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结合公司改组,创建统一的设备管理机制,以TPM为指导建立规范、高效新体制,把设备保养体系、点检管理、设备状态检测、寿命周期管理、故障缺陷管理,以及设备信息化分析应用等流程进行有效集成,实施主动、预测和预防维修,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设备管理方式的不断变革,对管理现代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引入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设备综合管理的基本要点 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无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设备综合管理的职能应包括设备故障预防、设备保养、设备生产质量保证、设备诊断与故障排除等内容。 设备管理系统一般是由设备自动诊断系统、定期诊断或点检信息管理系统和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点检模型的煤矿设备管理信息平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设备维修保养为中心、全面的设备状态检修为目标,设计了煤矿生产设备状态信息采集、处理的方法与流程,建立煤矿生产设备管理的点检模型、设备运行状态分析方法和设备故障、维修等标准,从而创建了煤矿生产设备管理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
基于移动终端APP的设备维护及维修管理系统,使维护和检修人员可以在现场将设备的点检、润滑、保养和维修情况实时记录并上传到管理系统。设备维修、点检等过程的照片、视频也可以随时上传到管理系统,使设备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是可追溯、可视化和便携操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设备维修管理的探索,形成适合企业设备特点的可靠性维修模式,把设备保养体系、点检管理、设备状态检测、寿命周期管理、故障缺陷管理及设备信息化分析应用等流程进行有效集成,实施主动维修、预测维修和预防维修,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一目了然TPM"设备管理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以一目了然工程为基础,以落实设备点检为核心,以设备综合效率和精益制造生产率为目标,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管理保养维修体制。最终追求的是公司实现"零"目标,即追求零缺陷、零事故、零灾害、零浪费极限目标。通过中远海工实践案例来探讨"互联网+一目了然TPM"设备管理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学习国内外设备管理与维修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起设备管理与维修的“强零”系统工程。“强零”系统工程的核心是:“强保养,零等候”,追求设备完好与可靠。所谓“强保养”是制定和实施以生产者为执行主体的各项制度,实行定期强制性保养,设备管理与维修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指导。所谓“零等候”是指当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冬候维修人员的时间为“零”;等候维修备件的时间为“零”(辅以合理的备件资金占用定额);等候维修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机械工业部门,围绕着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中什么是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工作,改进维修管理首先应抓好什么工作才能把其它业务全面带动起来,展开了议论和实践。有的提出全面推广日本 TPM 体制、抓好点检是关键,有的认为抓好大修是根本,还有的主张抓三级保养符合中国的国情。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为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打好基础,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首先应重点抓好设备技术状态的管理和故障管理两项工作,从而推动设备管理其它业务全面开展。第一部分:设备技术状态管理一、为什么要进行设备技术状态管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KUKA机器人的故障进行跟踪、分析、总结。发现有部分故障是突发的,有部分故障可以提前预防。随着设备工作年限的增加适当调整点检频次,更改保养周期和计划更换周期,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通过维修案例,描述可能的弯路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措施,希望更多的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人员分享,共同提高智能设备的维修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实行点检定修制是当前设备管理的客观需要点检定修制最初是日本对从美国引进的设备预防维修制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全员、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即在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人员为责任主体的一种设备管理模式,国际上也称为TPM。应用这种设备管理模式,将有效地防止设备的“过维修”和“欠维修”,在减少设备故障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时间和检修费用,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工业企业领域。我国发电企业最早引进点检定修制设备管理方法是上海宝钢集团的自备电厂,当时宝钢在引进现代化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点检定修制的设备管理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备故障统计分析验证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发现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为设备维护、保养、维修以及更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点检工程技术中心设服字[2017]16号有关设备管理与技术从业人员:人社部于2017年9月13日发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设备点检员"成为81项技能人才里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有关设备管理与维修领域的职业资格。为改善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推动设备管理和技术水平,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点检工程技术中心定期举办"设备可靠性管理实务暨设备点检员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本期培训邀请华东区域及其它省份设备  相似文献   

13.
介绍大型锻压设备的管理方法,分别从设备常见故障项目内容、维护要求、备件管理与储存3个方面讨论、分析160 MN等温锻液压机运行特点。通过记录和总结设备两年内发生的故障项目和故障发生周期频次,制定设备维修管理计划和备件采购周期,做好备件报备与管理。设备管理人员根据维修计划按月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大幅降低常见故障发生的频次,保证设备可靠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4.
维修性 maintainability设备易于维修的特性。运行的设备应便于进行清扫、点检、润滑、调整等日常保养活动。维修性的定量表示为 :一旦发生故障 ,能在规定的维修条件下及时完成修理作业的概率。可用性 (可利用率 )availability在要求的外部资源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设备在规定的  相似文献   

15.
正培训光盘特色1.名家讲座实况录像,内容丰富精彩,实战派讲座;2.可反复观看学习、消化吸收,达到培训收效的最大化。主要内容系列一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思想理论与实用技术方法当前主要有现代设备管理与维修的思想理论怎样确定设备点检的方式方法?怎样进行故障的统计与分析?怎样进行设备劣化分析与预防?怎样制订设备检修计划?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点检工程技术中心设服字[2020]02号各企业单位:随着工厂对设备管理与技术需求不断提升,做好设备预知预防性维修已成为设备运行稳定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成为企业生产稳定运行的核心内容。建立完善的设备预知预防性维修体制可以避免非计划停机,保障运营安全。因此,提高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分析水平,加强经验积累和学习,已成为当今企业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资产效能的重要手段。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点检工程  相似文献   

17.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无法对设备检修、巡检、点检作业过程进行卡控,且人工统计设备管理数据费时费力。从基于设备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备管理新模式入手,阐述卡控设备检修、巡检、点检作业过程及如何实现设备管理数据统计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设备点检制度.就是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管理体制,按照制订的标准定期、定点地对设备进行检查,准确掌握设备技术状态、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和劣化趋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以提高设备工作效率,延长设备寿命,确保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其实质就是全员参与、全员管理、责任到人,以预防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以定修为目的,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检修的严肃、科学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港口装卸设备种类多、生产作业线长、作业环境恶劣等特点,论述在设备管理中实施岗位司机点检、设备维修人员巡检、技术人员专职点检模式的重要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医技、临床科室设立设备管理员,通过培训掌握必要技能后,辅助医学工程科工程师进行设备管理,比较设立前后设备一级保养落实率和安全隐患排除率、设备维修比例。结果表明,设立临床科室设备管理员参与设备管理,使其对设备使用和维护更专业,更好落实了一级保养率,减少了安全隐患发生及设备维修频率,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