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我国当前CPI变动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CPI构成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考察我国近期CPI的变动趋势,从单因素及多因素对CPI的影响入手,分别回归出CPI与食品,以及其他各类影响因素的线性模型,并进行相关检验,从而得出CPI持续上涨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数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8.1%,CPI同比增长3.8%。我国CPI指数的长期高位运行,导致我国物价快速上涨,进而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面对上述问题,一些专家提出了在CPI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工资与CPI联动的观点。CPI与最低生活保障挂钩,从而保证在物价上涨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降低。本文就工资增长与CPI联动的意义、难点及保障措施三方面来阐述CPI应与工资联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王瑜 《致富时代》2011,(3):18-18
近两年来,CPI涨幅与居民实际感受之间存在差异,引起各界对于CPI统计的争议,其中,关于房价应否纳入CPI的分歧最大,尤其是在不久前国家统计部门首度对房价未列入CPI做出解释后,引起进一步的关注与争论。该文通过搜集资料,结合我国现在宏观经济的状况和购房消费在我国过热的实际情况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述如何让CPI合理反映房地产业活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场关于"我国CPI是否被低估"的论战引出了我国CPI是否科学合理的讨论。本文通过介绍CPI的含义和我国CPI的测量原理,结合对于我国CPI指数的质疑和解释,分析了现有统计做法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特别认为编制核心C PI是我国CPI体系重构的关键,并对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物价的持续上涨,公众越来越关心CPI统计数据。本文通过对世界49个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CPI权重数据及确定方法与我国现行CPI权重数据及制定政策的全面对比分析发现,我国CPI核算中食品权重偏高,而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的权重偏低,此据对完善我国CPI编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2012年以来,CPI的涨幅一直都在2%、3%左右徘徊,而2015年全国CPI上涨仅为1.4%,2016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也已出炉,基本上是处于"2时代",仍然延续了慢跑状态,持续低迷的CPI指数似乎更加印证了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我国实体经济不景气"的说法,打击了国人的信心,从而也加大了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的可能性。网购已成为人们非常熟悉和经常使用的购物方式,其广受欢迎的原因除了可以足不出户购物之外,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便宜低廉,其价格远低于实体店。网购价格的数据虽尚未被统计在CPI内,但其却从各方各面牵连拉低了实体经济中的CPI。  相似文献   

7.
详细研究了CPI快速上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分析了CPI快速上涨的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提出了为应对CPI快速增长对国际贸易影响,中国应对CPI快速增长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调控上网电价对稳定市场价格的政策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AR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等定量分析手段,研究了我国上网电价波动对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效应,探索调控上网电价对稳定市场价格是否具有积极的政策效果。结果表明,上网电价的调整在滞后一期会对CPI和PPI产生负向冲击,从而抑制市场价格上涨,而随着滞后期不断增加,影响作用趋于减弱;同时,在上网电价波动影响市场价格波动的过程中,存在CPI和PPI之间相互中介效应,即存在上网电价→PPI→CPI、上网电价→CPI→PPI的影响途径。总体来看,我国调控上网电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国内市场价格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刚过去的2011年,我国CPI增长迅速。高速增长的CPI导致居民货币购买能力下降,许多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本文从贸易顺差、人民币供应量、生产要素稀缺、翘尾因素、猪肉价格上涨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滞后效应等视角分析我国2011年CPI高企成因,并对CPI拐点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CPI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中美CPI编制差异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几年物价呈温和上涨态势,CPI的持续高涨使其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对CPI编制环节的研究,比较分析中美两国政府在编制过程中的差异性,以此找到我国CPI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CPI编制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杨殿学  张志敏 《现代商业》2012,(32):267-268
文章基于E-G(Engle-Granger)两步法协整检验和ECM模型使用2005.7-2010.12月度数据进行我国房地产价格对CPI长期和短期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对CPI既存在明显短期影响又存在长期持续影响,短期内房地产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CPI增加0.1478个百分点,长期内房地产价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引起CPI增加0.1280个百分点。鉴于目前我国CPI中并不包含房价,而房价对CPI又体现出如此显著的影响,本文提出应将房价纳入我国CPI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CPI是经济生活的晴雨表,在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首先阐述CPI在经济分析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其次对我国现行CPI指标的不足和统计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完善我国CPI指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CPI具有监督、预警我国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功能。分析我国农村和城市CPI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从结构上正确认识和监控CPI的变动。对我国农村和城市CPI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后发现,我国农村和城市CPI之间存在着同期拉动和当期对滞后期相互推动的关系,且它们之间的拉动和推动关系都是长期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是用来测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在我国的经济统计数据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从普通民众的日常决策到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它都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但是,CPI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测度通胀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据此形成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今年来,我国物价水平持续上涨,CPI变动显著,给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2010年CPI变动的最新数据为依据,利用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对CPI的变动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于栋  王静 《消费经济》2012,(2):41-43,48
随着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升高,国内CPI越来越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本文在分析石油价格波动影响我国CPI变化机理的基础上,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分离了石油价格波动和CPI变动的周期性成份和趋势性成份,并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测算了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CPI影响的滞后期和程度,最后基于实证结论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遵循我国CPI调整"五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的基本原则,今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对我国CPI构成权重作出相应调整,以期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本文从我国CPI权重调整后的运行现状出发,客观分析这次权重调整的利弊,并提出权重继续调整的方向与建议,为CPI更好地反映客观经济现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雪涛 《商业时代》2015,(11):48-50
CPI与CPI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对政府运用货币政策来控制高通胀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计算我国1987-2013年CPI月度环比增长率,利用GARCH类、随机波动(SV)类模型估计了CPI环比增长率的波动并考察其与CPI环比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CPI波动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征,基于GARCH类模型的结果显示中国CPI环比增长率与其波动之间支持Friedman-Ball假说,而基于SV类模型的结果显示二者关系支持Cukierman-Meltzer假说。对此结论,政策调控部门最优的调控目标不仅是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同时要避免CPI的高波动。  相似文献   

19.
黄岑 《消费导刊》2009,(9):37-38
近年来,我国CPI指数不断上升,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但我们不应该盲目地建立与CPI联动的工资增长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的CPI指数以及工资增长状况,其次分析了工资与CPI联动的困难及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工资与CPI不宜直接挂钩,应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并论述了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从2010年开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出现明显上涨且速度逐季加快。2011年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上涨5%,其中3月份涨幅达5.4%,创近32个月以来的CPI最高涨幅。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此次带动CPI高企的重要原因,因此稳定农产品价格成为保持CPI稳定的关键。当前,我国正处于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看待农产品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