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斌  陈福集 《改革与战略》2012,28(11):26-29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逐步将部分就业服务职能委托给资质合格的就业服务机构,形成了多元参与的竞争性就业服务供给格局然而,地方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在实践中未能清晰界定公共就业服务适宜外部购买的范畴,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文章结合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影响公共服务外部购买范畴的主要因素,并根据我国就业服务市场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适宜外部购买的公共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胡绍英 《开发研究》2008,6(1):156-160
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的主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实践部门的访谈,对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绩效评估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认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应该引入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强化其为就业弱势群体为核心的客户服务的功能,建立可量化和完善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建立以职位空缺为核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统计和发布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龚文海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49-151
多元供给与治理,是现代公共就业服务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完善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要致力于培植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主体,构建科学的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供给与治理架构中,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各种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有机统一和职能互补的网络;同时,要通过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和监管机制,完善外部治理环境,促进公共就业服务的最佳供给和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将加快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作为“十五”期间的重要目标,这对解决我国当前的就业问题影响重大。本文首先对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发展和内容做了基本概述,然后着重阐述了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对于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而言,目前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相关机构缺乏联动、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文章从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视角出发,结合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的就业服务需求,提出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完善保障机制,从而构建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从高质量就业视角出发构建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算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同时采用基尼系数法测度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差异程度,揭示区域差异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水平明显提高,10年间总体增长幅度约为38%;供给水平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不同区域的提升速度存在差距,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投入类指标供给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情况,西部地区的产出类指标供给水平最高,效果类指标的供给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地区。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总体基尼系数保持在0.23左右,供给水平的整体发展较为均等,具体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基尼系数高于我国平均值,中部和东北地区的基尼系数保持较低水平;部分区域间差异显著且存在进一步分化趋势,其中东部与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的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未来应推动公共就业服务财政投入均衡,重点缩小东部和西部的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差距,建立多元化供给模式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在促进社会整体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实施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调节政策的载体,在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在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长期存在的就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认为,应该从明确政府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职能、完善就业信息管理、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队伍人才建设以及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建设等四个方面来完善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便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作用,帮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在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形成了"一臂之距"、民间主导、政府主导三种典型模式。这三种模式都具有以"公民文化权利"为价值理念、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共治、资助方式多元化等特点。借鉴西方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青 《改革与开放》2014,(15):72-73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信息化建设会议精神的逐步落实,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系统集成以及物联网等新兴信息化快速发展,新一轮信息建设浪潮接踵而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就业服务对促进就业和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构建公共就业信息体系,是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问题,针对系统建设不规范、信息技术人才缺乏、管理滞后、信息化应用水平及能力不够等问题提出了以现代化、信息化带动规范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科学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钟建英 《特区经济》2012,(8):299-301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日益重视,农民工就业在公共服务方面获得一定的就业支持,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未能成为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得到失业救助的主要途径。应该从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政策法规体系、提高现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等方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就业支持。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的公共就业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且层次较低,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成功构建该制度,实现和谐社会,需要分析各职能特性,明确界定政府的职责范畴,从完善服务职能体系、优化服务管理模式等途径来构建现代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守刚 《新西部(上)》2009,(10):120-120,122
本文分析了陕西目前的公共就业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较为系统的运行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化。第一,建立全面的就业服务体系;第二,破除体制和身份界限,制定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各项制度;第三,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依法逐步实行经营性业务脱钩;第四,结合就业工作重点任务,在强化服务中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3-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我国公共投资就业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公共投资就业效应为正向效应,消费性公共投资就业效应为负向效应。我国东部、中部地区公共投资有正向就业效应,但西部地区公共投资就业效应为负向效应。提出了一些提高公共投资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健全公共就业促进机制和政策体制。2005 年,我厅制定了《四川省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工作计划 (2005-2007年)》,推动在全省建立与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相适应的公共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看,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行业,但由于我国不少大学生出于"面子"或"心理"问题,不愿意从事旅游或者酒店行业,普遍缺少服务意识。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缺乏服务意识的根源,并指出了服务意识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实践中切实提高大学生服务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尹峰 《新西部(上)》2010,(6):20-20,22
近几年的实践探索表明,现有的劳动服务机构工作重心已经逐步转向公共就业服务.在新时期,县、区劳动服务机构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整合,统筹管理,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运作,转变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7.
“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光耀  于伟 《山东经济》2010,26(5):63-69
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及其代表"金砖四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影响力日渐重要。本文在对"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考量了教育环境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生活环境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认为虽然新兴服务贸易对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对于我国目前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实力快速上升的现实条件,大力发展传统服务贸易将对于解决就业、扩大内需及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步打破,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成为促进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和必经之路。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在推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城乡间、地区间以及不同人群间的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使广东省促进充分就业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在回顾成就和分析挑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合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9.
就业乃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如何提升高质量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是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重要职责。本文从公共就业服务视角,就提高职业培训效果以及效率,结合目前具体培训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如何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像"甲流"、"汶川地震"这样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温度计",它能够在第一时间测量出各种突发事件后的社会温度,从而为党和政府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所以应重视和研究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网络舆情在突发事件公共决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方式,为党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公共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