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涂是浙江省海岸带六大优势资源之一,是极其宝贵的土地后备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好海涂资源,对发展农业、渔业、港口、交通、滨海工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海岸水流、风浪等动力条件下泥沙运动的结果,沿海形成以堆积地貌为主的海岸,提供了广阔的海涂资源。 人多地少是浙江省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之一。全省现有总人口4121万,其中农业人口3455万,耕地2617万亩,人均耕地仅0.64亩,不足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半数。人多地少的矛盾成为浙江省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海涂资源概况 福建省陆域海岸线长3051.02公里,岛屿岸线长1779.26公里,海涂面积2069.16平方公里,0~20米等深线浅海面积8959.52平方公里。开发利用这部分海涂资源,对振兴福建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海岸带类型及海涂分布 本省海岸以基岩海岸为主体,沙质和淤泥质海岸与基岩海岸交错分布。沙质海岸多分布在开敞的海湾内,淤泥质海岸多分布在深入陆地的港湾底部、河口或湾内较隐蔽的部位。此外还有部分红树林海岸与河口平原海岸(见表1)。  相似文献   

4.
我国海涂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涂是我国海岸带资源的一部分。海岸带由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三部分组成。潮上带指大潮高潮线延伸至陆上10公里以内的地带;潮间带指大潮高、低潮线之间涨潮淹没、退潮露出的地带,亦即海涂资源部分;潮下带指水深0—15米之间的水下区域。这次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表明,三部分总面积达24.9万平方公里,其中潮上带占41.5%,潮间带占8.7%,潮下带占49.8%。 下面谈谈我国海涂资源的分布特征,利用现状和合理开发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上海滩涂农业利用的现状及意义 上海市位于宽阔的长江口南侧,海水和江水在这里交汇。长江每年4.68亿吨的输沙量约有一半在此沉积,每年可增加土地面积20多平方公里,这给上海市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其中适宜圈围的滩涂面积约占全国海涂面积的4.5%。围垦滩涂,开发土地资源对上海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郊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是增加了土地的后备资源,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由于城市的发展,上海市的人口和城市用地急剧扩张,耕地面积大量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云和县依托森林资源发展木制玩具产业,其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份额占据了浙江省的70%和全国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国木制玩具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随着木制玩具企业规模日益壮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矛盾日益突出。面对逐渐形成的“小资源、大市场”局面,云和县林业局以组织实施丽水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123”工程为契机,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细化管理的办事方式、链式服务的创新理念,“三轮驱动”为木制玩具企业构筑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萧山市第二农垦场是七十年代初围垦海涂建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场经济取得长足发展,成为萧山市第一个利润超100万元的农垦企业。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思想束缚,农场始终跳不出计划经济的圈子,敲不破“大锅饭”,砸不...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临海市桃诸区,1949年后利用海涂发展柑桔生产,成效显著,成为全市的创汇基地。该区海涂种桔已发展到1.5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0.75万亩,总产量10948吨,总产值935万元,平均亩产值1312元,柑桔收入占种植业收入62.1%。重点产区人均柑桔收入达1196元。有不少高产典型亩产突破万斤关。桃诸区发展柑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初栽的是实生菌结果晚,用温州蜜桔高接换种后,只开花不结果,后又采取了深沟、深翻、深施肥的改土排盐措施,产量从1972年的21公斤,增到1974年31万公斤,1980年达到55万公斤,为海涂种桔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9.
发挥优势扶持龙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王廉隅黄宣鹊浙江省奉化市莼湖镇地处象山港畔,属沿海半山区。全镇31个行政村,29万人口,耕田面积21285亩,山林面积59765亩,海涂面积5000亩。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抓好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沙扒港和电白港是粤西重要港湾。岸线曲折,海湾深入内地,拦门沙堤普遍发育,沉积环境良好。在潮间带和紧邻水深5米内的浅海湾形成大片海涂,面积约40万亩,其中潮间带约13万亩,这些海涂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较合宜,热量资源丰富,避浪条件良好,是广东发展海水养殖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文根据作者近几年来参加广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所得的部分资料写成,旨在阐述该区海涂土壤的基本特性,为合理开发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钱塘江南岸,肖山县赭山乡同九号坝之间,有两万亩盐碱海涂。1969年,在这里建立了两个规模相当的农场——肖山五七农场和国营红垦农场。前者由头蓬盐场的移民组成,为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仅占世界平均数的27%,土地资源十分宝贵。浙江省上虞县对杭州湾南岸的滩涂,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已围垦9个丘,计16.31万亩。不仅使全县耕地从1969年的55.2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60.76万亩,而且累计创造出总产值3.5亿元。这充分证明开发利用海涂资源是一项“造福后代,受益当前”的伟大事业。但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海涂面积大,增养殖条件好,应采取以增养殖为主导的综合性开发和生态经济的原则,要严格控制堵港蓄淡,并防治污染;淡水从陆域蓄水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4.
在开发农业资源,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海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势在必行 “外向型”海涂经济,是一种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的新型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多样化、高质量的海涂产品为手段,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具体表现为:在农产品市场上,由满足国内市场需要为主,逐步转为内外贸结合,以外贸为主;在产品结构上,由传统的鱼、虾、贝、藻等产品为主,逐步转为以新兴食品、精质食品和名恃优产品为主;在产品形态上,由原料商品、低值产品为主,逐步转为深度加工,多次增值的最终产品为主,在生产经营体制上,由贸、工、农各自为政,逐步转为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  相似文献   

15.
全国农业区域开发治理实验区工作进展情况和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李仁宝(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北京100026)继1995年3月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在浙江省召开了农业区域开发治理实验区经验交流会之后,各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根据会议精神选择上报了一批农业区域...  相似文献   

16.
记者获悉,近日浙江省俞州市三门县洋市涂淤涨型海涂区域农业围垦用海规划获国家海洋局批复,这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复的区域用海规划。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掌握监督区域内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现状,以便今后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监管,上海专员办对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现状开展了首次调研。调研采取与主管部门座谈、资料查阅、养殖场走访、与养殖户座谈等形式,较系统地掌握了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经营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质古老.历史悠久,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动植物资源丰富。早在1956年.天目山就被划为“森林禁伐区”.1986年7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成员.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于2001年成为AAAA级景区。通过50年的探索与发展.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已迎来“二次创业”、实现新腾飞的契机。天目山管理局立足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需要.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科研攻关、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的共同保护、相互促进,已经使保护、管理与开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浙江省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状况,调查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其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贡献,以期为浙江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文章采用资料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浙江省休闲农业资源的区域分布状况,分析浙江省发展休闲农业对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和休闲农业资源(农业生产资源、农民生活资源、农业生态资源)对休闲农业的推动作用,根据游客、村民和旅游从业者对休闲农业资源贡献值的打分结果计算不同休闲农业资源对休闲农业发展的贡献率。[结果]浙江省在发展休闲农业后,超过50%的休闲农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只有很小部分休闲农业资源仍然没有得到开发。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贡献率农业生产资源贡献率农民生活资源贡献率。[结论]浙江省休闲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高。农村生态资源对休闲农业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地理环境和农村自然风光。各种休闲农业资源贡献率虽有不同,但都有存在的价值,各种休闲农业资源共同发挥作用,促进本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乐清湾地区海涂演变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乐清湾地区海涂资源现状特征、开发状况的基础上,从自然和人文因素两方面探讨了研究区海涂演变的动力机制;自然因素包括海平面升降的作用,沉积物质来源,水动力因素和地形地貌条件;人文因素从历次围垦造地和漩门堵港造成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