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烽峦 《特区经济》2010,(11):225-227
后危机时代下的全球商品贸易呈现复苏态势。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将长期伴随世界经济复苏之路。抵制贸易保护、维持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制,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过去两年,世界经济因为复苏经历了惊喜,同时也因为复苏的势头放缓带来了担忧。这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在不断地显露,也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世界贸易发展呈现此消彼长变化2011年,应该说是由于全球经济再次减速世界贸易失去了持续增长的势头。从世界贸易的增长格局来看,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变化。发达国家的贸易增速是相对缓慢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世界贸易的拉动作用日渐上升。实际上,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世界贸易是强劲  相似文献   

3.
近来,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复苏的迹象.世界货物贸易降幅在收窄,服务贸易也呈现出回暖迹象。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经确立,外贸形势也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服务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服务贸易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4.
陆燕 《中国经贸》2013,(11):34-35
国际金融危机后,伴随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艰难曲折,世界贸易复苏更是跌宕起伏,其波动幅度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波动幅度。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全球货物贸易量骤减12.5%。2010年,在各旧超常规的经济措施刺激下,世界经济实现有力复苏,世界贸易也快速反弹,伞球货物贸易量强劲增长13.9%。  相似文献   

5.
陆燕 《中国经贸》2013,(6):34-35
国际金融危机后,伴随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的艰难曲折,世界贸易复苏更是跌宕起伏,其波动幅度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波动幅度。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重创,全球货物贸易量骤减12.5%。2010年,在各国超常规的经济措施刺激下,世界经济实现有力复苏,世界贸易也快速反弹,全球货物贸易量强劲增长13.9%。2011年,欧债危机的深化对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6.
王伟力  袁来 《新财经》2004,(12):114-115
影响集装箱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全球贸易,受国内宏观紧缩影响较小。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进口关税的下调、外资在华的投资增加、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等,都将直接刺激经济贸易。据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比2003年提高0.5—1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提高1.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期间,贸易保护主义迅速抬头,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影响了全球性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同时,我国也受到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冲击。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2年,世界贸易增长低于世界GDP增长,全球经济尤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是导致世界贸易继续减速的主要原因,而欧盟国家进口需求减少则是关键原因。进入2013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出现了积极迹象,但从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3年春季)中可以看出,2013年世界经济贸易形势不会有大的改观,复苏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9.
于新东 《浙江经济》2016,(23):17-17
无论是从历史、现实,还是从未来发展来看,贸易保护主义都像潘多拉盒子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应该说,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自身深陷问题泥沼而贸易需求极大萎缩之际,各国纷纷祭出贸易保护主义的旧招,是可以预计得到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特别是伴随欧债危机的反复和变化,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比较悲观,世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充分显现。其主要特点:一是复苏增长出现波折;二是全球通胀水平逐步回落;三是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迹象再现;四是世界贸易、投资增势趋缓。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基本趋势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使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经济泡沫成分缩小,刺激性货币政策的空间较大,在经济增长乏力情况下,各国将重回“保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此次危机不仅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打击,还使得贸易发展命脉的贸易融资缺口巨大,全球的贸易量急剧萎缩。没有充足的贸易融资,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很难稳定运行。并且由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呈链式传播,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由于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压缩业务或者破产,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运行遭受巨大影响,严重制约全球经济的复苏。危机带来的最深刻教训之一就是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高杠杆化的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必须发生根本改变,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紧密围绕实体经济展开。贸易金融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金融发展方式,关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实现适时的创新,将有利于刺激经济需求,推动国际经济的复苏和我国出口导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与国际金融大变革的重要年份,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国际金融领域趋于稳定;在通缩、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下,导致世界各国经济刺激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退出或进行新的货币政策调整难以决断;贸易保护主义成为阻碍全球经济复苏新的障碍;与此同时,多边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和调整也在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的贸易保护措施数据库,对经济复苏下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新趋势及中国面临的贸易保护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保护措施在全球经济复苏下继续快速增加,并展现了一些新特点与趋势。中国面临全球最多数量的贸易保护措施,是最大的受害者。面对持续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可从5个方面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4.
陆燕 《中国经贸》2011,(11):18-2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通过对外贸易和吸引投资得到充分显现,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起到了引擎作用。尤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方面的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日本经济显现复苏迹象。一般认为,对东亚出口增加是带动经济复苏的牵引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与东亚国家和地区间贸易格局的新特点,阐述东亚因素促进日本经济增长的原因,说明互利情况下,日本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涉华贸易救济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继续保持高位,涉案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扩展的同时,涉及体制和制度性的摩擦也日趋激烈。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上升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今年我国将面对怎样的贸易摩擦形势?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机制及中国的地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与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突出表现,更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及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集中体现,是"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的必然结果。迅速发展的中国是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在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流向结构及贸易利得分配格局中的表现表明,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中充当了贸易模式冲突的突破口的作用,国民福利不增反减,中国应该深刻解读"东亚贸易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索更科学、优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引导世界经济向更均衡、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原 《中国报道》2012,(1):22-25
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危险阶段”:欧债危机处于失控状态;捉襟见肘的美国财政不断拖累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日本经济复苏乏力。同时,欧美紧缩信贷将加剧资本从新兴市场回流,与下行经济相伴相生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伺机抬头。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与贸易出现了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倾斜的发展趋势,全球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近70%,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比重近20%。且相关数据表明,服务贸易出口、进口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出口的正效应大于进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劣势地位,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升我国总体创新能力也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天津经济》2009,(12):4-11
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为了自身的利益及本国经济复苏,国际上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使中国这个世界第三贸易实体和第二大出口国深受其害。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天津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暨国际贸易发展论坛”上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扩大内需受阻的情况下,纷纷提出通过扩大出口来促进经济尽快复苏,甚至通过本币大幅贬值、增加各种形式补贴等手段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致使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