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溪 《经济研究导刊》2014,(18):253-255,284
各个时期的自由贸易区特点不同,不同区位的自由贸易区更是各有千秋,对自由贸易区历史发展特点和不同区位自由贸易区特点的总结对于上海自由贸易区的理念以及功能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决策是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之一,体现了中国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取向,是对未来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战略布局。而上海也因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立肩负了更高的国家使命。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决定设立中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因为上海产业基础优厚、经济腹地广阔。上海自由贸易区将具备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业开放、金融管制放开、"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等特点。通过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探索,为中国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常修泽 《经济导刊》2013,(Z5):64-66
2013年8月,国家决策层做出决定,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名称看,有两点特别值得关注:其一,据了解,原来地方申报的是"上海"自由贸易区,而最后批准的是"中国(上海)",名头凸显"中国",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地方层面的事情,而首先是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的大事,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也将是里程碑式的。本文立足连云港作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一带)东方桥头堡的实际,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连云港发展的影响进行,以期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与连云港实际的跨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7月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同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肩负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重任,要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无疑是其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重要意义的大事,其对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也将是里程碑式的。本文立足连云港作为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路一带)东方桥头堡的实际,对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连云港发展的影响进行,以期探索一条适应时代特点与连云港实际的跨越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自由贸易区是比保税区开放程度更高的开放区域.自上海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我国先后已有十一个城市获批筹建自由贸易试验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上海经验的充分推广,以后也将会有更多城市获批建设自由贸易区.对于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的贵州省而言,想要抢得先机,促进更好更快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发展,在现有保税区建设基础上探索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完成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升级是一条又快又好的道路.本文借鉴国内外自贸区经验,结合贵州省三大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特色,提出了适合贵州省综合保税区向自贸区发展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它就好比国家的一块"试验田",通过试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自贸区如何在中国落地,二是落地之后如何由上海向全国各地推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回顾总结其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球贸易加剧、国内改革遇到深水期及国内金融体系僵化的背景下,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的设立给全国尤其江苏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我们应很好的对接上海自贸区,取得更大的溢出效应。一、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历史使命1.贸易更加便利。我国各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已有约110个,实行的仍是"境内关内"政策,即"先申报、后入区"的海关监管模式。上海自贸区将允许企业"先入区,再申报",在自由贸易区实现"境内关  相似文献   

10.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正式挂牌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指出,要在知识产权、工商、税务等管理领域实现高效监管,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援助等解决机制。该文提出,加强上海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机制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成为当前重大课题,是实现"先行先试"目标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分析上海、义乌对外贸易存在的关联性,进而为义乌决策者提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主要有以下五大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法制保障等。连云港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借鉴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以制度创新推进自由港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来看是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但更多的是贸易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效率。如何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更好地为国家利益、进而在破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更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已经成为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战略性课题。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便利化选择是适应形势需要的结果。贸易便利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保障,特别是在海关程序等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尤为重要。上海自贸区通过扩大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推进贸易制度的开放和改革,为贸易自由化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商周刊》2013,(17):16-18
1979年的春天,"深圳特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如今,3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的大船驶到了深水区,改革的春风再次吹到上海。今年3月,李克强前往上海考察,为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开宗明义,随后7月,国务院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5.
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进程,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设立以来,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问题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内涵、特征、意义、建设实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虽取得了一系列显性的研究成果,但当前研究仍主要是基于自由贸易实验区自身展开的研究,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结合不太紧密,对于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建设等方面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等行政审批制度对外资企业的FDI作出了严格规制。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革上述外资准入壁垒制度,并且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诞生,相关的体制改革已然开始。那么,具有国情特色的外资准入壁垒政策的主要效应是什么,而新一轮体制改革又可能获得什么成效?本文基于新贸易理论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进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一定程度的外资准入壁垒,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理性选择。(2)放松外资准入壁垒,建立并推广自由贸易区,可能会带来"(企业向消费者的)转移支付"、"扩大内需"、"价格平抑"以及"国产化"等积极的政策效应。(3)上海自由贸易区以"负面清单"模式保留少部分产业的准入规制措施,这种渐进改革具有较强的合理性。改革外资准入壁垒制度,应该可以带来积极的政策红利。  相似文献   

17.
刘胜军 《经济导刊》2013,(Z5):70-7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出,引发全球关注。这是由于上海自贸区被广泛视为重启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也是新一届政府改革的练兵,更是观察三中全会改革、克强经济学和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转型的窗口。改革固然值得期待,但必须以理性的视角去分析。改革不是革命,注定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承担着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历史重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的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目前,全国申建自贸区之势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的省市区(含计划单列市)超过了30个,其中,14个省市区的申报材料已上报国务院.笔者认为当前应对自贸区申报“适度降温”,从战略层面统筹考虑未来全国自贸区的试验内容、整体布局、申报条件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侨务工作积极参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既是顺应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的迫切需要,又是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选择,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系统地分析了侨务工作积极参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使命、独特优势,并结合当前侨务工作的实际提出其更好地参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得出如下结论:侨务工作积极参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彰显出其独特的优势,包括海外华文媒体是宣传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桥梁纽带,海外侨胞是参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生力军,侨资侨智是建设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助推器.未来侨务工作积极参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打造“智慧侨务”;坚持以侨为本,发展“和谐侨务”;建立协调机制,打造“联动侨务”;加强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打造“魅力侨务”.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总结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广东、天津、福建三省市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扩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域范围.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的设立为福州的对外开放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必将有力推动福州文化产业的对外发展,开拓福州文化"走出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