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美国反破产欺诈法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国反破产欺诈法规的组成和管辖范围美国破产法始终高度重视破产欺诈问题,1800年4月发布的第一部联邦破产法的适用范围就限于破产欺诈行为。美国现行反破产欺诈法规主要包括《美国法典》第18篇、《破产法典》(TheBankruptcyCode,1978...  相似文献   

2.
保险欺诈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案件亦呈现上升的趋势,保险欺诈扰乱了正常的保险经营活动,严重侵害了保险人和广大保户的合法权益,阻碍了中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对策,对准确地识别保险欺诈行为,增强防范,预防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维护正常的保险秩序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投保人和保险人两个角度对保险欺诈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进而从经济原因、社会原因、保险公司内部原因三个层面对保险欺诈的成因进行探讨,并从信息不对称问题等六个方面对反保险欺诈的对策提出了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3.
白雪 《现代经济信息》2013,(12):125-12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司财务欺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本文对公司财务欺诈现象的成因和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理论来解读上市公司会计欺诈行为,从利益冲突、委托——代理结构、专业性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运用期望效用理论与成本收益分析对欺诈主体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最后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反欺诈措施.  相似文献   

5.
银行信贷经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银行信贷风险的种类一是贷款过分集中造成的风险;贷款大户产生的风险,贷款大户往往是集团公司;行业过分集中造成的风险。二是保证单位产生的风险,主要是存在着保证单位自身存在着资产负债率高、保证能力不足、保证单位之间相互担保,存在着一条保证链。三是企业、个人恶意欺骗(欺诈)产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政府利用假破产、不规范破产来逃避银行债务,利用改制、资产重组的方式,抽逃资金,剥离优良资产,悬空债务,转移财产,组建新的企业,逃废银行债务。四是政策造成的风险,如国家对房地产政策有重大调整,而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土地…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11)
旅游欺诈,既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阻碍了旅游业健康发展。规制旅游欺诈行为,是我国法律界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文章基于此认识,着重分析了旅游欺诈的法律构成要件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7.
一、破产逃债的成因分析我国破产逃债现象之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究其原因,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而是由各种因素共同形成的一种“合力”。破产逃债问题之所以比较严重,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所致。(一)法律的缺位。1郾没有界定破产时间。《企业破产法》对企业破产的时间没有明确的界定,从而客观上使债权人的损失被人为地扩大了。一般债权人(银行除外)难以通过正常渠道了解债务人的经营状况,不能及时运用破产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许多企业不是在企业资不抵债时即申请破产或采取保全措施,而是等到山…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与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使得公司财务欺诈的手段和方式也不断变化发展,给审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上市公司欺诈手段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现有注册会计师很难按正常的审计程序对公司欺诈行为进行审计。欺诈丑闻的不断出现,各国专家都意识到研究公司欺诈审计问题的严重性,本文根据目前公司财务欺诈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手段等角度入手,进而分析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侧重于探索美国非金融上市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绩效对其实际企业破产风险的影响以及研究结论对中国不同行业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的启示.与已有研究将预测破产概率作为因变量与ESG指标进行回归的研究设计不同,文章将ESG指标作为预测因子与其他的破产预测因素一起引入混合破产预测模型,利用Logistic的一期滞后回归模型分析ESG活动对企业实际破产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SG表现对企业实际破产风险没有显著影响,但关于行业异质性检验的结果则表明,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实际破产风险产生的独立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雇员关系的独立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诠释了公司治理生态的涵义,然后论述了公司治理生态与财务欺诈行为的相关性,接着从公司治理生态的角度剖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公司治理生态建设.治理财务欺诈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进入了竞争白热化的爆炸式增长期,但伴随着卡量的增长,信用卡的风险也日益显现,特别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信用卡坏帐率大幅攀升,其中欺诈申请占比很高.分析信用卡欺诈申请的现状、成因,探讨遏制欺诈申请的防控对策,对于降低信用卡坏帐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谢兴萍 《经济师》2005,(8):53-54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企业破产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通过破产淘汰机制,可以起到调整社会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使市场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然而,一些企业就我国有关破产法律、法规不健全申请破产,千方百计赖账、逃债,严重侵犯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严肃性。文章从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形式、成因等方面分析,建议新破产法应加大对企业“假破产真逃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袁园 《时代经贸》2013,(2):189-189,192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破产高潮的出现,人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些管理绩效高,产品质量好,销路和利润都很正常的企业会纷纷倒闭。本文试图结合实际,从黑字破产的角度为人们答疑解惑。通过深入分析导致黑字破产的财务成因,以期找到预防和警惕黑字破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从金融危机中的日本大和生命破产、AIG被美国政府接管和国内保险公司内部欺诈角度论述了操作风险管控的重要性,然后综述了保险业操作风险和产权的涵义。阐述了我国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基本现状及成因。并从产权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形成了混合产权特征和及其操作风险特征。接着,笔者从产权分析框架、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囚徒困境博弈、政府干预和资源配置理论视角,阐述保险公司产权问题是操作风险的内因,并借鉴了国际保险业操作风险防控的经验,最后从保险公司的产权制度安排和产权结构两个方面,提出后金融危机我国保险公司操作风险的控制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草案)》中提出破产企业劳动债权优于有担保债权受偿,引起众多争议。从社会收益角度看,这种顺序安排在我国是实现公平、维护稳定和有效激励对劳动债权受偿之社会监督的有益的举措,从社会成本角度看,时下反对这种顺序安排的人士所考虑的担忧或者是缺乏根据的,或者是可以通过完善配套制度来防范或解决,或者相对于社会收益而言是值得牺牲的。建议破产法草案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对不同性质的劳动债权区别对待,缩小这种顺序安排对社会信贷和企业债权人带来的可能的损害。建立针对劳动债权的审查机制以防给欺诈破产和恶意破产留下可乘之机。在破产法之外,建立针对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用的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朱然 《经济师》2005,(4):179-180
对现代企业来讲 ,由于负债而产生的财务风险是一把双刃剑 ,使用合理 ,它可以使企业获取财务杠杆收益 ,增加股东财富 ;反之 ,则会加速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因此 ,对处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现代企业来讲 ,深入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 ,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直接的利益诱惑是产生财务欺诈的根本动因,会计不透明致使财务欺诈有生存的土壤,会计监管制度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使财务欺诈行为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应在治理财务舞弊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成立专门审核舞弊的机构。我们在了解财务欺诈的诱因、动机、条件和方式后,就可以提高其揭露欺诈的水平,尽可能地减少乃至消除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人寿保险欺诈这一常见社会现象,阐述产生这一现象的经济、社会深层原因,并试图提出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下,建立解决或防范人寿保险欺诈机制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欺诈的根源在于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为了保护开证申请人及其他关系人的合法利益,跟单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例外原则也就应运而生.本文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概念和产生背景入手,分析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证券欺诈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经济学分析及实证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关于信息披露的欺诈行为。结论是:当监管加强,欺诈的预期成本增加,欺诈上市减少,反之,欺诈上市增加;当一股独大时,市场监督容易失效,便产生持续信息披露上的欺诈行为,此时,社会公众股东承担的总成本是无欺诈条伯下的代理成本与受欺诈导致的成本之和;监督失效时,削弱了诚实公司潜在的长期融资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欺诈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所受处罚量与其欺诈行为量的相关度很差,处罚的公平性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