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齐拉西酮胶囊和利培酮对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培酮片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齐拉西酮治疗,观察12周,于基线期、治疗的第4、8、12周末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并进行实验室监测。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7%(P>0.05);两组患者PANSS各分量表分及总分较基线期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PSP总分显著高于基线期(P<0.01)。组间比较,第12周末时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不良反应相对轻微(P<0.05)。结论盐酸齐拉西酮胶囊治疗女性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利培酮片相当,安全性好,且对社会功能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4例及奥氮平组34例,利培酮组患者给予口服利培酮进行治疗,奥氮平组患者给予口服奥氮平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评估疗效。结果利培酮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32/34),奥氮平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2%(31/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嗜睡、口干和体质量增加不良反应多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失眠和头痛不良反应多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二者不良反应不同,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与阿立哌唑单用治疗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研究组20例应用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治疗,对照组20例仅应用阿立哌唑单独治疗,应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疗效,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BPRS评分两组间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焦虑抑郁和思维障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多和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NS评分治疗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兴致缺乏/社交缺乏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ESS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大致相同。结论无论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还是阿立哌唑单用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肯定疗效,阿立哌唑合用小剂量氯氮平在改善活动多、提高兴致/社交等方面具有优势,且不良反应未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国产利培酮与合资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分组临床对照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以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安全评估.结果 两组PANSS评分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者P<0.05),国产利培酮有效率为70%,合资利培酮有效率为63.3%,无显著性差异;TESS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国产利培酮与合资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所表现之效果相当,都比较有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氯氮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单独用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率为46.9%(23/49),总有效率为89.8%(44/49);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40.8%(20/49),总有效为73.5%(36/49)。两组患者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总有效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阳性、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神经病理症状及PANSS总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6/49),低于对照组的16.3%(8/49),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疗效,优于氯氮平单独用药,且联用药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主要对奥氮平(欧兰宁)与利培酮(卓夫)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前来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奥氮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各45例,奥氮平治疗组采用奥氮平治疗8周,利培酮治疗组则采用利培酮治疗8周,两种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定主要通过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来确定。结果将两组进行对比发现,两组疗效差异不大,但奥氮平相比于利培酮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少,更能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减轻。结论奥氮平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与利培酮的治疗效果相差不大,但奥氮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丹东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氢溴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口服奥氮平和帕罗西汀进行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ANSS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阴性因子评分及PANSS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的发生率分别为6.1%、8.2%、12.2%,研究组分别为8.2%、10.2%、1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8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的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脂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治疗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氮平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服用氯氮平的基础上加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治疗。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有效率为74.4%,对照组有效率5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氯氮平联合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中西医结合与单用西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8周末两组总有效率、HAMD评分、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西药组,中药可明显减少抗抑郁药物引起的相关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剂(PP-LAI)和利培酮长效注射剂(R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PP-LAI和RLAI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The Cochrane评分工具评估文献质量,再利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从而比较两种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差异。结果最终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有效性分析集10个,包括2629例患者;安全性分析集9个,包括29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P-LAI和RLAI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值、治疗前后PSP评分差值、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睡眠障碍发生率和催乳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P-LAI导致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和血糖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RLAI(P<0.05)。结论PP-LAI和RLAI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抗精神病药长效制剂,其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大体相当,但PP-LAI导致EPS和血糖相关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临床应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和经济水平等因素,个体化地选择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国内外临床试验结果,探讨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国内外期刊全文数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0篇有效文献进行分析,共2098例患者。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性比较,合并OR值为0.89(0.58,1.36),经Z检验,P=0.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的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合并OR值为0.29(0.16,0.52),经Z检验,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喹硫平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较少;头晕症状合并OR值为1.54(1.14,2.09),经Z检验,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更易引起头晕症状。嗜睡现象合并OR值为1.95(1.50,2.54),经Z检验,P<0.00001,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喹硫平比利培酮易引起嗜睡。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EPS发生率较低,但治疗时易引起头晕、嗜睡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江南卷柏片联合泼尼松片治疗老年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老年CITP患者随机顺序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泼尼松片及江南卷柏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小剂量泼尼松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62%)(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31.71%)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54.84%)(P<0.05)。结论江南卷柏片对老年CITP有良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减少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确诊的生殖道支原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用药组60例,口服阿奇霉素和免疫增强剂匹多莫德治疗。对照组60例仅口服阿奇霉素,剂量和疗程与观察组相同。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转阴53例,转阴率为88.3%;对照组转阴42例,转阴率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下腹坠胀、泌尿系感染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随访1、2、3个月,联合用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匹多莫德片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较单用阿奇霉素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的疗效和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朝阳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女阴湿疹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予以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予以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18%与对照组71.7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红肿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7.69%(3/39)较对照组25.64%(10/39)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替利嗪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女阴湿疹效果确切,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于潮州市红山医院选取200例患者,对其进行单组、非随机的为期12周、多中心开放性的研究,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PANSS为主要治疗指标,GCI-S、PSP为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PANSS的总分基线由(70.3±17.5)分降至(48.3±16.1)分,P<0.01;CGI-S评分由(4.0±1.2)分降至(2.5±1.3)分,P<0.01;PSP总分由(58.5±15.1)分上升至(73.9±13.6)分,P<0.01。200例中80例因试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其中33例(16.5%)锥体外系不良反应,25例(12.5%)不能静坐,20例(10.0%)急性肌张力障碍,2例(1.0%)例严重不良事件。体质量、腰围、BMI基线值较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理中汤加减联合针灸调治慢性糜烂性胃炎(CEG)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脾胃科病房就诊的84例CE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历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硫糖铝混悬凝胶、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理中汤加减口服,同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组织病理情况、表皮生长因子(EGF)、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GAS)、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90.48%(3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组织病理情况评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观察组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GAS、PGⅠ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更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枣阳市中医医院治疗的118例脾胃虚弱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隐痛、喜按喜暖、纳差、食后胀闷、乏力及大便溏稀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O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虚弱型胃溃疡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缓解炎症,使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得以上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术联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效果和认知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再出血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4月于阳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3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 d、3周的NIHS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24 h、3 d、3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NIHSS评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3 d、3周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同时间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