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社团属于校园"群众性组织",能够推进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促进高校规范化管理,加强高校和谐建设。大学生网络社团发挥维护高校稳定功能面临消极文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渗透,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冲击以及感性行为与理性意识脱节等问题。为有效实现大学网络社团维护高校稳定功能,应培育主流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加强舆情正确引导,增强网络监管能力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
颜廷宏 《黑河学刊》2014,(11):32-33
高校红十字会是红十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红十字会在高等院校宣扬红十字精神的重要力量,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为宗旨。高校红十字会引导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践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博爱与奉献意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引领大学生精神导向等方面起着与其他组织不同的、特殊的作用。现以高校红十字工作及红十字精神为视角,论述了高校红十字组织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其良好道德品质。高校红十字组织通过开展各种公益、志愿服务,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价值观念完善自我,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品格超越自我,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升华自我。高校红十字组织及其精神已成为大学校园里凝聚人道力量、弘扬志愿精神的强有力物质和精神存在。  相似文献   

3.
于利梅 《黑河学刊》2014,(1):102-104
大学生网络社团属于校园“群众性组织”,能够推进高校政治文化建设,促进高校规范化管理,加强高校和谐建设。大学生网络社团发挥维护高校稳定功能面临消极文化对主流政治文化的渗透,多元价值观对主流思想道德价值观的冲击以及感性行为与理性意识脱节等问题。为有效实现大学网络社团维护高校稳定功能,应培育主流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价值观,加强舆情正确引导,增强网络监管能力等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侯晓丽 《新西部(上)》2014,(4):130-131,133
网络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修养等产生了诸多正负面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警惕“去意识形态化”等观点误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共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高校大学学风、校风的建设、构建节约型和谐社会等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消费道德观念和行为的研究,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专业课和其他课堂外的教学资源中进行正确消费观的教育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消费文化环境;健全和完善高校消费观教育的保障机制.这些教育路径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文化体现了高校特有的价值观念和个性特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档案管理工作不可忽视,能够真实地还原学校的办学历史,促进大学文化的积累和传播,正因为如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积极从档案中探寻大学的文脉和历史传承,运用档案文献传承学校传统,培育学校精神,提炼校训精神,让校史高密度地传播;建立健全高校名人档案.使大学文化的内容更为真实、 丰满,更具感召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是大学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益劳动是高校为大学生参加劳动而提供的一个体验人生、增长实践才干的切实有效的平台.公益劳动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有着怎样的意义?高校如何在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精神的具体指导下,通过公益劳动这个平台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一个迫切而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生态危机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其生态道德意识的树立与提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高校要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注重绿色大学建设;完善生态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信利娜 《黑河学刊》2015,(3):131-132
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上日程。各个高等院校开始探索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而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的"宿舍"成了讨论的重点。宿舍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场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着什么重要作用,以及如何让其发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功能,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现将重点讨论宿舍文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愈发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背景下,该文以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主题,深入思想道德教育一线,针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改进创新,在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高校关工委的教育功能,将其作为构建思想道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一条现实途径,分析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影响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1.
张梅 《魅力中国》2011,(4):186-187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空前优越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作用和影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构建以网络文化为基础的校园文化新平台.已经成为新时期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并就如何建设和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刘云山 《理论观察》2007,(1):129-130
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对大学生进行法纪观教育,而且我们还要充分发挥它蕴含的丰富的道德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法律基础课思想道德教育功能必须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设施保障等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创业文化在培养学生自发创业的意识、磨练学生良好的创业品质、提高学生的实际创业技能方面具有优势,高校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构建创业文化过程中推进创业教育,倡导规范创业的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方宗祥  彭珊 《黑河学刊》2014,(3):107-108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实践形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开始冲击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大学生。校园及传媒环境等都是民族精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长效机制成为高校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阳光体育运动"在新疆高校中的全面实施为背景,阐述了阳光体育运动在校园体盲文化建设中的内涵;认为阳光体育运动对新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新疆高校大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学校体育价值观念;融合了体育目标、理想、体育传统及价值观念与群体意识;有助于增强新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发展新疆高校体育文化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张竞文 《理论观察》2013,(12):126-127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为教学、科研以及师生生活等提供重要的保障,它是高校的稳定和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部门.高校后勤文化是其所在大学的精神同化而来,既要体现出管理,又体现出服务,概括了高校后勤的目标、职工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取向等方面的内容,是激励和约束职工的思想和行为的无形力量.要营造优质育人环境,高校后勤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后勤职工的竞争及创新意识;融合高校校园文化、把握住学校办后勤的精神实质;才能使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推进高校后勤事业又快又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韩笑 《新西部(上)》2014,(4):115-115,120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所呈现的特点及原因,其次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具体要求,最后探讨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途径,主张活化校园物质文化,强化学生行为文化,优化校园制度文化,深化校园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层面,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功能的实现,以及青年大学生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层的建设,通过全员共建、对外交流,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馥利 《魅力中国》2011,(20):236-237
本文在查阅文献、概括大学文化内涵及特点、阐明高校大学文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以商洛学院为例阐明了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尚未形成和谐的精神理念,文化自觉性比较差;制度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管理模式;环境建设缺乏个性、特色,文化品住较低,整体形象欠佳;基本行为特征养成不够。并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对策:打造各种校园文化品牌增强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培育高尚的大学精神文化;以高频度、多形式的学术活动丰富校园学术文化;发挥党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育人功能;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园文化的载体和设施;调动师生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20.
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不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就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寝室文化不仅仅反映了大学生课余的文化生活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大学生的内在精神面貌.高校应加强寝室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发挥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