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京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应从一个全新视角着力构建以京津为核心、以河北为自然延伸、以晋陕蒙为广阔腹地的"首都区",并提出"首都区"经济、社会、生态统筹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年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会计是一门应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不仅要进行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传授,更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领会和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涵,实践"做中学"、 "学中教"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我校边实践边改革,在实训模式和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思考、创新和实践,本文主要从传统实训模式的不足,创新分层递进式实训模式的具体做法以及效果和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从功能观角度看,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以动员储蓄为核心,日本则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其形成有着各自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以罗斯福新政"居者有其屋"为标志,美国历届政府都坚持将住房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政府通过"特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加强地方政治和行政领导力为核心进行地方政府改革,以解决"民主赤字"和"表现赤字"问题.本文通过对英国、瑞典、德国和法国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欧洲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改革战略.  相似文献   

6.
“三化”统筹、“三化”协调、“三化”同步的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先后提出城乡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等方针政策,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三化"统筹、"三化"协调、"三化"同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分别由吉林省、河南省和中央提出和实施。"三化"统筹和"三化"协调是中央统筹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具体实践。三者虽然提法不同,但是内涵相同,均强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互相融合、互相带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源地,也在全球率先掀开了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革命的大幕。美国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且多为传统手段与现代政策工具相组合。以市场为主导是美国政府扶持政策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尊重"市场、"链接"市场、"创造"市场、"模拟"市场。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视角》2011,(9):8-10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对外贸易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为主线"、调结构"为重点"、促协调"为抓手,在困难的条件下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事建筑设计多年,本文分析了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常见问题,以更新住宅设计观念,提高住宅设计水平,设计出更适合消费者的住宅.好的住宅建筑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内部失衡在空间上表现为东、中、西"三大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缺乏足以与东部三大城市群相抗衡的集聚中心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失衡。从"城市群经济"内涵辨析出发,阐释了城市群、多城市群体系形成机理,并以"区域协调发展"概念三个基本维度为依据,探寻了多城市群分工合作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产业转移为桥梁、城市群化为载体、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区域协调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改革开放尤其21世纪以来,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走出了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文章梳理了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形成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分析阐述了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总结了河南省实施"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2.
吕力 《经济研究导刊》2014,(25):278-279
以周易哲学为基础的中国文化不仅是对不确定性的大幅度容忍,在特定的情况下,还会主动追求某种不确定性。基于过程的本体不确定性在方法论上体现为"情境决定论"与"变通"。基于情境决定论的观点,人类应该如何行事,只有处于当下的情境中才能完全决定,由此任何制度、规则、决策都应该为不确定性保留一定的空间,以便我们能够即时对它们进行处理以符合当下的情境,这种"即时的处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变通",其中的"通"指的是"通变之谓事","化而裁之"、"推而行之"的涵义,即推行下去、延续下去而不阻塞的意思。"变通"包括"通融"和"变革"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
苏高田 《经济问题》2003,(11):77-79
忻州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忻州不仅具有名山、温泉、草甸、冰洞等自然景观,而且有很多价值可观、特色突出的关隘寺庙、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绚丽多姿、古今兼备、文化底蕴浓厚的资源优势。以五台山为龙头,包括芦芽山、雁门关在内的"两山一关"和作为文化旅游城市重要集散地的四大温泉度假村,构成了以名山、雄关、奇泉为主的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4.
"缅甸问题"是自1988年缅甸国防军发动军事政变,接管国家政权,并由同一军人集团长期执政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的总称,可细化为缅甸的民主化问题、民族和解问题、发展问题、人权问题、毒品问题、核问题、华人问题等等。这些具体的问题,有的由来已久,有的是军政府统治下的产物,还有的是其他因素所致。它们相互交织,形成了缅甸问题"错综复杂、棘手难解"的局面,处理起来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本质上"缅甸问题"是缅甸的内政问题,其外溢性被严重夸大。"缅甸问题"也是西方世界炮制的一个概念,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1988—2010年期间攻击中国的一大利器。  相似文献   

15.
论文采用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保险规模、信贷规模和股票市场规模代表金融结构,利用门槛效应模型实证考察金融结构、效率和规模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保险规模、信贷规模、股票市场规模、金融效率、金融规模为门槛变量时,保险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倒"U"型关系;信贷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股票市场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由正转负;金融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16.
推进闽东、闽北旅游人力资源协作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人才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以闽东、闽北五市无障碍旅游区为研究范围,通过分析五市无障碍旅游区旅游人力资源协作开发的政策基础、经济基础、组织和平台基础、交通基础以及经验基础,构建了以"需求、理论、保障和带动"四种力量为驱动的"五市无障碍旅游区旅游人力资源协作开发系统",并就如何实施五市旅游人力资源协作开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回顾装备工业领先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过程,指出企业积累自主研发经验不仅是通向"颠覆性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学习、吸收外部技术和知识的最佳方式。主要观点认为装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自主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所谓"核心技术"是一种记录研发过程中"试错"数据的经验性知识管理体系,它以获得并保持市场份额为目的、以既有产品开发平台为依托、以试验试制活动为积累手段,并以汲取内外部资源作为产品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江南论坛》2014,(9):I0010-I0011
正平湖位于东海之滨,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杭嘉湖平原腹地,北接上海市,南濒杭州湾。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鱼米之乡、瓜灯之城、文化之邦"的美称。近年来,平湖市以"争创全省文化礼堂建设先进县"为目标,围绕"文化地标、精神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需要和所处的以劳动力"贫困积累"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特点,马克思将"劳动循环"论证直接置于"资本循环"之中,没有对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这一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命题进行深入探索,也没有对劳动参与剩余价值分配进行研究。本文在对马克思有关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结合中国的实践、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以"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一体化"为特征的知识生产部门的劳动过程、劳动力扩大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享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知识部门的创新发展与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采,尽管纪检监察部门和有关单位对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违反国家财经制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清理检查和集中整治,但是这种现象依旧是屡禁不止.本文以"小金库"的概念为出发点,分析了"小金库"形成的原因,及可能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并探讨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坚决取缔"小金库",以杜绝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