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袁天荣 《财会通讯》2008,(11):13-14
企业并购会引起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控制权的转移是企业的重大事件,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并购中的利益相关者在外延上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相同。但对企业并购而言,从研究并购行为的角度,少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仅只是与并购相关,而且还能够结合自身的利益,采取相应的行动,影响并购。为此,本文将那些能够对并购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并且其利益直接受到并购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群体,作为并购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并购利益主体主要包括股东、管理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价值链为理论基础,并以价值链为主线对企业的并购目标和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的并购一定要符合三个条件.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顾客价值;加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文章还分析了我国企业现阶段并购行为的不足和应该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价值链为理论基础,并以价值链为主线对企业的并购目标和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企业的并购一定要符合三个条件,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顾客价值;加强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文章还分析了我国企业现阶段并购行为的不足和应该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但是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时还可能出现冲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治理的原理实际上是企业安排的一项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5.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但是由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有时还可能出现冲突。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公司治理的实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司治理的原理实际上是企业安排的一项协调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制度构架。  相似文献   

6.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KIBS)创新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参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提升自身创新绩效的关键,引起了创新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文章综合Clarkson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和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将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界定为管理者、员工、顾客、合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参与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从利益相关者信任和知识整合两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并提出作用机制模型。分析表明,利益相关者信任和知识整合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创新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并购(M&A),就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简称,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购买企业.在有关企业并购的伦理争论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并购活动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并购中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并购不仅涉及股东的利益,还涉及公司员工、客户及当地社会的利益.因此,目标公司在面临并购时,就有一个如何评价并购对各方面影响的问题,并进而引发是否要抵制收购的问题.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并购活动中的权益.关于这个问题,存在两种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海外并购,同时,也遭遇了诸多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博弈的思想构建了企业并购决策的系统博弈框架模型,试图解释当存在多个利益相关者时,并购决策如何产生。根据此框架,文中分析了主并企业内部股东和管理层,主并企业与政府、竞争对手和目标企业相互影响时,并购产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的价值运动是指并购过程中企业存量价值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转移和增量价值的产生及分配过程.其中增量价值就是并购所创造的新价值.价值运动分析是研究并购价值来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并购评价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哈佛商学院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为依托,论述了企业并购评价中所涉及的财务分析,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一个框架。同时,本文还指明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为信息使用者进一步正确认识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已更多体现为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整体有机组合。只有实现了各相关者利益需求的均衡,企业也才能更加繁荣的发展。所以,构建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绩效评价系统,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总体目标,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及其缺陷,进一步提出了提升企业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益相关者思想和价值链理论由来已久并颇具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4条原则及价值链的6种演变方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概念。文中认为,在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管理中,要识别利益相关者的当前行为、合作潜力和潜在威胁,分析企业的4种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价值链的管理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背景基础的构建,即信誉、价值创造决定价值捕获、共享;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集合体,企业只是实现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企业并购的本质是主并企业为了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而实施的产权交易与整合行为。当以"利益相关者"为考察视角,并购动因可分为产权价值创造型动因与产权价值转移型动因;当以"主并企业"作为考察视角,并购动因可分为产权价值创造型动因与产权价值毁损型动因。成功的企业并购不仅要转移企业的存量产权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增量产权价值;并购能否创造产权价值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评价中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 《财会月刊》2006,(7):41-42
本文以哈佛商学院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为依托,论述了企业并购评价中所涉及的财务分析,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客观地评价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一个框架。同时,本文还指明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为信息使用者进一步正确认识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6.
控股股东的并购融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购公司控股股东往往在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并购融资方式。本文主要从公司控制权、并购动机、财务杠杆收益、抵御被并购等方面分析控股股东在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中的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7.
虽然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但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借鉴生物共生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利益相关者满意和多元资本共生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理论解释框架。文章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资本共生系统;企业社会责任是对利益相关者投入资本的一种回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边界随着企业多元资本共生关系的演变而演变;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前提是利益相关者满意并以此引发的资本持续投入的行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满意能够促进利益相关者多元资本的共生,进而产生共生的过程能量和结果能量。  相似文献   

18.
控股股东的并购融资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购公司控股股东往往在权衡各种影响因素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并购融资方式.本文主要从公司控制权、并购动机、财务杠杆收益、抵御被并购等方面分析控股股东在并购融资方式选择中的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9.
企业财务目标是公司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公司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企业财务目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历史上看,企业目标经历了由股东利益至上到利益相关者利益至上的过程,与之相对应的企业财务目标也由股东利益最大化发展到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企业拥有众多的利益主体,  相似文献   

20.
杨欣丽 《活力》2012,(2):111-111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减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调和各利益相关者矛盾。本文对经济附加值(EVA)与平衡计分卡两种前沿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比较研究,分别介绍两种绩效评价理论,并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在融资信贷、政策制定、企业并购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