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综合实践就进入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说,我的工作经历就是一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经历,我的教学成长,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长.作为首批课改实验学校教师,我亲身经历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成长兴衰与发展,而我自己,通过亲身参与,不但写了大量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论文,承担过几次大型的综合实践观摩示范课,而且还参加了学校市级课题基于"激励教育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应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在研究中,我不但是课题的主要参研者,更是课题的管理者与组织者和规划者,课题的每一次活动,我都亲自参加并负责相关的协调组织,不但如此,基于学校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我还积极申报了"走进有机蔬菜"的精品课程.我做这一切的目的是我深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有着深远的意义,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我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走进有机蔬菜"精品课程项目为例来谈谈综合实践活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概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其次,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强调活动过程和学生的体现、强调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第三,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学方式转变的对策:改变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树立多元的活动方式观,促进信息技术与学课课程...  相似文献   

3.
邵振武 《魅力中国》2010,(31):318-318
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思想起源于九十年代,综合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是回归人性化知识的当代知识观和主张从静态性、封闭性转向动态性、开放性的当代课程观。根据新发展阶段论和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组织,也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贯穿于基础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性综合课题学习为主。那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教育目标、学校特色、区域位置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可以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正>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载体,以专题为形式,以探究和体验为主要方法的综合性学习课程。其总体目标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实践,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和空间,使其将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最终促使其综合能力的形成。活动课程的具体操作形式主要是:每一学期选择有意义的课题,比如环境、人口、网络、食品安全、社区生活、能源、交通、扶贫、赈灾、新技术等,拟定活动计划,然后让每一个人按课题参加活动,可以是几个人一组,也可以是一个人为独立一组,围绕课题搜集书面资料,通过思考,提出方案,并实际解决问题,作出结论。从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角度而言,它主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与课程实施密不可分,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特殊的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要求,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健康人格的要求,又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文章揭示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内涵;明确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与要求;探寻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红梅 《发展》2009,(11):82-8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历史课教学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教学。如: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等。  相似文献   

8.
林蓉珍 《开放潮》2008,(4):92-92
一、错位了确定主题的主体 学生往往缺乏提出活动主题或问题的经验,对刚进入三年级新课改实验的学校,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准备阶段,往往由教师提出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这也许是变通之策。然而有些学校、教师常常把变通之策误作通用、便捷之策,这就失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教育实践课程应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真实情境,但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实习)却忽略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性和反思性成份。师范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整合原有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其内容涉及师范生学习的各个领域,其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研究性学习、教育见实习、社会实践是最主要的四大领域。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已成为必然趋势,各中等职业学校越来越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在指导思想上有别于学习内容分割的模块化而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在课程结构上摒弃了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11.
张智成 《魅力中国》2013,(16):152-152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曲华 《发展》2007,(9):122-122
按照教育部基础课程改革的设想,新课程计划中增加了一项必修课一研究性学习,然而这门既无大纲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学校有了自主权的同时,却令教师犯了难。由于没有大纲和教材,多年来习惯于依纲靠本教书的教师普遍感到无从下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以为,先从兴趣着手,学习进程易于推进。  相似文献   

13.
《物业管理实务》作为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个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职业资格进行研究后,重构了教学内容,设计出了本课程的12大教学情境,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实施教学,立体化课程考核体系检验教学效果,依托"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真正融合在一起,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芦世平 《发展》2014,(7):125-125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同时结合学校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环境资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心组织,强化管理,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下的新生事物,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注重小学生在实际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小学生现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以及社会认知为核心,旨在培养发展小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它是一门打破原有课程类型单一性,涵盖活动课与社会实践的综合类课程。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传统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是一门注重区域性、地域性的学科。由于它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新课改对学生综合  相似文献   

16.
党晓梅 《魅力中国》2014,(23):129-129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学生掌握科学道理,增强社会责任感,规范学生行为,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路径,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活动为纽带,强化德育渗透;以课堂为阵地,实施有效教学;以网络为媒介,拓展信息资源库建设,拓展思政教育的路径。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李小燕 《魅力中国》2014,(9):234-234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需求的一种体现。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合作学习的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对小学体育健康课程中合作学习与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利明 《魅力中国》2014,(26):161-161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本文从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角度出发,先分析了实施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中职语文模块课程学习评价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当前高校教育形式和实验课程学习特点的分析,提出将移动设备引入到高校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移动学习方式的引入,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形式和改革需求。文中重点论述了移动学习与实验课程整合过程中的学习资源平台建设原则和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对话框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该方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延展学...  相似文献   

20.
叶茂 《魅力中国》2010,(31):429-430
数学本身具有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智力价值,确立了它在学校课程中总是占据重要地位。数学学习已成为中小学学生人人面对的一项重要活动。因此,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课程的内涵及彼此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