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春 《新经济》2010,(5):36-37
“中国育婴这个人群每年消费330亿美元,这一块的产业之大,大到什么程度,比今天大家看好的百度在搜索中的消费大得太多了。”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初,著名作家王蒙在一篇小说中戏称广告为“暴发户”。当时,刚刚复苏的中国广告业的确像一个暴发户,仅仅一两年的时间,便以风起云涌之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暴发户在此之后竟然以年均超过30%的增长率持续暴发,远远超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中1992年和1993年的增长率高达100%,可谓一路狂奔,势不可挡。难怪1987年世界广告大会会在北京召开,难怪会上曾有外国专家预言:中国将于90年代跨入“广告时代”。这个预言而今已被证实。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回顾以往不难看出:中国广告业正在走…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合理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消费心理、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扩招,大学生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大学生今日的消费心理与理财观念将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同时也应加强对“和谐消费”的关注,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绿色消费”意识和“科学理财”观念,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消费主题为“绿色消费”,并对今年的“绿色消费”主题活动做了具体安排,“绿色消费”概念正逐步被人们接受,成为大家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代名词,那么,究竟何为“绿色消费”,怎样辩别绿色产实现“绿色消费”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实施。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富裕型转变,由大量普及型消费转向追求时尚型消费,市场也将在今后5到lO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呈绝对快速增长,而个人消费的年增长率却出现降低的趋势。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却相对积极,这表明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些特殊因素,驱使着消费者进行现时的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成为被社会广泛关注的消费群体,同时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要正确认识和分析“90后”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应把他们放到其成长的社会大环境里观察评判。针对“90后”消费者特有的消费特点,企业的营销就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营销。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大量的闲暇时间与收入的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促使人们消费需求层次向上升级,“有闲”和“有钱”的结合点——闲暇消费,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消费发展的大趋势。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按照客观经济社会规律进一步推动和发展闲暇消费,提高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9.
“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及营销策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军  马亮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02-103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80后”已成为汽车消费的新生力量,这一群体的消费潜力巨大。不少汽车制造商已把“80后”看做自己不可缺少的消费群体,针对“80后”也采取了种种营销举措,获得了一定成效。分析了中国“80后”的汽车消费心理特征,并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针对“80后”汽车消费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看重人情的国家,人情消费在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活在象牙塔里,还未正式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也面临着人情消费。由于大学生受消费对象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人情消费的原因主要包括为“情”、为“礼”、为“利”这三个方面,且三方面的原因并不是完全单一呈现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从理论上厘清了消费思想演变与经济发展阶段变迁之间的内在逻辑:工业化初期减少消费促进资本积累以满足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所需,鼓励消费以助力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在工业化中、后期初现端倪,资本的不断积累避免了“马尔萨斯陷阱”的发生;后工业化时期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消费升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推动经济发展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应在巨大的人口规模中挖掘并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并利用人口结构快速调整的契机,以消费层次的梯度升级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由此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论消费欺诈行为及其惩罚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消费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中的一个争论热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关于消费欺诈行为及其惩罚赔偿的规定,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前是经营者的行为构成欺诈,且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被限定为“消费者”。本文将结合有关案例对关于“消费者”的界定、消费欺诈行为的认定、惩罚性赔偿的适用等三个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假日消费”是以消费者自主消费为主,以享受和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性消费,是以旅游为主要内容,并涉及购物、餐饮、娱乐、学习、体育和健身等方面的系统性消费。“假日消费”的出现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是在人们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超过基本点以及闲暇时间增多的背景下出现的,是有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的。加之 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为假日消费提供了制度保证,从政策上推动了假日消费热现象的出现。 “假日消费”市场的火爆,给商场、旅行社、旅行景点、客运部门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收…  相似文献   

14.
"消费和谐"的演进机理及其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涛 《经济学家》2005,(5):125-127
“和谐”是指人类所处的各种关系中的协调、平等和基于良性循环的社会发展机制与状态,而“消费和谐”是指消费组织在“两轨”、“两场”的作用下,使消费组织系统内部与外部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均衡状态。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消费和谐”可以有不同内涵:从经济系统内部看,“消费和谐”应包括消费与生产的和谐、消费与流通的和谐等;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人消费的伦理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济学和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本文拟从道德的视角分析当前中国人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宜的消费理念。指出消费一直被视为“恶”的历史原因,结合我国国情阐明了“节俭”作为一种美德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我国消费者被扭曲的人格特征的形成原因和成为“上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盛刚 《商周刊》2013,(10):25-25
“抢金潮”不但印证了中国人的消费潜力和投资需求巨大,也映衬着中国民间投资渠道的匮乏与不足,更凸显了呼之多年的扩大内需未被有效释放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的消费方式角度对其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深刻批评,在丰富“异化消费”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产生根源和巨大危害,提出了具体建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消费批判理论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实质,警惕和克服中国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18.
经济社会学视阈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凡勃伦“炫耀性消费”等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主要从奢侈品消费的动因方面对该行为做一简要研究分析,探讨了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因素,发现消费奢侈品所具有的符号意义是其主要动因,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行为需要被理性看待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金融消费也开始变得多姿多彩,消费口味从“单一风味”转向“多种风味”,消费形式也从单一的银行存取款向支付、理财、融资、投资一体化延伸,金融新产品像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以飞快的速度全方位地融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但当前在金融消费领域也存在着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20.
《经贸实践》2006,(4):43-45
“十五”时期杭州商业特色街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1年底,杭州商业特色街建设被纳入“构筑大都市”的十大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区政府的精心组织实施下,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的8条商业特色街,其中清河坊等6条特色街还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著名(特色)商业街”和“中国最具升值前景商业街”称号。商业特色街的建设与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品位的提升,促进了旅游的发展,迎合了现代消费需求,增强了杭州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