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宝娟  乔然 《品牌》2012,(4):46-47
<正>山西省新农合参合率达98.94%山西省卫生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参合率达到98.94%,参合人数较去年净增9.0013万人。我省调整后的新农合补偿方案呈现出多个亮点。各级财政今年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同时提高了补偿比例和封顶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从70%提高到75%,最高支付限额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全面  相似文献   

2.
王佩 《商业时代》2013,(1):106-107
我国深化医改以来,新农合制度在覆盖范围、筹资水平、报销水平、保障范围、经办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面临着由"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本文认为,十二五时期新农合制度质量提升路径在于:全面实施门诊统筹,逐步拓宽保障项目,不断提高报销水平,改革创新支付方式,大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制度的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测评了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发现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与新农合报销比例、报销手续呈显著正相关,与是否参加其他健康保险、当年家庭医疗费开销、个人期望筹资金额呈显著负相关,且这五类因素对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调查显示,63.1%的参合者对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表示满意,远低于同期调查中对新农合医疗制度总体90.3%的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问:参合农民如何参与新农合基金监管?答:新农合基金是农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但不法分子总想通过各种手段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他们骗取大量新农合基金后,参合农民能够报销的基金就减少了,当参合农民真正生病住院报销时受益水平会下降。因此,从新农合制度建立时就要求村卫生室要公示本村参合农民门诊及住院的补偿情况,让参合农民参与监督,防止新农合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农民健康状况的一项惠民制度。通过以新农合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西峡县为调查地点,从感医疗机构和患者两个角度考察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总体上看,新农合制度改变了农民的就医意向,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看病贵"而弃医的情况,但也存在着新农合制度重治疗轻预防,报销制度存在缺陷,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力度不够等问题。我国应进一步适度提高对疾病预防的补助力度,调整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加大对医疗机构补偿力度,进一步发挥新农合制度的作用,从而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商》2016,(2)
新农合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并引导,农民自愿参加的一项农村医疗政策。这项政策是由个人,集体和政府、社会民间的投资,共同筹资基金,为乡村中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提供医疗费用保障。新农合的报销费用是由医疗定点机构报销,农民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目的是减轻农民支付能力负担。新农合主要有需求方、供给方和监督方三方主体参加,然而这三方在参与新农合的过程中,都存在各种各样形式的道德风险。农民在参加新农合的过程中,以及对新农合的认识了解中,以及定点医院在实施新农合政策中,政府的监督力度方面上,存在了不同种骗取、不合理利用基金的行为,我国政府建议可通过完善城乡医保制度、巩固完善第三方付费机制并实行方方面面的监督,加强法律对其监管力度,防范基金风险,尽量减少道德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云南省元谋县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财政补助标准和费用报销比例,最大限度降低医疗费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合及大病补充保险带来的实惠。元谋县根据有关政策,通过提高财政补助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建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规范报销程序、简化结报手续等措施,不断减轻群众筹资压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为扩大群众受益面,元谋县及时将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和艾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农合政策不断出台,调整,定点报销医院对新农患者支付方式也不断转变,改革,定点医院这样的改进不仅优化了医院财务处理流程,同时简化了新农合患者报销手续。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学术)》2013,(34):88-88
据国务院医改办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已在8个省、市实现异地即时报销。而国家新农合信息平台最近开通试运行,并与北京、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9个省级平台互联互通,今后参合农民将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异地就医即时报销。到2015年我国将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报销。  相似文献   

10.
郑贵 《致富天地》2010,(6):18-19
问:国家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上有什么新规定? 答:2010年开始,国家进一步提高财政补助水平,全国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50元,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参合农民按每人60元标准补助,对东部地区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助,地方财政补助标准相应提高到60元,农民个人缴费由每人每年20元增加到30元。随着上述政策的落实,参合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和受益面将进一步提高和扩大,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相似文献   

11.
刘芳 《现代商业》2013,(30):66-66
目的:研究医院新农合垫付直报管理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方法:分析新农合结算的业务流程,通过医院新农合垫付直报管理的相关系统。结果:农合管理人员在使用该系统后可以精确计算出农合患者的补贴数额,财务部门也清楚的掌握农合办的账目。结论:该系统给新农合患者报销结算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让医院新农合的账目管理和数据统计更加规范,也提高了新农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以问卷调查所得的370份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基于农民就医环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评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药品价格、服务态度、报销方便程度、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有显著影响,而就医的方便程度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床位的紧张程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没有有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较为集中,在较好和一般之间,偏向一般。新农合在医疗技术水平、药品价格、服务态度、报销方便程度、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刘书凤 《商》2013,(8):112-112
"新农合"是针对农民而制定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县试点,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的全覆盖。随着"新农合"制度的落实,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之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医疗保障水平偏低、报销程序繁琐、筹资体制不合理、监管机制弱化等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就"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河南省某市的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软件,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是:参加新农合农民的职业与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显著负相关。而去年人均收入水平、期望缴费额、实际报销比例、是否主动加入新农合和新农合服务是否到位,与新农合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一)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GDP年平均增长9%,为提高人民生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消费能力和水平也随之增长,1980-1999年,城镇、农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由426元和193元增加到4800元和1920元,增长11倍和1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9%和4.7%,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由239元增加到2594元,增11倍(见表1)。  相似文献   

16.
田德生 《品牌》2010,(Z1):29-31
临汾的发展,近年来,在三晋大地是一个关注点。临汾的发展,事关全省发展稳定大局。2009年,临汾市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双重影响,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由大幅下滑到稳步增长的重大转折,呈现出稳中有增、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2009年,该市生产总值完成738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374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3%;财政总收入完成137.7亿元,位居全省第四,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2.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45万元,同比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58元,同比增长6%。特殊之年能取得如此成绩,的确来之不易。近日,记者就该市在负重转型中如何推进"三个发展",专访了中共临汾市委书记谢海。  相似文献   

17.
“十五”以来,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突出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20.2亿元,增长28.5% ,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0.3%提高到12.16 %。主要优势产业增长加快。2003年,全省生物技术与现  相似文献   

18.
新农合对引导贫困农民对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均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提高了其对门诊及住院服务利用度。但新农合当前的补偿力度尚不能完全保障贫困农民的合理医疗服务需求。本文就此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9.
内部控制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域处于发展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本文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的角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政府开始重视对新农合内部控制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使新农合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例如,在资金筹集方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建立新农合财政专户;在资金管理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配备专门的从业人员,实行职责分离;在资金使用方面,建立合理地报销制度,报销程序严谨而清晰。但部分地区新农合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内部控制管理缺少监督和有效的评价,对强化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少主动性和动力,造成部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失效;一些地区虽然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执行,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保护资金、降低风险的作用;少数地区因为缺乏控制认知,或为了节约成本,并不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影响新农合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新农合制度作为针对农民制定的医疗保障体制,随着新农合制度的落实,新农合制度在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各种问题与不足,新农合保障水平不高、繁琐的报销手续、筹资机制不够长效、管理与监督体制不完善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因此,为在本质上提升新农合制度实行有效性,针对问题与不足,制定有效完善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在分析新农合制度所存在问题基础上,探究出健全新农合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