)一部分以职业教育为重点,分有工、商、农、水产等各科。大学教育中有2年制的短期大学,另外,有供研究人员攻读学位的大学院。  相似文献   

10.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并肩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历来保持着非常紧密的校际关系。一所大学的学生可以到另一所大学去听课,还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当然,也有许多学生只是利用这种良好的校际关系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讲座,并不为了拿正式的学分。正是这种双学院的传统和做法造就了我与浦山(在美国称浦寿山)终生的友谊。 当时学校有许多课后讨论小组。我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属下的一个小组,其中有个朋友建议我们把浦山包括在定期的非正式讨论中。我经常去听哈佛著名教授的课,而浦山也对其中  相似文献   

11.
刘美 《环球财经》2014,(7):103-103
1985年,当时年仅25岁的美国女漫画家艾莉森·贝克德尔(Alison Bechdel)通过画作阐述了一种电影评价标准,她笔下的女性角色只愿意观看这样一类电影:第一,必须有两个或以上有名字的女性角色:第二,这些女性角色有彼此对话;第三,她们谈话的内容不能全部跟男性有关。这个标准被称为“贝克德尔测验”。  相似文献   

12.
《产权导刊》2004,(4):71-72
(上接第74期第59页)   市场机能与企业管理   我打算用卡塞尔奖学金前往美国,研究产业的垂直与水平整合.普兰特曾在他的课程里讨论产业界种种不同的组织,但是我们却缺乏一套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存在.我决定去发掘潜藏其中的理论.在我的脑海中,还有两个问题和这项主要研究计划相关.……  相似文献   

13.
《产权导刊》2004,(3):71-72
(上接第74期第59页) 市场机能与企业管理 我打算用卡塞尔奖学金前往美国,研究产业的垂直与水平整合.普兰特曾在他的课程里讨论产业界种种不同的组织,但是我们却缺乏一套理论来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存在.我决定去发掘潜藏其中的理论.在我的脑海中,还有两个问题和这项主要研究计划相关.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上岛欧蕾咖啡总经理)严格意义来讲,江明杰不是一个地道的台商,因为他13岁就独自一人去了加拿大读书,后来又"转战"美国,从大学到工作再到MBA,20年来,受教育的黄金时代他都在欧美的土地上,西方的生活、工作给了他更多西式的理念,一颗西式的种子,到中国大陆这块好多事情都靠人情靠关系的土地上,能否顺利地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位商界朋友讲的故事:因为工作缘故,我每年都要去美国几次。我曾遇到一对夫妇,在大儿子12岁生日之时,送给他一台割草机作礼物,儿子用它为邻居修剪草坪赚了400美元,并用这笔钱买了耐克公司的股票,不到10天就赚了80美元。9岁的弟弟受哥哥的影响,把自己送报赚的钱积攒下来也买了股票。这件事对我启发很大,中国的家长总是教孩子学习,很少在他们面前提钱,更不用说教他们赚钱了,这就是中美文化与教育的差异吧。我不否认中国的基础教育好,但美国的教育更有针对性、实用性。于是,我决定中西合璧,对女儿进行财商教育。国庆长假,我带女儿去看画展…  相似文献   

16.
让孩子受到最好的出国留学教育,为他们的人生起飞插上翅膀,是很多中国家长梦寐以求的愿望。美国,是世界教育的中心,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全球最著名的100所大学,绝大部分都在美国。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就突破40万大关,去美国留学更高达15万之多。美国教育如此"诱惑",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7.
微吧     
填志愿之前,思考下人生吧一个中国留美学生对大学教育的感悟又到了一年填报志愿的时节,我已在美国度过了自己的本科四年,而我为了选择合适的专业也花了大量的时间思考,为让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够直面挑战和压力,在此分享下我对大学教育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又到一年开学季,全国各高校即将迎来新一届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人生最重要的大学四年时光?如果我还能回到从前,我会这么去做.第一,找到一种独立的快速学习的方法。上大学之前,我们花了12年时间学习数学和语文。进入大学后,我们要半年学会一门课程。进入职场后,我们必须要两个星期学会一门技术。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快速学习的能力应该成为我们生存的本能。  相似文献   

19.
付秀宏 《产权导刊》2021,(11):74-75
1983年,我一个人从老家坐火车去保定上大学.上车后,我发现对面坐着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皮肤黑红,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对方主动开口告诉我,他在宁夏中宁工作,回河北高碑店探亲.当得知我考取气象学院后,对我很羡慕,言表之间非常兴奋.他在即将下火车时,从行李架上取下一个人造帆布包,拉开拉链儿,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封得严严实实的报纸包,然后再谨慎地打开,里面包着他从中宁那边带回来的红枸杞.  相似文献   

20.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更多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泉 《开放导报》2009,(2):58-65
本文检验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三个政策建议:下基层、去中西部和自主创业.这些政策设想的目的地,自身就业压力沉重,缺少适合大学新毕业生的岗位,反而是大学新毕业生的流出地.对大学新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更是一个神话.解决大学新毕业生的希望应寄托在民营经济部门的快速发展上,这需要在经济改革上迈出重大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