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僵尸企业的投资挤出效应: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研究》2017,(5):175-188
本文采用1998—201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研究了僵尸企业对非僵尸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省的僵尸企业比例越高,当地非僵尸企业的投资规模越小,且这一挤出效应对私有企业尤为明显,而对国有企业并不显著。上述结果在不同固定效应设定、不同数据样本以及工具变量回归中均保持稳健。另外,僵尸企业对私有非僵尸企业投资的挤出在国家干预程度更强的地区和外部融资依赖程度更高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显示,僵尸企业可能是造成近年民间投资疲软的重要原因之一,它减弱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因此,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消除僵尸企业形成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果断的市场化措施处置僵尸企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13—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3 062家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融资约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随着金融结构的变化呈现演化特征。融资约束在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之间产生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结构市场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果,受空间区域和企业所有制差异的影响。积极向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转变,注重直接融资中股权融资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可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金是企业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投入要素,资金获得的难易程度和使用成本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总的来看,中国的金融结构基本上是一种以间接融资和银行体系为主、直接融资和金融市场为辅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本文利用中国1991~2009的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最快。中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其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时滞。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更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1994—2011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中国正规金融体系改革对降低企业内部资金的乘数效应进而对企业总资产增长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不同的改革阶段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同:在金融市场化改革初期1994—2000年,金融部门的规模、效率和相对结构变化均对企业资产增长产生正向作用;2001年之后银行的规模扩张和效率提升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而股市对企业资产增长的作用不明显,金融体系的结构变动对企业增长的影响不大。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直接影响着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在中国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模式中,金融体系的规模特别是银行部门的规模扩张起了主要作用;调整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体系促进企业资产增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郭金录  喻平  付争 《经济纵横》2023,(6):117-128
本文利用55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结构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的赋能可以促进不同融资模式下的融资者信用等级分层;金融科技通过赋能信贷模式,推动金融结构向市场主导型方向发展,但金融体系内部对金融科技的赋能有双向调节和对冲功能,可以抑制金融科技“新中介”与技术改进后的“再中介”银行体系之间的竞争与分化,促进金融体系协同发展;金融科技对金融体系赋能的着力点在强、弱政府组织力国家中有显著差异。为促进金融科技与金融体系深度融合,银行部门要推进金融科技在提升信贷审批精准度、降低不良贷款率方面的应用,加强金融科技对银行信贷的赋能。  相似文献   

6.
肖妮  林天爱 《技术经济》2022,41(7):34-47
金融改革与企业创新之间联系紧密,为考察金融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多时点DID模型,采用2010-2019年的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十二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能促进企业创新,位于试验区城市的企业创新综合指数有显著的提高。(2)金融体系越发达的试验区促进企业创新的程度越大,金融体系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这个途径对企业创新产生正面影响。(3)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能有效降低风险,增强企业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多样性融资对创新企业极为重要,但该领域的经验研究相对缺乏。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融资渠道多元和融资结构多样两方面构建企业融资分散指标,实证检验融资多样性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渠道越多、融资结构越分散,企业的技术创新性越强,且在替换变量和控制模型内生性之后,结果仍具较好解释力,说明融资多样性促进了中国企业创新;考察相关机理发现,融资多样性对高融资约束、强创新程度企业的创新影响更明显,证实融资多样性对创新企业存在缓解融资约束和平滑融资周期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创新企业类型发现,融资分散促进创新在内部融资主导型企业中更突出,支持了企业融资次序假说;就所有制而言发现,民企因其融资结构单一而制约了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是技术进步和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来源,但创新活动具有不确定性、长期性和累积性,使企业创新投资受到很强的融资约束。通过比较市场主导和银行主导金融模式对创新融资的影响,梳理金融控制下中国银行业改革历程,发现由政府控制和银行主导的中国银行体系能够强化企业预算约束并低风险地选择和培育企业创新;中国多元化金融体系有利于培育企业创新,但金融部门间的风险隔离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其发展受到融资问题的严重制约。在分析政府、企业及金融体系投入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元资金支持模型,探讨了不同投入主体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依据企业层面调研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金融体系支持,对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创新产品收益和企业创新技术收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企业投入的影响程度较之政府和金融体系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金融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促使金融体系周期性的波动特征被广泛关注.本文以199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CF带通滤波法提取金融周期短、中周期波动成分并构建了金融周期综合指数,分析了中国金融周期的波动特征,实证检验了金融周期对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财务危机呈现逆周期变化,即在金融下行周期,企业更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尤其对于战略扩张程度激进和民营企业来说,财务危机的逆周期变化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下行周期主要通过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不足两种路径影响其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本文的结论拓展了企业财务危机影响因素在宏观层面的探索,并有助于理解金融周期波动特征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认为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具有积极、消极双重影响.鉴于现有文献中财务杠杆对公司成长性的消极作用,本文选取1998-2001年深沪两市2798个混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在不同经营业绩条件下财务杠杆对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不同经营业绩下公司财务杠杆对成长性的影响作用存在差异.对于业绩优良的公司,财务杠杆具有积极作用,举债经营可以促进公司的成长,而且,随着公司业绩的增强,财务杠杆所起的积极作用更为显著;对于业绩较差的公司,财务杠杆具有消极作用,财务杠杆对成长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85个国家1989—2011年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收入水平下,金融结构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高收入水平国家偏向于金融市场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思想,对该结果进行了解释: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创新结构不同,即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比例不同。从事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企业在风险特征、企业规模方面具有差异,这要求不同比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与之匹配。由此,创新结构决定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因此,在特定发展阶段,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最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该结论强调了考虑发展阶段因素的必要性,为新结构经济学相关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也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朱琳  伊志宏 《经济管理》2020,42(2):40-57
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改革创新机制,沪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考察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对其是否会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采用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这一事件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沪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沪股通标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显著上升。(2)经理人职业忧虑在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过程中既发挥了中介作用,又具有调节效应。表明缓解经理人职业忧虑,抑制经理人短视行为是沪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3)沪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受到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调节影响,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上市公司信息环境较差时更加强烈。本研究为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揭示了沪港通交易制度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对于深刻理解沪港通交易制度,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is a first attempt at gauging 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public debt issuance on the debt structure, risk profile and valuation of firms in an emerging market. We find that financial services firms, along with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re important early supporters of an organized public debt market. Firms in this market use equity, public debt and private debt funds simultaneously as need be. Consistent with predictions of the corporate debt structure literature, public debt-issuing firms are larger, older, more profitable, and less informational opaque than non-public debt-issuing firms. Moreover, public debt-issuing firms experience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both overall and systematic risks, and incur lower cost of capital following issuance than non-public debt issuers. These and other findings of the study suggest deepening national debt markets can be a fruitful financial market development exercise for emerging markets.  相似文献   

15.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深刻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交易者结构特征,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自利行为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沪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显著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抑制高管避税寻租动机,而且有助于改善公司信息质量、增加避税成本,从而降低企业避税水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一影响对于税收征管强度较低地区的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可以作为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促进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税收征管效率。这为后续进一步深化金融领域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通过企业创新渠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以2005—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银行集中度衡量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空间相关性;企业创新在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弱化大银行在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能够鼓励企业创新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结论为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等经济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何国华  刘林涛  常鑫鑫 《技术经济》2011,30(3):19-24,35
利用1991—2009年我国的相关数据,以专利数量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代理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研发资本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协整模型对我国金融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人力资本水平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速度最快;我国金融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存在时滞。提出加强金融市场的发展、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规模更有利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8.
Corporate innovation is an engi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bank shareholding is the phenomenon of having a bank as a shareholder. Their relationship, however, has been underexamined. We provide the first study on the direct impact of bank shareholding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Using patents granted to Chinese firms from 1999 to 2013,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bank shareholding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corporate innovation. Addition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eas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 can facilitate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bank shareholding on corporate innovation. We also find that bank shareholding works better when firms have effective external monitoring and when they are nonstate-owned firms with nonstate-owned banks as shareholders.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showing that (1) despite the restrictions some countries impose on bank shareholding, allowing it could be a good economic policy for promoting corporate innovation, and (2) successful corporate innovation requires proper monitoring and incentives.  相似文献   

19.
In the early stages of Western industrialization, innovation was the domain of individuals who devoted their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product or process, typically setting up a new firm in order to take the innovation to the market. Today, commercial R&;D is almost exclusively carried out by corporate laboratories affiliated with manufacturing firms. The corporate R&;D lab, however, did not exist in its modern form until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history of Western industrialization, thus, suggests that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incentives, and consequently in the natur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R&;D process, occurred around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ree questions arise. What is the nature of this change? What economic forces caused it? What are its implication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I construct a model where this change is endogenous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nomy toward industrial maturity. The change in the locus of innovation—from R&;D undertaken by intventor-entrepreneurs, to R&;D undertaken within established firms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production line—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market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is interaction captures the ess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apitalist engine of growth and provides an economic explanation of a “stylized fact” that has received no attention in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The endogenous market structure generates dynamic feedbacks that shape the growth path of the economy and determine the structural change it undergoes, including the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corporate R&;D labs. The evolution of market rivalry explains when and how established firms become the major locus of R&;D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