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所谓“落后的大西北”,是个极为笼统的观念。大西北的落后是指客观上、整体上与沿海地区比较的落后,但这并不排除大西北在局部地区(例如西安、兰州等大城市周围)比沿海某些地区还要先进;也并不排除大西北在某些行业的发展中名列前茅,西北的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在全国是有影响的,大西北的畜牧业也是较为发达的。以西安为例;大专院校的数量,科技人员的数量在全国也居于前列。另外,经过建国三十年来的经营,从总体上看,大西北的工业、农业有了较大的进展。在三线建设中,一  相似文献   

2.
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在即,探讨地铁物业仍然为时尚早。尽管如此,地铁即将衍生出的诸多商业形态,已是西安地铁文化的一个崭新课题。西安地铁物业公司自成立那天起,考验就已经开始。随着地铁的开通,西安地铁物业三年多的运作也渐渐拨开迷雾,但效果究竟如何并不是短期内能见分晓的事。但不论是民间自发,还是官方统筹,地铁沿线的物业形态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3.
9月28日,西安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铁二号线将正式开通运营,从此将结束千年古都没有地铁的历史。在市民开始享受地铁带来一系列的便利快捷之时,可能大多数市民没有想到为了修建浩大的地铁工程,作为代表西安市政府直接负责地铁修建运营部门——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如何既让西安市民享受地铁的便利,从而迈上国际化大都市的门槛,又不让并不宽裕的市财政承背上沉重的压力,西安地铁正在做积极的探索。根据最先设计,西安市从2006年至201 5年修建地铁一、二号线,建设长度51.3公里,总投资252.7亿元,建  相似文献   

4.
西安是西部地区国际交往的中心,地铁是展示西安文化和风采的窗口。西安地铁将于2011年正式运营。地铁作为对外交流的名片,要为国际大都市服务,就必须研究地铁中的英语,为国外旅客服务。英语在地铁中要适时、准确的表明含义,方便国外游客的旅行,要能准确地反映西安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省会,也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七大古都之一。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大西北建设的进军号中走入了新的辉煌时期。经过五十年的发展,西安已经成为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方。令人瞩目的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2004,(8):26-34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人一直谱写着一曲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之歌。如今,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甚至每一个角落,在各行各业,在当代的每一段历史上,都可以发现清华人的身影。在祖国的大西北,这块比较贫瘠的土地上,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清华人留下来一个又一个的足迹,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智慧。据了解,目前在西安工作的清华人少说也有上千人,他们的身影伫立在每一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公众参与管理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2006年9月13日,西安市地铁项目获得国家批准.这是我国西部大城市第一个城市地铁项目。长安大学的部分专家承担了西安市委托的西安市地铁项目评价。目前这项评价成果已提交西安市地铁办.将作为建设西安市地铁的依据。本刊在此独家刊发,以期引起人们对西安地铁的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29日,西安地铁建设正式开工。从1994年提出城市快速轨道线网规划到现在,西安人民的地铁梦终于要实现了。目前二号线和一号线相继动工,总长度为182.5公里,覆盖城市中心和外围主要发展区域。那么,在未来西安的发展进程中,地铁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产生哪些价值呢?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清华人一直谱写着一曲自强不息的奋斗者之歌。 如今,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甚至每一个角落,在各行各业,在当代的每一段历史上,都可以发现清华人的身影。在祖国的大西北,这块比较贫瘠的土地上,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清华人留下来一个又一个的足迹,为中国西部大开发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据了解,目前在西安工作的清华人少说也有上千人,他们的身影伫立在每一个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院士、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西安的许多有特色的建筑设计作品都出自她的手,像钟鼓楼广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她在塑造城市历史的时候,其实也在传递着清华的骄傲和理想;陈士橹,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航天专家,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管晓宏,交大教授,青年学者,以自己的人品和学识在青年一代中树立了楷模;张雅林,西安西开高压电器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没有东南飞,而是又回到西安西开高压电器公司,创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方红卫,陕西汽车集团总经理,从清华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了陕汽,十来年如一日,使陕汽重振起来;王武,民营企业家,他用了十五年功夫,就创下了一串串骄人的业绩;邢玉民,在西安是将高科技引入企业运营的开拓者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思安公司  相似文献   

10.
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发展规划颁布实施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标志着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的经济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的区域,这是国家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的举措,也充分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陕甘两省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对于发挥经济区的优势,有效的应对金融危机,着力的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高地,进而实现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的战略构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15日,省委书记赵正永、省长娄勤俭考察西安地铁Ⅰ号线开通试运营工作,对西安地铁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 两年前的9月16日,历时4年多建设的西安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这座举世闻名的千年古都正式迈进地铁时代,西安成为西北首家、全国第10个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 两年后的9月15日,西安第二条地铁主骨干线路1号线开通试运营,并在北大街站实现交叉换乘,宣示着西安地铁交通进入了组网换乘的新时代! 地铁,是全球公认的解决大都市交通拥堵、废气排放污染的首选方式,是国际化大都市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两年来,西安地铁2号线让亿万乘客分享了出行的快捷和美好.西安地铁公司统计表明:截至2013年9月15日,2号线总客运量达到1.22亿人次;日均客流量从开通初期的15万到去年11月达21万,现已达23万.以每台公交车乘坐50人次计算,比照地铁运行时间段,这就意味着在贯通古城南北的地面交通大道上,每天将减少4600台次公交车流量,每小时就是270台次.地铁1、2号线换乘后,客流量实现成倍增长,日均50万人次以上,意味着西安贯穿南北、联通东西的地面主干道上,每天减少不低于1万台次公交车流量.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蒋经国游历了大西北,西北的风物人情给 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真切地感到了大西北在中国的崇 高地位。他说:“西北的进步,就是中国的进步,没有新 的西北,就不能完成新中国的建设。”抛开政党派别不说, 他的文中不乏真知灼见。西部要大开发,认识历史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刊将此旧文推出,或许您会有惊喜的发 现。  相似文献   

13.
地铁来了!     
2011年9月28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生活在这个千年古都的城市。有了一个新生活,——地铁生活。不管是唐太宗还是隋炀帝。没有想到自己的后代子孙,要开始过着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的日子。不要总把西安形容成老头,如今的西安已经不是那个千年长安。这个曾经被某些大城市讥笑为县城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当代陕西》2011,(10):18-19
商子雍(著名作家):西安地铁开通,浅层次讲,是方便老百姓的出行:深层次讲,地铁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程度的重要标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凡是国际化大都市几乎都有地铁,地铁的出现一定会改变西安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生活理念。会让人们更加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西安人和古城更加现代化起来,成为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家计委的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地铁建设。但在2002年10月中旬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办公会议上,20多个城市地铁的立项报告被冻结。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地铁建设正全面遭遇"红灯"。资金压力难以预测翻看2002年广州、沈阳、杭州、青岛以及其他几乎涵盖了中国中、东部大多数中心城市(也包括西部的西安、重庆和成都)的报纸,你可以发现,关于"地铁"的报道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西安基础设施建设中融资存在的问题,指出适应西安地铁项目融资的模式-BT模式。并对西安地铁项目实施BT模式进行了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7.
2011年6月13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务院批准的《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西咸新区也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之后的第四个,也是大西北惟一的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立即成为了舆论界关注的焦点。西咸新区与其他三个同级别新区有何不同?西咸新区建设在整个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比重和影响有多大?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如何?西咸新区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是什么?本刊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著名学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  相似文献   

18.
<正> 即将过去的2000年,是承接20世纪和21世纪的转换之年。一年来,我国人民克服困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九五"划上圆满的句号。回眸一年来的经济亮点,除了欣慰和喜悦外,更多的则是启迪与思考。西部开发全球聚焦"大西北"。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这一惊天动地的世纪伟业,给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揭开了我国第二次经济振兴的帷幕。开发大西北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世界500强中有70家已派员到西北考察。"西  相似文献   

19.
开发大西北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自治区和兵团也做出了“做大做强石河子”的战略布署,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石河子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招标》2013,(38):23-24
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投资和民营资金共同承担的新投资方式将成为一种趋势。我国近年来的地铁建设十分活跃,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缩影,不仅是反映一个城市现代化标准重要标志,也是城市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十二五期间,我国地铁建设将进入了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