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翔  杨颿 《新财富》2013,(3):93-97
托马斯·梅隆奠定了梅隆家族在金融界的基业,深谙投资与政治结合之道的三属财长安德鲁·梅隆则将家族推向了鼎盛期,用“父子王国”来形容当时的梅隆家族应该并不为过。通过家族直接控制的金融企业,梅隆家族将触角深入到当时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产融结合使得梅隆成为当时最垦财势的财团之一。  相似文献   

2.
Grey 《市场周刊》2009,(10):104-105
近年来一部从货币博弈的角度揭秘世界财富流向与金融骗局的财经通俗读物备受关注,这本书就是宋鸿斌编著的《货币战争》。《货币战争》立足于自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300年间的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通过揭示大量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再现了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通过分析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如何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旨在告诫逐步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3.
速览·声音     
《中国市场》2009,(42):7-7
“中国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期,我们更需要理性了解金融的逻辑,从西方发展中学到建设性的技能。而不是像《货币战争》那样捕风捉影、硬凑故事,不要再像1978年之前那样,总是用阴谋论、剥削论来解释比我们发展更快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当前面临着国际上经济竞赛和贸易竞争愈演愈烈,而谁胜谁负起决定因素的是其实力。据有关资料,1990年世界上500家最大的跨国工业公司销售额达5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据联合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仅3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会是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4。可见企业集团正向大型化、超大型化发展,企业集团以其资金雄厚,集生产、开发、科研、金融、国内外贸易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外资和引进技术的能力,使企业有条件向实业化。  相似文献   

5.
陈宇婧 《商》2013,(11):141-14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金融业作为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主体,其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在金融领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金融机构逐渐开始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发展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集群已经成为现在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金融产业的集聚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对经济增长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玉侠 《商业时代》2012,(26):55-56
从1996年至2005年,发布金融稳定评估(FSR)的央行从1家增加到40家.研究表明金融稳定评估有助于金融整体稳定,提高当局对金融稳定的责任心,并加强各有关方面的合作.在过去,银行危机的发生、人均收入和欧盟成员提高了FSR发布的可能性.中央银行在提高金融稳定指标公众可用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编辑寄语     
每一次战争都在挑战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勇气和胆识,但同时,也在考验企业家们的商业智慧。随着战争接近尾声,人们将更多的眼光关注到伊拉克的战后重建,经济利益也驱使着西方各国纷纷举起“刀子”盯紧了这块诱人的“黑色蛋糕”。  相似文献   

8.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金融风暴被掩盖在战争的尘土中。通过本书,资深对冲基金经理人、布鲁金斯学会理事利雅卡特·艾哈迈德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世界那段经济脆弱、泡沫高涨的时期。他随后用感性的文字叙述了泡沫破裂和一连串事件导致的经济大萧条。艾哈迈德从当时世界上最重要四家央行行长,即他笔下的“金融之王”为切入点,分析了因为纽约联邦储蓄银行行长本杰明·斯特朗、英格兰银行的长期掌门人蒙塔古·诺曼、法兰西银行行长埃米尔·莫罗,以及执掌德国国家银行的亚尔马·沙赫特的错误政策导致的金融大乱。大乱甚至激发了后来希特勒的上台。称这四人为“摧毁世界的银行家”,难免让人觉得愕然,到1931年,这四人当中仅有诺曼一人依然在职,而且这些人做事并非毫无可取之处,沙赫特就以他的方式,重树了世人对德国货币的信心,并击退了通货膨胀。时过境迁,今天的世人能够更好地把控如凯恩斯所言的经济这台精密机器吗?未来仍在一团迷雾之中。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消费金融公司终于在中国“破冰”。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了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开始着手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相似文献   

10.
金融战争过去大家了解不多,自从今年宋鸿兵的《货币战争》问世以后,了解金融战争的人才开始逐渐多起来。那么,是否存在一场有意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将在何时暴发?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和化解这场金融战争?  相似文献   

11.
金融工程与金融效率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70年代以来,金融管制普遍放松,金融自由化席卷全球,全球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直接促进了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使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深刻的变化中,作为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发展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的金融工程,于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领域中出现,并伴随和推动着金融创新的变革。到90年代,大规模、大范围地运用金融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日益复杂的金融、财务问题的金融工程化趋势已不断加强,金融科学已从传统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分析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国以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经历了从市场金融到计划金融再到市场金融的过程。回顾中国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实证与逻辑分析说明了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性--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进而引发对未来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1月,在西方市场经济中已经存在400年之久的消费金融公司终于在中国"破冰"。中国首批3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了中国银监会同意筹建的批复,北京银行、中国银行、成都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开始着手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大发展,从余额宝的强势增长,到三马成立互联网保险众安在线,再到国金与腾讯传绯闻到最终修成正果,互联网金融冲击着中国各传统金融领域。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保险产品的销售入手阐释了未来依托互联网金融市场财产险销售的发展之路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保险行业的补充转变。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大发展,从余额宝的强势增长,到三马成立互联网保险众安在线,再到国金与腾讯传绯闻到最终修成正果,互联网金融冲击着中国各传统金融领域。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保险产品的销售入手阐释了未来依托互联网金融市场财产险销售的发展之路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保险行业的补充转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40年代以来土耳其的外交政策都是与美国和西方交好,在中东地区土耳其实施不作为也不插手的一边倒政策。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使得土耳其开始转变其中东政策,由不插手不作为开始过度为逐渐介入。海湾战争成了土耳其外交政策转变的机遇和转折点,土耳其将其中东外交与亲西方外交相互融合。伊拉克战争中土耳其与美国站到对立面,表现出土耳其中东政策与其亲西方外交之间的不兼容。从土耳其在伊拉克战争中外交政策的转变入手,分析这次转变对土耳其的影响及其用意。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近百年的金融沿革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混业经营转向分业经营,然后又回归到混业经营的这样一个分舍过程。我国在加入WTO后,金融业面临着全面对外开放,如何选择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该文从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之争论开始,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分析我国的金融业现状以及影响我国混业经营的因素,最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从法律、金融监管、金融模式选择等多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兴起的针对在校大学生的分期消费互联网金融产品,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提供这一产品的公司就发展到30多家。伴随着这种创新产品的面世并迅猛发展,相伴而生的大学生分期消费活动也引发了社会、家庭和业界的热议。本文从大学生分期消费产品发展的现状、原因进行阐述,再从其违约风险、利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这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的实际意义,为推动此类产品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许荣茂     
《新财富》2009,(8):37-37
虽为沪上知名地产商,但其本质上是一个金融家。从第一桶金,到两地三间上市公司的资本腾挪,许荣茂将其金融财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采用产业集群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从最初的少数几家银行集中到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再到今天各种不同种类的金融机构的空间集聚,集群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金融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金融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今后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