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老年人体质的增强、闲暇时间的增多、养老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选择旅游养老的生活方式,三亚则是北方老人最青睐的目的地之一.所以本文针对三亚老年游客的基本信息、旅游目的、旅游方式、消费支出等行为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三亚老年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开发老年旅游产品、细分并扩大老年旅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旅游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断升温,旅游消费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但是现实中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人数远远达不到预期数量,大学生群体的旅游消费体系还未完全成熟定型。因此本文从大学生对旅游信息的获得、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行为偏好、出游频率和旅游产品决策等选择的倾向出发,重新审视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细分和发展趋势,结合西安高校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供给特征,最终为大学生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和利用的提出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解杼  张捷  刘泽华 《经济地理》2004,24(6):852-855
引入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地理细分市场进行分析。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距离等常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引入若干表征旅游者行为与消费等指标因子,比照常见的几种旅游市场空间分析方法如引力模型等,对江西省国内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多因素计量分析。文章对旅游者行为与消费因子的引入更为准确地刻划了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特征,并得出了核心客源市场。最后从客源地经济水平与旅游者行为与消费两个角度指出了旅游市场开拓的方向,为旅游地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方法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宏博 《经济论坛》2012,(9):128-130
为了探索旅琼俄罗斯游客的旅游消费偏好规律,本文作者在2011年7~8月在海南省6个主要旅游城市对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旅琼俄罗斯游客的旅游决策可控因素和旅游消费偏好行为。提出旅游偏好既与俄罗斯游客自身特质有关,又与目的地形象、旅游宣传促销紧密相连,认为形象导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游客的选择偏好。研究表明,旅琼俄罗斯游客具有明显旅游消费偏好行为。  相似文献   

5.
城步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定位与营销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远芬  刘玉桥  魏晓 《经济地理》2003,23(3):414-41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与营销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分析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客源市场规模、时空分布规律和游客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城步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开发定位进入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城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客源市场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6.
构建“城市即旅游”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旅游即城市”新战略,构建“城市即旅游”的新格局,其实质就是要把旅游发展全方位地融入无锡整个城市发展,打造“山水名城”的大背景中来规划;就是要把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内在动力和支柱产业来打造;就是要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就是要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和旅游特色,从而使城市不再是中外游客的过境地,而是中外游客的停留地;不再是中外游客的集散地,而是中外游客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胡方雨 《时代经贸》2011,(6):146-146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旅游消费群体,而旅游企业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关注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分析以及对青岛市旅游开发的潜力及可行性分析,为青岛旅游企业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旅游消费群体,而旅游企业对这一细分市场的关注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的研究分析以及对青岛市旅游开发的潜力及可行性分析,为青岛旅游企业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天华山森林公园游客特征及旅游消费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游客的旅游消费有利于探寻旅游地发展演进规律,为旅游产品开发调整、客源市场宣传促销提供研究基础。从游客的人口学特征与游客行为特征两方面对天华山森林公园旅游群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华山森林公园的游客以省内城市的青壮年人为主体,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自驾车和随团旅行的中等收入者、旅游目的以欣赏风景为主的游客占绝对优势,且以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是潜力很大的目标群体。旅游消费影响因子相关分析表明,客源地、职业、收入水平、停留时间4个因子与其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内地赴港游客是深圳市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本文对游客消费特征、购买行为、购后行为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赴港游客在深圳消费行为的因素。研究表明,通过深圳的赴港游客有三分之一在深圳停留,并且以个人游的中青年游客为主,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旅游目的影响他们的停留动机、停留时间和停留目的。所以,应提供便利的交通,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扩大酒店规模,拓宽营销渠道和开发潜在游客,以更好地针对内地赴港游客发展深圳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假日旅游产品开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彦  佟玉权 《经济师》2003,(7):131-131,133
进入新世纪 ,我国假日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传统单一的假日旅游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假日旅游消费需求。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者和经营者应该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 ,开发不同系列的假日旅游产品 ,满足市场需要 ,以实现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确保假日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入境游客对旅游服务质量感知评价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以对我国六大旅游热点城市——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桂林和昆明入境游客市场调查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不同游客特征和国家的入境游客对不同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的感知和评价,为我国开拓入境旅游市场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自驾游的重要性凸显以及自驾车旅游研究的增多,自驾车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在旅游消费研究中,对自驾车旅行模式的细分市场研究尚不多见。以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二项逻辑回归方法,对不同旅行模式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出游天数和消费总数对自驾车旅游者选择旅游模式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出游天数的增加,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多目的地旅游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加;花费总数越高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多目的地旅游的概率越高。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变量总消费、日均消费以及餐饮、交通、住宿、门票、购物、娱乐和其他消费进行分析,以证明旅行模式对自驾车游客消费的影响,结果揭示,旅行模式是自驾车游客消费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4.
游客感知价值是重大事件成功举办和有效运营的市场基础,是旅游目的地良好口碑形成的前提条件,良好的顾客感知既是重大事件成功的标志,也是其后续开发的基础与前提.本研究在对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调研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博览会类重大事件国内游客感知价值维度测量模型,分析不同人口特征细分市场与行为特征细分市场上游客感知价值的差异性及其来源,探索感知价值形成的相关性.本研究丰富了重大事件相关研究内容,促进游客体验价值理论本土化发展,实践上,对于包括世博会在内的国际性重大事件旅游在我国可持续发展及其后续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英红 《经济师》2005,(10):139-140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与营销已成为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在分析嘉兴市旅游客源市场规模、空间分布规律和游客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嘉兴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机制和开发定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嘉兴市旅游业客源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16.
市场营销的战术从旅游经济学角度,通常可按游客年龄性别、出游目的、出游时间、逗留天数、消费层次、文化程度等划分,细分市场的种类呈多样化的特点,决定了细分市场的针对陆,定位不准、不当、不周,必然如“盲人摸象”,使营销陷入只“营”无“销”的境地,弄不好还会损兵折将,徒劳一场。事实证明,宏观上的细分市场,从旅行社作业面上看,最直接、最有效、最简便、最易行、最“有利可图”的战术。笔者将这一市场细分的思路及营销战术,从几方面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景区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还是从景区的旅游资源来看,"渤海国"旅游景区都应定位于文化旅游市场。根据游客出游动机强度以及体验深度,景区应对现有市场做出细分,并通过形象塑造、差异化、资源整合、人员等战略安排,不断提升景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普及化,女性旅游者需求的层次性、差异性以及女性旅游产品的单调性、雷同性等特点,使得女性旅游市场的细分成为必要,因此本文结合女性旅游市场的特点对女性旅游市场进行了细分,并且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细分子市场的特征,以便旅游企业向女性旅游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王颖  齐子鹏 《经济管理》2015,(2):119-127
本文创新性地将游客甄选旅游景区定义为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选择问题,通过建立信号发送机制下的游客与旅游景区经营者之间的行为博弈模型,得出游客遵循极致化行为逻辑,进一步联系旅游需求形成过程,说明旅游需求的根本特征表现为极致性,并使用我国旅游经济经验证据,验证极致性旅游特征真实存在。同时,本文还指出,我国旅游市场中同时存在总量短缺和由于极致性旅游产品的整体性供给不足导致的结构性短缺,使用旅游创意技术增加生产极致性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是根本解决途径。此外,建立旅游产品质量信号机制也有助于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旅游市场扭曲。  相似文献   

20.
刘伏英 《经济导刊》2009,(11):37-38
市场细分促进经济型酒店的诞生 大众化的旅游活动衍生出多样化的产品需求。消费者购买欲望、购买态度、购买行为的不同,把整个产业市场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消费群体文化背景、消费水平、消费观念、经济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买方市场状态下.卖方很难以单一的产品类型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互有差异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