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以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基础,并基于清华大学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新农合专项调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和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数据分析,形成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对于农民就医行为的综合性分析.本文发现:新农合的普及显著提高了参合者的健康水平,并明显改善了参合者“小病拖、大病扛”的状况;同时,乡镇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明显上升,县级以上卫生机构的就医比例有了一定的下降,基本在逐步实现分级诊疗的构想.新农合在调整农民分级诊疗的同时也反映出农民的就医能力依旧较弱,负担依旧偏重.  相似文献   

2.
既然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那么就说明与之相对应的有“旧”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只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进化的过程.原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部分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逐渐显示出诸多问题,应运而生的就是新的农村合作医疗,即开始提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强调农民自愿性的一项制度,采取多方筹资(个人、集体和政府等)的形式,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最大限度的发挥新农合基金的效益,保障农民健康权益,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引导定点医院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严格控制新农合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让农民得到适宜、廉价、优质的医疗服务,文者在新农合基金管理实践中,运用“四抓、四管”的监管方法,获得成效。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新农合调查显示,新农合在推广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新农合制度在农村的有效实行。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新农合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费问题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费问题是新农合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目前,辽宁省新农合制度保费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到新农合的顺利运行。在筹集过程中主要存在农民参合性不高、逆向选择和筹集顺序不科学等问题;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模式单一,且松散和管理的信息技术落后等问题。在新农合实践的过程中,应该从调动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保费筹集方式多样化和人大与政府对保费的监管力度等几个方面来完善它。  相似文献   

6.
郭连太  刘艳丽 《现代财经》2007,27(11):13-17
据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形势的分析,建立涵盖农村全体居民的、保障水平高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的难度。鉴于实际状况,应从建立实行计划生育农民(以下简称“计生农”)社会养老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低保”)、实施农村自然灾害救助这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生活困难问题,从这三个方面给予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以必要的倾斜,从而为广大农村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盛新丰 《经济论坛》2005,(24):35-36
一、打破惟经济论的思想意识,切实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1.把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放在“三农”问题当中突出抓。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是“三农”问题的外在表现之一,深层原因则是关注城市多于关注农村,二元经济结构限制了农村社会事业投人等。滦南县着眼于解决农民就医、社会养老、子女上学、就业再就业等关系“三农”的突出问题,谋划制定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近期建设重点,坚持争取上级资金与鼓励社会投资相结合,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劳务输出、人畜饮水、乡村道路、文明生态村、卫生院、敬老院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善了“三农”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李丽  胡伟  冯小影 《经济经纬》2012,(1):117-121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以及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性别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农民参合的缴费水平以及新农合的名义报销水平等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显著相关。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评价较为集中和稳定,但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收费、态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农民"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2003年试点至今虽参合率很高但其主观续保意愿并不强"为背景,根据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实际调查资料,从农民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主、客观特征三个层面,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民"新农合"续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满意度、"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便利性、家庭中拥有老人和小孩的数量、农民文化水平、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收入水平这些因素对农民续保"新农合"有显著影响,其中:具有定点医院的服务满意度对农民"新农合"续保意愿的影响最大,说明"新农合"定点医院的医疗服务是否能满足广大基层农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要,是"新农合"发展的基础;家中拥有老人和小孩数量的影响次之,说明对拥有老人和小孩较多的家庭更加需要"新农合"为其提供医疗保障;"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手续的影响居三,报销比例的多少和手续难易程度将决定农民从续保"新农合"的受益程度;农民个体身体状况的影响排序第四;家庭收入水平的正向影响居第五;文化水平的正向影响居第六。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自2003年实施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的一致响应和农民的广泛认可。然而,“新农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弊病已严重影响了政策的实质输出效果。本文在萨巴蒂尔的政策综合执行模武的基础上,通过对贵州省印江县“新农合”政策实施效果的实地调查,对影响当地“新农合”政策执行的诸因素进行了理论回归,并进一步深析其问题,探究其原因,最终提出了创新宣传方式,提高扑偿水平,加大医疗资源投入,明晰职责分配,完善监督机制等建议以强化“新农合”政策的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农村大量存在的息讼现象成为影响和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阻碍因素。究其原因有传统文化影响、农民自身素质制约、经济成本考量等,但其中不容忽视的是法律援助制度的缺失抑制了农民诉权的行使,给法治权威的树立带来消极影响,笔者认为在农村完善适合农业社会的法律援助制度,可以成为抵消“息讼”对我国农村法治进程消极影响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2.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始终饱受这一困扰,它也严重阻碍了人民生活健康水平的提升.为缓解这一问题,政府实施了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两者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以来,农村医疗救助水平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本文通过对现今农村医疗救助以及新农合制度的运行现状及运行中所显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重在寻求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衔接的有效对策,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缩小城乡救助水平差距,进一步实现城乡救助均等化,从而推动我国医疗体系的全面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保障的科学进步.  相似文献   

13.
论“三力”与农村成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提升农村成人教育,要因人施教,增强农村成人教育学习的“吸引力”;健全制度,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驱动力”;强化保障。增强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撑力”。农村成人教育可以优化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增强就业能力,开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代经贸》2007,5(10Z):72-73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认识因素、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执行因素等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障碍。课题组通过对吕梁市县域经济发展“好、中、差”三个类别的县市,18个农村自然村、176户农民家庭进行调查,提出了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政府针对农村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了安徽省近年来新农合实施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是2003年开始试点实行的,本质上属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旨在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新农合制度经过了试点和全面推进阶段,政策逐步完善,制度运行平稳,农民切实受益.但也应该看到,新农合制度在运行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新农合效率低下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有望在根本上减轻农民医疗压力、防止农民因病返贫致贫问题的解决方式。但是由于我国新农合医疗制度起步晚,缺少可靠的经验,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使得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受到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参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对如何才能有效的提高新农合医疗基金的财务管理,使新农合切实有效地发挥起作用进行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制度对我国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对于了解新农合政策实施效果及探究我国农村中老年健康状态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CHNS数据库中2000年与2006年的面板数据,以四周患病率与自评健康状态为衡量健康状况的指标,结合DID模型与Logit模型实证分析新农合政策的实施能否对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群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他因素的影响。另外,单独分析中年群体的状况,比较中年群体与老年群体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的差别,分析新农合对农村中老年群体的影响差异。结果发现,新农合的实施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的四周患病率与农村中老年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满意度,总体上提高了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态。通过对比分析农村中年人与老年人群体,说明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态对新农合实施政策的依赖性更大。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来源发生显著变化,农村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强,农村人口增长出现“三低”,农村老龄化程度严重,农村处于快速社会分化阶段,国家与农民间“汲取型”关系被打破,国家对农民实现了由“取”向“予”的转折。但中国三农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过大差距,农村社会安全网建设滞后,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城乡分隔管理制度改革严重滞后。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是:完善社会流动机制,消除农民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快建立社会安全网;保护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健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机制;解决好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优化农村社会组织机构,扶持农民组织的发育;更新新农村治理理念,转换社会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对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最终选择以政府责任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从农村医疗保障"公共品视角"、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商业保险参与新农合运行缺陷,以及国际上现有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等方面进行释疑。同时,指出新农合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发展过程中,政府责任应包括制订相关政策法规、确保管理费的足额到位、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以及合理的制度设计,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