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收入、人口的增长以及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我国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油料、植物油的进口格局及其与贸易政策、国内外价格变动的关系,然后运用共聚合法、格兰泽尔因果关系法对大豆、油菜籽、大豆油、菜籽油的国内外市场整合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关》2006,(4):80-82
大豆:前两个月我国大豆的进口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进口的价格水平较为稳定,但也略低于去年同期。2月份的进口量滑落到112万吨,为2004年5月份以来单月进口量的最低点。自今年1月1日起,国家对豆油、棕榈油、菜子油实行自动进口许可和9%的单一进口关税制度,直接刺激了植物油尤其是棕榈油进口到货量的增加,对大豆进口产生了替代作用。同时,  相似文献   

3.
日本农业资源匮乏,农产品大量依靠进口。但近年来日本大豆生产发展迅速,总产量从1994年的9.9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28万吨,增长了1.8倍,日本油料生产的快速增长与国内油料发展与保护政策是息息相关的。日本以国内支持方式鼓励本国农民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利用边境措施来保护国内油脂加工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大大减少了植物油的进口量,保护了本国农民利益和促进了油脂加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也是植物油的进口大国,进口量占到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因而,学习借鉴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对于稳定我国国内植物油市场,发展油料产业,保证食用油脂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油料进口大国,近年来日本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刺激国内油料生产,一方面以国内支持方式鼓励本国农民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另一方面利用边境措施来保护国内油脂加工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大大减少了植物油的进口量,保护了日本农民利益和促进了油脂加工业的发展.目前中国也是植物油的进口大国,进口量占到总需求量的一半左右.因而,学习借鉴日本油料发展政策,对于发展我国油料产业,保证食用油脂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油料成为了我国第一大类的进口农产品,为了衡量油料进口对国内生产和整体福利的影响,本文以大豆和油菜籽为例,选取1991-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测算了其Armington替代弹性和进口福利波动值。从短期来看,大豆和油菜籽进口对国内生产的冲击不大,进口福利的减少主要是由进口价格上涨引起的;而长期替代弹性则较大,如果不重视发展国内生产,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掌握进口定价权,进口就会对国内生产造成较大冲击,降低整体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商贸工业》2003,(12):50-50
最近出版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公布了中国2004年棕榈油、豆油、菜籽油和食糖的关税配额数量以及分配细则,这四种农产品的进口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270万吨、311.8万吨、112.66万吨和194.5万吨。刊登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2003年第64期的这份公告说,棕榈油、豆油、菜籽油配额总量的18%为国营贸易,食糖配额总量的70%为国营贸易。棕榈油、豆油、菜籽油配额内关税为9%,食糖配额内关税为15%。超出部分的关税从30%到190%不等。根据公告要求,中国进口商申请关税配额需具备的基本条件为:2003年10月1日前在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良…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进口国和消费国,棕榈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较高。本文主要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国际棕榈油价格及国内棕榈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价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而研究国际棕榈油与我国植物油现货市场价格的关联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油料及食用油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进口油料3186万吨,同比增长8.8%。其中,进口大豆3082万吨,增9.03%;进口油菜籽83.3万吨,增12.9%。全年出口油料127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花生63.8万吨,同比减少3.6%。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大连商品交易所五种农产品期货:大豆一号、豆粕、豆油、玉米、棕榈油主力合约价格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我国农产品期货套利交易的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棕榈油、豆油十分适合跨交割期限套利交易,豆粕比较适合跨交割期限套利交易,大豆一号、玉米部分合约间可以进行跨期限交割套利交易;棕榈油、豆油组合非常适宜跨交易品种套利交易,豆油、豆粕组合相对适宜跨交易品种套利交易,大豆、豆粕组合以及提油或反提油操作在时期邻近的主力合约中可以进行跨交易品种套利交易。  相似文献   

10.
食用植物油2021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1039.2万吨,同比减少3.7% 价值706.3亿元,同比增长24%。进口棕榈油占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总量的5成以上,2021年以来,受多雨天气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劳工短缺问题影响,主产国棕榈油产量不及预期,供应偏紧持续推高植物油价格。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uses annual data to investigate the palm oil import demand in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 (India, China, Japan, Bangladesh, Korea, and Pakistan) through using the autoregressive distributed lag (ARDL) technique.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palm oil and substitute oils prices and the national income of the importing countries are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palm oil demand across the six models. Other factors such as biofuel mandate, trade policies, and exchange rate also proved to b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import demand for palm oil in some of these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2.
罗维燕 《中国市场》2008,(15):108-109
我国由大豆世界最大生产国和出口国转变为最大的进口国,究其原因主要有国内大豆需求持续增加,而国内种植面积和产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国产大豆价格高,国内压榨企业外资垄断,以及国家对大豆和大豆制品的进口政策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mand for fats and oils under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health information on fat and cholesterol in Japan. The fat and cholesterol information indexes based on diminishing effect schemes provide better measures of the changing health information on fat and cholesterol than the ad-hoc cumulative index. This study shows that increasing consumer health information appear to have reduced the consumption of hog grease, tallow, and palm oil, and increased the use of fish oil, but it has had no major impact on other vegetable oils yet.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豆进口的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大豆在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上不具备优势。国内大豆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榨油业和饲养业的迅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中国已由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大豆进口量快速增长。国内前期大豆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差、世界大豆总产量以及国际和中国大豆价格等与中国大豆进口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国际大豆产量、国内大豆产量、国际和国内大豆价格以及进口食用植物油量的年度变化量,是引致中国大豆进口短期波动的主要因素。当大豆进口量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每年将以0.7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不动火施工技术,将正在使用的9台在用介质为毛豆油、一级豆油等植物油的非保温油罐改造成保温罐。在食用油油罐外表面加装保温装置,主要采用的施工技术是保温层用龙骨架连接安装,并采用螺栓固定。该技术与动火施工相比,既降低了安全风险、减少了投资,又确保生产不停机。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abatement of the export duty on the Malaysian palm oil industry perform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reductions in the export duty rates and the impact of increases in the threshold prices on the Malaysian palm oil industry have the same impact but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s. Even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olicy of further reductions in the Malaysian export duty will promote it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local palm oil industry; however, the impact is shown to not be significant. The further reduction of the export tax is very constrained and believed to no longer be the most effective policy in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ocal palm oil industry in the future. Hence, policymakers have to be aware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reduction of the export tax may no longer be an effective sustainable approach in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laysian palm oi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氘代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分析了不同种类植物油和不同来源地沟油中胆固醇含量。本方法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可以明显鉴别出不同种类的植物油以及植物油与地沟油胆固醇含量的差别,根据测定结果偏离情况可以进行是否添加地沟油的判定。利用该判别依据,参加了两次卫生部组织的地沟油盲样考核,阳性准确率均在90%以上,表明该方法可以作为掺杂地沟油鉴别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菜籽和菜油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菜油消费总量占世界的1/4,占我国植物油消费量近20%,菜籽和菜油的生产与消费在国际、国内市场地位都非常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油菜籽的生产成本分析和收益分析,提出了我国油菜籽生产健康发展对策,即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完善投资机制,强化成本收益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