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根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关于深化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经济的要求,林业战线依托垦区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形成了以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为主体的多元化林业经济体系,使垦区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笔者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对林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林业经济问题》1996,(5):40-44
三明市林业分类经营区划及其布局的研究三明市林业委员会分类经营区划及布局课题组一、三明市森林分类经营森林区划的其标准(一)公益林区划公益林是以满足自然生态防护、战备、保护和美化环境、科学实验等需求,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和林木。1、...  相似文献   

3.
分类经营森林 发展商品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经营森林发展商品林业张宗辉,林少山根据分类经营是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改革传统的经营方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才能促进林业的发展。一、商品林业发展的问题商品林业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森林经营。无论森林发挥什么样的效益,作...  相似文献   

4.
1.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的难点为了实现林业的多效益目标,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采取林业分类经营的战略,但在实施中各有千秋,各有策略。法国主要强调以木村培育为中心,实行三大模块的经营模式,即按工业人工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林进行经营;而德国则在森林分类的前提下,偏重林业的多功能效益,确立生态林业、多功能林业和商品林业相结合的一体化策略;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则是倒、面积林地上集约培育工业人工林以满足对工业村的需求,而对现有天然林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战略。不难看出,这些国家都实施了林业分类经营,但都有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速国土绿化、促进林业发展,日本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林业金融与森林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对于改善日本林业经营和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日本的林业金融制度日本的林业金融与森林保险制度,是以改善林业经营、振兴山村、推动林业健康发展为目的,为造林、间伐木材及特种林产物(如幼树)的生产与流通提供必要的事业发展资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流动资金以及低息优惠贷款的一种制度。按资金的来源及用途,日本的林业金融资金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资金、林业改善资金、促进林业高度化资金四类。(一)农林渔…  相似文献   

6.
如何振兴林业,以林业资源为基础,拓宽产业面,使林业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必须纠正以砍伐木材为主的经营林业的错误做法,树立以培育森林为主,合理采伐经营林业的指导思想。综合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做到以林为主,多业并举,以副养林。只有这样,才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近年来,由于我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培育森林为主及合理采伐经营林业上,使森林后备资源逐年回升。四年来,除去人为消耗6万m‘外,净增长为2.5万m‘,为实现此目标,我们努力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国家的规定,从保护生态…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对林业生产的各项资金均系无偿扶持使用。改革开放后,为了加速林业的发展,增加对林业的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林业的多种经营和第三产业的开发,搞活林业经济,从1979年开始,我省建立了财政支农周转金(用于林业的称林业周转金),先后实行了国有林场多种经营周转金,速生丰产林造林周转金,两林基地(用材林、经济林)造林周转金,国营苗圃育苗周转金,森工企业生产周转金。与此同时,林业部也于1982年先后建立了国有林场多种经营周转金,国有林中幼林抚育和集体林中幼林抚育周转金。多种经营、苗圃生产、…  相似文献   

8.
浅析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建设发展的主题,本文结合林区的森林实际,以永续经营、分类经营、资产化经营和生态经营为途径,探讨分析森林的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9.
<正> 一、营林业现状随着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营林业得到长足发展,由过去个体群众经营为主转到以国营、集体经营为主;由直播扦插造林转到挖穴整地实生苗和机播造林;由过去的零星分散、粗放经营转到集中连片、相对比较集约的经营,特别是九十年代引进世行项目造林以来,通过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林业生产与管理方法,更是有力地促进了我县营林业的发展,面积核实率、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达90%以上。据调查统计资料:我县解放以来人工造林面积105万亩(截止1991年底数据),约占林地总面积324万亩的三分之一,营林业成了林业产业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是一切林业产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林业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无不直接或间接与森林资源有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也首先是森林资源的持续、稳定、高质、高产发展。因此,研究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对策,首先要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清晰的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和林业大)“业发展目标,构建适合云南林业生产力实际水平和特点的新的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模式。可以这样认为,不推进森林资源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的转变,不突破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的瓶颈矛盾,整个林业产业的改革和两…  相似文献   

11.
根据林业部林外出字[1995]65号出国任务批件,林业部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司组成了以森林经营处长胡培兴同志为组长,吉林、黑龙江、辽宁省林业厅(森工集团)森林经营处(局)长一行6人考察组。于1995年7月1日一7月12日,对美国西雅图惠好公司森林经营与管理进行了考察。考察目的:主要是通过对美国森林经营管理的考察,进一步加深中、美两国的林业技术交流,借鉴美国惠好公司森林经营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有林和集体林的实际情况,以加速国有林区营林体制改革和推行林木生产商品化改革。这次考察由于中土畜进出口总公司、美国ACDA公司苏星…  相似文献   

12.
三明市林业分类经营规划总体研究潘子凡,肖方一、森林分类原则标准及区划目标和布局1、商品林的分类原则(1)坡度小于25度,A+B层厚度40厘米以上,土壤肥力Ⅰ、Ⅱ地位级的有林地、疏林地、宜林地;(2)距离现有或拟建的交通线路不超过3公里,能最大限度地降...  相似文献   

13.
国有林场除了在拥有的国有林地上进行营造林建设之外,还积极向社会林农租用林地造林,造林用地的规模日渐扩大,森林蓄积量不断在增长,资源的充分利用摆在林场的重要议事日程;国有林场走立体林业的道路,开拓林业产业经营,发展林产品种养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经营性产业,方兴未艾;建起下游产业,辐射三产业,攀缘关联企业的产业链条长,经营规模大,创收力增强。以上不同的单项,在创新经营发展环节中,都程度不同地与税收密不可分,不是流转税,就是所得税,不是财产税,就是行为税。为了维护林业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法降低税收成本,从税制的不同侧面探讨大产业经营中的税收风险管理问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正> 龙岩地区林业用地面积235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6%,有林地面积1886.4万亩,森林覆盖率66.8%,活立木蓄积量7415.3万立方米。改革开放十四年来,全区林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1989年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以来,三年完成宜林荒山迹地造林210万亩,提前一年完成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造林任务,它标志闽西林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近年来着重抓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全区林业经营已形成了以国营为骨干,集体为基础,个体为补充的多形式、多成分、多层次的造林育林的新格局。按经营形式划分,国营(林场、  相似文献   

15.
森林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张建国 《林业经济问题》2002,22(3):131-133,144
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 ,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而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发展必须以森林经营为基础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面对当前我国的林业形势和实际 ,要确立“生态林业”的发展思路 ,放开商品林经营 ,改革林政管理制度和税费制度 ,改革和完善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林业投资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伟大变革,由此,林业市场化当属必然。一切林业经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均应放在这种经济变化的大背景之中,基于这一观点,形成了我对我国R前林业投资问题的几点看法。一、林业分类经营与投资机制问题林业分类经营在技术上是以林业两大体系即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不同经营目的出发,按森林资源的主体功能进行分类的。目前,对于林业两大体系并无明确提法。从理论上说,林业生态体系是以全部森林资源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任何商用林均包括在内,其本质特点是保持生态平衡;而林业产业体系也是以全部森林…  相似文献   

17.
五、与法人相关的林业关系税制特例。(一)造林费的摊销特例蓝色申报法人,且接受森林建设计划的森林所有者,在1983年4月1日至1996年3月31日期间,依据该造林计划,为营造森林而发生的造林费(种苗费、栽植费、补植费、平整土地费等),在计算林木事业年度所得额时,第一年可  相似文献   

18.
森林作为大自然的绿色使者 ,生态系统的调解屏障 ,成为可持续发展中十分重要而关键的环节。为此 ,国家正式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给林业进行了重新定位 :由是一项产业转向主要是一项公益事业 ;由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转向既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 ,生态效益优先 ;由用材型林区转向以加强保护、休养生息为主的林业建设区 ;由混合经营转向分类经营 ;由基本以人工造林为主 ,造乔木为主转向按经营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和植被组合。这是林业进行战略大转移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动作。…  相似文献   

19.
长期沉睡、无人问津的昆明地区(含三区一市六县市)林业文化碑,这些林业文化碑是历史的见证与缩影,是林业的活历史、活文物,是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林业文化碑是我们绿化造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  相似文献   

20.
随林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商品林业(木材培育业)在支持我国林业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将愈来愈明显。如何重塑我因商品林业经济支持策略,增强其自主决策与自主经营能力,提高其经济效率,将成为商品林业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商品林业的经济支持策略作了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促使商品林业建立新经营体制并实现良牌运转。(一)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的深入,政府将逐步地放松对商品林业的规制,这是大势所趋。放松规制意味着政府将减少或放弃对木材培育活动的直接介入,放松或取消对林业经营单位的各种经济约束,使木材培育的基本生产单位──林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