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通过对太阳电池在扩散后少子寿命值的分析,揭示了扩散后少子寿命值在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扩散后少子寿命值的检测,优化电池片生产工艺,改善少子寿命,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从而保证太阳电池的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2.
经济高速增长与产能严重过剩相伴随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债务杠杆主要获取方式的长期债务和商业信用对企业产能过剩程度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扭曲的主要表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可能存在着加剧产能过剩的效应;资本市场扭曲通过商业信用的"所有制传递机制"和"规模传递机制"纠偏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产能过剩效应。由此得出结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可能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程度严重的原因,资本市场扭曲虽然可以由商业信用渠道纠偏措施改善其要素配置效率,但这种诱发的纠偏效应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据此提出在合适时机逐渐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为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动力等诸多新兴产业的重要交叉点的电池产业,随着我国相关政策陆续出台,成为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美好的市场前景不断吸引各方产业资本.聚集了世界三大电池巨头的无锡,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锂离子电池产业聚集地区之一,在国内的锂离子电池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近几年受传统数码行业的发展带动,聚合物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电池产品也成为了无锡地区主要出口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单晶硅太阳电池的概述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对低倍聚光条件下常规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聚光器进行优化设计的前提下,可以显著提高单晶硅太阳电池的输出效率。  相似文献   

5.
以2008—2017年沪深上市公司债券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我国债券市场对企业产能利用情况的信息传递效率。结果发现:产能利用率与企业债券信用利差负相关,产能过剩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更高,但存在不对称的提前和延迟反应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债券识别产能过剩风险的能力被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了债券市场对产能利用信息反应的敏感性;担保人的存在强化了债券定价的信号传递效率,但当产能严重过剩时,担保人的存在反而不利于信用风险的及时暴露;"去产能"宏观政策对债券市场传递微观企业产能利用信息也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实证检验显示,我国债券市场能够传递产能过剩背后的风险,对产能利用率低的企业具有治理作用。研究结论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债券市场的证据,对当前改善产能过剩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澳合资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工程、光伏应用产品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公司总经理施正荣博士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曾任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主持第二代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研究,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是国际太阳电池领域的一流科学家。目前公司已成功地拓展了国际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万青研究组提出了一种交叉自对准工艺,采用普通丝网印刷设备研制了高效率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常规晶硅电池工艺在经过高温磷扩散后,在电池表面存在一层高浓度磷元素的磷硅玻璃层,通过波长为532nm的激光图形化退火处理,将磷硅玻璃中的磷元素进一步扩散进入硅,从而在电池片表面形成选择性重掺杂区域。  相似文献   

8.
发展能源效率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中美两个对世界能源工业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给予支持。本文从技术供给和技术扩散两个不同角度比较了中美能源效率技术政策,总结了我国从中可以吸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集成场视角的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模式是通过集成体所主导的两链融合实现其协同运作的。两业联动模式构建了主导两业联动的集成体间关系所激发的两链导入、适应、共享和拓展阶段的集成创新目的和动因,阐述了集成体主导的基核与联接键形成的网链结构,以及主动实现集成创新行为和全程场线绩效作用机制体系。用集合理论识别物流链、供应链及其两链融合的供应链集成和以其为基础的产业链都是同态网链结构,在集成场视角下都具有集成创新动因、机理、重点和实现方式,形成了两业联动模式的产业集成创新结构、行为和绩效体系。"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产能合作应当是产能绿色输出,体现为低碳化特征,可通过集成体主导供应链集成创新奠定网链结构境外绿色延伸的基础,支持产能通过产业链绿色迁移实现"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同时也能在产业链绿色延伸的基础上构筑与提升全球产业价值链。  相似文献   

10.
大趋而不势是一趋:于光垄伏断产业分布趋于分散,在这种光伏产业的大规模波动中,光伏发电上网补贴属于政策性因素,而经济危机、技术进步及产能扩张造成的太阳电池价格的下降等则属于市场因素。这两种因素混合的作用使得太阳能发电产业不同于其他的  相似文献   

11.
柔性CIGS薄膜太阳电池中硫化镉缓冲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结合卷对卷制备工艺制备缓冲层硫化镉薄膜,由此法可使柔性CIGS薄膜太阳电池取得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尤其适合于大规模卷对卷工艺连续生产。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LED照明系统由智能控制器、太阳能电池组件、储能组件、LED电路及LED光源等部分组成(见图1),其工作原理是:白天有太阳光的时候,太阳电池组产生的电能一部分供LED使用,另一部分通过智能控制器由蓄电池储存起来,当晚上或者阴雨天气时,LED光源由蓄电池供电。因此,太阳能电池  相似文献   

13.
技术扩散,认为是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所在,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同样的技术对于不同的技术接纳者的效率是不同的,这跟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有关。文章在回顾近年技术扩散相关的文献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对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的普及,废旧手机电池已成为电子垃圾的一个特殊种类,目前手机电池主要有Cd-Ni,MH-Ni和锂离子三种电池,Cd-Ni电池其主要污染物是Ni、Cd和KOH,镍氢电池其主要污染物是Cd、Cu和KOH,锂离子电池其主要污染物是Co、Mn和有机电解质。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市我国童车四大产区之一,其产量占国内市场47%;且产业集聚度较高,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平乡县;产业链条相对完善,成本较低,效率较高。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周转困难;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间竞相压价;文化理念落后,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提升河北省通车产业持续竞争力,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品牌战略,加强企业间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武浩浩 《连锁与特许》2011,(4):49-51,66
建立直背式、快背式和折背式轿车的简化模型,导入Fluent前期处理软件GAMBIT,在GAMBIT中建立汽车绕流场的三维物理模型。用结构化网格对简化的汽车模型外流场划分网格,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中采用N-S方程及SIMPLE算法求解阻力和力矩。模拟出相同速度下三种轿车模型的气动压力场和速度场,计算出气动阻力系...  相似文献   

17.
如何平稳化解企业过剩产能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能否实现良性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现实难题,而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则是解决这一问题可供选择的两个重要路径.本文分析了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化解过剩产能的内在机制,并基于2007-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比较了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提升对外出口水平仍是削减企业过剩产能的主要突破口,而对外直接投资尚未成为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主要路径.虽然出口增加对化解过剩产能存在一定的负向反馈效应,但这一负向作用并没有抵销出口对化解过剩产能的正向作用.尽管从理论上看,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相比,更能够化解企业过剩产能,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时间短、总量小,尚未对消化过剩产能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论在使用多个估计方法、替换变量测度方法等分析后仍然是稳健的.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估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同时也为进一步合理消化过剩产能提供了有益的路径参考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多晶硅是制作太阳电池的一种重要的原料,已经成为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的主力军。国内外学者也做了大量关于多晶硅体内杂质以及缺陷对少子寿命的影响研究,磷吸杂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少子复合从而提高短路电流。  相似文献   

19.
图表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变革,激发了行业的市场化原力,并获得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认可。汽车公司市值的排行榜基本上等于新能源汽车实力的强弱。排名第一比亚迪,公司市值7300多亿元。比亚迪市值排名第一不仅仅新能源汽车销量多,主要是它也是新能源电池的供应商。排名第二的是蔚来汽车,市值为6000亿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选取部分国家作为样本,运用Malmquist-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虽然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并且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技术扩散效应,中国应继续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