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速写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速写的功能及作用。指出速写既是艺术,又是一项艺术学习,既是独立的一种绘画门类,又是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段。对中国画的基础训练和创作而言,速写的美术教育价值也超过了一般的专业基础训练的意义,其基础性作用、情感的介入意义和思维训练的功能在中国画学习与创作中日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孙逸楠 《魅力中国》2014,(19):135-135
速写是造型的基础,对于绘画起着至关重要的基本作用,陈玉先先生的速写结合中国写意人物.以写意的笔法融入速写之中,绘制了大量的动态速写。其作品写意出神、墨韵生动令人赞叹。我写此文章旨在从陈先生的速写出发,讨论速写中的写意味道。  相似文献   

3.
朱青枝 《魅力中国》2012,(32):193-193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他的第一次美术学习应该是艺术化的学习,我们应该走进生活中,深入到大自然中,来呼吸这种气息。我们应该在人物学习的同时加入风景写生这门课课,多画生活当中的风景速写,人物场景速写,这会给学生们带来一辈子的收益.  相似文献   

4.
在基础素描训练中,速写、慢写和长期作业都是培养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们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并有着相互不可替代性。但是,它们各自存在着一定缺陷和弱点,在素描的基础训练过程中,应将上述三种方法有机的灵活的综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任成文 《魅力中国》2014,(18):127-127
要弘扬和发展,就必须从建立现代化的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代表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中国花鸟画艺术。其造型训练包括临摹和写生。那么如何做好花鸟画教学的基础教育?一是开拓题材的范围;二是提高花鸟画表现的要求;三是丰富花鸟画的造型语汇;四是不能抛开缘物寄情的传统。在绘画技法上要做到抓住“神”与“情”这两个要点,先捕捉物象风骨之精神,抓住其突出特点,提炼画者对生活的感悟,营造出画里画外深厚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6.
陆本瑞原为中国出版科研所常务副所长。新中国成立前,他曾是江苏地下省委外围组织“益友社”成员,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在西南服务团进军大西南途中,他用速写画的方式记录了战士们行军途中的真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马亮 《西部大开发》2011,(10):91-91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等一切空间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创作艺术品质的高低。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等,而进行因材施教,把握住素描造型思维及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素描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应有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杨韦 《西部大开发》2011,(4):161-161
速写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绘画表现手段,是获取信息的手段之一,是直接观察、体会、记忆、记录天地之间形形色色的自然状态。也是艺术家收集素材、素材创作所需的基本材料,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又能借物达情的创造力。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艺术家的造型能力,又能培养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素描教学仍偏重于传统技法的传授,不能适应艺术设计专业对人材个性的培养要求。应将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由纯技法教育改为素质教育.在培养造型能力的同时努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应该用设计的思维看待和理解客观对象,引导学生将独立思考与广泛涉猎相结合,为学生拓宽思维空间,并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创作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术专业人才必须搞好美术专业基础训练,提高构图能力、形象构思能力、生活的感受能力、绘画的造型能力,并把这些因素都融合到绘画创作实践中,才能真正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显惠 《魅力中国》2014,(12):61-61
中国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及审美特征。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构思-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二、造型--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三、构图-透视;四、意境-以形写神;通过认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可以更好地欣赏中国画,进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相似文献   

14.
在美术教学中的“画”与“教”,它们既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主次关系,而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教学中的“画”,实际上是指美术绘画教学中依照直观性的原则而实施的课堂示范绘画,这种示范,是生动具体的,它能形象生动地给学生以直观教育,起着“百闻不如一见”的重要作用,在以形象性为主要特征的造型艺术课中是极其必要的。而“教”也同样重要。要教好课必须要求教师在备课上下功夫,对教材加以剖析,找出难点,寻找攻关途径。这里包括理论的指导,运用前人和自己的经验,采用包括讲解与示范在内的多种手段,通过教学,使学生一次次…  相似文献   

15.
赵晓卓 《理论观察》2005,(1):142-142
诗是有声的图画,画是无声的诗。诗是用抽象的文字、以精练的语言抒情表意的艺术,因此诗常常以绘景的方法创意。画是用形象的造型、以酣畅的笔墨语言绘形写神的艺术。所以中国画常常以绘景的形式造境。  相似文献   

16.
崔巍 《魅力中国》2010,(25):268-268
素描的作用是锻炼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它是美术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近几年的素描教学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和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庞颖 《理论观察》2008,(5):175-175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特征的造型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万壑争流的花园中独放异彩。现今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所有中、小学都开设有该专业的课程,从而也将国画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孟庆涛 《魅力中国》2012,(32):63-63
素描这个称谓起源于西方。广义上的素描,涵指一切单色的绘画。狭义上的素描指绘画训练的一种基本技巧,旨在探索造型规律、培养造型能力的绘画训练过程。绘画是表现客观物象的一种手段,基础要求是画者要具备造型能力,能用具象或者抽象的方法对客观世界进行表达。造型能力是人按照自然方式进行的复杂劳动,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素描造型表现的不只是塑造孤立静止的物体形态,更重要的是表现物体中各种形式的有机关系。掌握艺术造型的方法.需要利用人的自然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研究自然物体的形式特点和认识它的变化规律。素描是解决这些造型问题的最佳途径,这在艺术造型的实践中得到了完全证明,因此,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对国家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十五”结束,“十一五”揭幕。这一年的环保舞台上,精彩纷呈,似乎为中国未来的巨变做了预演:以一场风暴开幕、一起事故压轴,各路人马你方唱罢我登场,情景变换甚至像动作片。即便作为一个业内人士,这么大的信息量,恐怕也只能速写一下此情此景。而且,以速写来回顾,有利去粗取精、温故知新——画面上能季见细节的只有三个主体形象:强势环保、全民环保、科学环保,堪称2005年环保的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李雨琦 《魅力中国》2013,(23):97-97
针对中国动画的现状.从艺术设计的视角,以视觉镜头的表现为切入点,从场景、角色造型等方面,研究中国传统画元素在现代动画中的传承与发展,分析经典水墨动画影像的意韵美.探讨发展中国民族特色水墨动画,提升中国动画国际地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