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红色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延伸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不断丰富,学界对于红色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百年党史,挖掘育人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助力.这需要探析红色文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认知困境、认同困境和实践困境,从推动红色文化研究、形成红色文化保护开发机制、助力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提升等三个维度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东北少数民族抗战红色文化是十四年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少数民族同胞在艰难的抗战斗争中创造的先进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东北少数民族十四年抗战中形成的抗战红色文化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现代化强国、增强民族团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会宁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资源。新时期深入挖掘和阐发会宁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教育价值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红歌",最简单地说就是革命歌曲,是一种红色文化形态,它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威部分.从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看,"红歌"是红色文化的载体之一,内容上体现出了革命精神、理想信念等等.要进一步认识"红歌",就必须把"红歌"纳入红色文化这个概念(范畴)来认识.那么,什么是红色文化?红色文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不断地选择、融化、整合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思想的基础上所能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的概念是开放的,会随着时代进步历史变迁更加丰富.深入正确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是认识"红歌"的前提和基础.本人在这里能说的"红歌"是界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不屈斗争的不同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秀的黑龙江精神,黑河市北安“塞北延安”红色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谱系的拓深资源,与延安精神有重要的血脉传承。北安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应以高度文化自信重视“塞北延安”红色文化的历史定位,深耕史料挖掘和理论研究工作,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以更为主动的历史精神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推动黑龙江文化繁荣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6.
社会意识形态有着浓厚的传承性,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是历史发展的积累和民族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形成,也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一如既往地发挥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的精神引领作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并创造性地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践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应该重视的时代课题。本文阐释了文化自信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意义,从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两个角度出发,指出要筑牢基石,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特色,坚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求索,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8.
正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一些红色资源,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运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两次重要讲话,是再次强调,使红色文化成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强大精神和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底色,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文化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也必须与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历史互动而实现新发展,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才能成功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前,中国共产党理应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党的政治文化就是要以注重精神滋养的优秀传统文化、 注重党群关系的红色革命文化和注重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以党的理想和信念为核心的具有中国时代特色、 中国时代风格和中国时代气派的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用党的政治文化来夯实和坚定我们党员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是我们党的正确的历史抉择.加强政治生态文化建设,要坚定执政骨干队伍的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主流意识形态主体,连接着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历史与当代实践。当前,算法推荐已主宰互联网信息传播,红色文化与算法推荐融合过程中面临着部分用户易误解被碎片化的红色文化内容、部分平台削减红色文化内容传播占比、部分群体难以跳出网络舒适圈而忽视红色文化内容等现实困境。为实现红色文化全媒体、全范围的传播,亟需借力新的传播生态,发挥算法推荐的赋能作用,通过有效整合优质内容、高质量传播红色文化以及重构红色文化话语权,为红色文化创建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也进入新的时代,这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等院校具备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的环境,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石。当前,高等院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了较大的困境和挑战。通过加深基础理论的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新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不断健全和完善思政课的教学手段,是高等院校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创造的优秀文化,是革命性与先进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创新化、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统一,具有印证历史、传承文明、开发利用和政治教育等多重价值。新时代下更要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通过革命脉络、传播手段、科学开发、融入教学和文艺精品等手段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中,发展于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年代,在改革开放时期又有新内涵.它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优秀思想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在革命、建设、发展三个重要阶段的重要力量.在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今天,高校学生认知、认同并弘扬中国革命精神,对整个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现实,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统领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了解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契合,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新文化,它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他们的肩上。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及片面的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下,部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一定的认同危机。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找寻对策,增强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革命意志,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助力着新时代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面临着新的考验,新的传播媒介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利用新技术助力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不断增强红色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影响力,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上海红色文创发展中心坚持以"新文创赋能,激活红色档案"为旨要,将智慧云演播传播系统以及AR/VR技术运用到红色文化的传播之中,赋予红色经典以时代活力,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红色文化推广道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内涵及时代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多年,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凝聚力和超常的稳定性.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凝聚力就是这种历史文明的结晶.文化凝聚力有着它的历史内涵,又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文化凝聚力是社会发展的潜在动力,是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纽带.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于微 《理论观察》2012,(6):18-19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外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也是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内在要求。当前由于利益多元化带来的价值多元化、对中外价值观的认识阈限以及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普世价值观的内在张力,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现实困境。要突破这些困境,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意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价值指向,同时注重理论和现实的对接和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意义的价值成果。  相似文献   

20.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位抗联女战士于乌斯浑河畔为掩护部队转移,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绝不屈服,最终集体投江殉国的英雄事迹。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黑龙江人民的传承发扬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典型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八女投江”红色文化,成为抗战红色文化和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探讨这一红色文化的现状、当代价值及传承创新路径,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