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7月27日,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以下简称三井住友)的一纸上诉令8月份以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以下简称三菱东京)与陷入困境的日本联合控股公司(以下简称日联控股)的合并计划受到重大挫折。尽管三井住友加大了收购日联控股的筹码,但是8月12日三菱东京和日联控股宣布,它们已达成协议,将在2005年10月1日前进行合并。联合组建的“三菱联合金融控股集团”,将成为全球金融业的新霸主。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集团的概念界定、特点与规范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望 《上海金融》2001,(8):17-19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集团概念、特点的详细解释还不多,有关的介绍也不全面。国外有关资料也主要是对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控股公司的解释。我国的《金融时报》2001年2月20日曾在理论版中提到金融控股集团的概念,认为金融控股集团是母公司以金融为主导行业,并通过控股兼营工业、服务业的控股公司。笔者认为,这样的解释还比较简单,没有体现集团基本性质和特征,也没有体现金融机构在集团内的地位和性质。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笔者认为关于金融控股集团比较全面准确的概念,要结合以下因素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金融混业、分业经营优劣尚无定论,我国现有金融管理体制下存在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空间。在其发展中存在可获取垄断利润、增加创新空间,获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资进入带来边缘化.集团治理复杂化等趋势,使金融控股集团经营前景不能确定,因而应积极、审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银行业混业经营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晓清 《中国金融》2006,(14):64-65
2005年10月1日,三菱东京金融集团与日本联合控股公司正式合并,成立三菱日联控股公司,资产规模190万亿日元,一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集团。三菱日联控股公司集银行、证券、信托、信用卡、金融租赁于一体,它的成立,同时标志着日本国内三菱日联、瑞穗和三井住友“三足鼎立”格局的基本形成。正如日本银行总裁福井指出的那样,以金融机构的相互并购、联合为契机,日本的银行将重新走向世界舞台,面对全球性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日本的金融界已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一、金融控股集团与交叉销售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发起成立的多样化金融集团公司联合论坛对金融控股集团所下的定义为:“金融业在集团业务中占主导地位,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特点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海丰 《中国金融》2006,(24):63-64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最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综合经营趋势明显,金融机构从事多元化金融业务、大型国氽进军金融业、民营资本参股金融业等现象比比皆是。当然,涉足两个以上金融行业的企业集团不一定就是金融控股集团。判断金融挖股集团的重要标准,是母公司对涉足金融企业是否控股,以及集团能否对各金融企业实现战略协同。实际上,我国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控股集团很少,有的只是初步在金融领域布局并形成金融控股雏形,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东 《福建金融》2005,(10):20-22
面对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趋势,必须针对其“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加强监管,以规范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维护金融安全与秩序。本文介绍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现状,并探讨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荣刚 《西安金融》2004,(12):43-45
中国的金融控股集团可界定为跨业经营,再加上金融企业资产的弱专用性,因此现有金融管理体制下存在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空间。但本文分析认为金融控股集团的经营前景不能确定,应积极、审慎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下,金融控股集团是中国金融机构实现综合经营的现实选择。金融控股集团母子公司体系中公司治理与集团管理之间存在潜在冲突,由此可能导致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笔者提出政策建议:为有效地缓解金融控股集团公司治理与集团管理之间的冲突,实现两者的密切协同与良性互动,股权结构应当向"子公司股权一元化,母公司股权多元化"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监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思路是,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集团监管委员会,建立健全行业监管机制,从三个层次对金融控股集团进行监管。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特有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内部交易和风险集中)的监管,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进入退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顺应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控股集团。由于金融控股集团存在很多特殊风险,那么研究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控制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通过将金融控股集团与单个金融企业的比较,论述了金融控股集团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在分析了金融控股集团存在的特殊风险之后,提出了健全其内部控制机制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管制逐步放松,金融控股集团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机构问题出发,分析了制约和影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宣 《会计师》2021,(8):27-28
金融控股集团在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对金融控股集团来说,如何在新的管理规范下做好业务、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将是接下来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如何有效发挥资本的作用是金融控股集团本源的目标和任务.当前,金融控股集团的资本运作直接关系到其经营目标和效益的实现.金融控股集团应从当前资本运作的现状出发,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切实优化企业资本运作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志福 《投资与合作》2023,(10):138-140
文章基于地方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地方金控)代表——C集团的发展经验,研究打造地方金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首先介绍C集团业务板块、金融牌照持牌数量、主要财务指标等基本情况,随后分析C集团股权架构与金融牌照的基本情况,探索C集团打造地方金控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最后总结C集团经验对其他地方金控的可供借鉴之处,以期提高集团影响力,进而促进所在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金融机构形成的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跨业经营、复杂性强、风险敞口大。重点关注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风险计量,以测度金融控股集团进入破产边际的标准差(Z—score)为参考,度量金融控股集团及各附属机构的经营风险。以条件在险价值(CoVaR)模型为基础,刻画金融控股集团内部风险传染路径。以定量模型结论为依托,针对性提出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控股集团风险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控股的出现是金融市场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金融机构的自由化、集团化、全球化和全能化成为金融领域的突出现象。以金融控股为平台,可以形成资源共享、达到协同效应,更好地防范风险或避免风险扩大。在阐述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的内涵、类型、产生原因、利弊以及设立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的金融状况,分析组建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团的可行性,探讨组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团的路径选择,以及从未来路径选择的角度,提出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节约交易费用、业务内部化以及支持集团产业的优势吸引下,一批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但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的问题制约了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借鉴国外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发展经验,完善以治理结构和资本充足为核心的内控机制,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模式,强化其外部监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存在的大量的各种形态的金融控股集团虽然受到严格的分业限制,潜在的各种风险尚未完全暴露出来,但随着我国金融监管的逐步放松,各金融行业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监管层就不能不高度重视金融控股集团潜在的风险。本文吸收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监管标准以及经验教训,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提出现阶段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重点,设计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控股集团监管模式与监管内容。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发展迅速且类型多样,部分集团利用关联交易,杠杆资金快速扩张、野蛮生长,外部负面效应凸显。本文从分业、混业经营的视角,全面梳理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演变,认为金融控股集团具有"太连接不能倒"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并提出监管部门应守好监管阵地和法律底线,限制金融控股集团的野蛮发展,从构建监管生态、明确发展边界、建立法律规范、加强行为监管等方面从严管控,防范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结构界定和监管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集团结构复杂,业务综合,带来了比单一金融业务更多的风险,为此我国应制定专门的金融控股集团法,而对金融控股集团加以法律界定则是其中的首要问题。同时,金控法还应理顺宏观监管问题,并对具体监管制度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